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茶叶复兴

茶叶复兴

  • 字数: 30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周重林,张宇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4550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由茶文化很好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周重林领衔打造,作为茶文化畅销书作家,周重林秉承一贯风格,在茶山与书山中,躬身探寻茶的真谛,人的真谛,自然的真谛。★沿袭《茶叶边疆》风格,阅读轻松,图片精良,既是了解易武与古六大茶山的资料,也是一本极具阅读美感的图书。★古六大茶山地处边地,自然条件复杂,本书的团队深入一线,一步一字,填补了古老茶山没有书的空白创作团队多年在茶山一线调查采访,他们写茶、喝茶,作者在书写茶山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带领读者回到“茶”本身,告诉你一片普洱茶是怎么“长”出来的,教会你如何去品尝普洱茶的艺术。
内容简介
写易武、写茶山、写普洱茶的书每年都有推出,但可惜的是这些书籍要么偏重历史文化不讲茶,要么只讲品茶艺术而不讲历史文化,对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缺失。这本书试图借普洱茶之眼,对易武和古六山这个小区域进行层层解剖,让读者看到大时代席卷之下的茶山演变。这本书想要探寻的是,在普洱茶的视野之下,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时空里来回穿梭的,有茶、有人、更有一代代人的守护。这本书将展开茶山图景,色香声味俱全。
作者简介
周重林,有名茶文化学者,主要作品有《茶叶战争》《茶叶秘密》《茶叶江山》与《绿书:周重林的茶世界》等。其创办的自媒体“茶叶复兴”是茶界影响力优选的媒体之一。2014年,入选《生活月刊》“文艺复兴百人集”。2014年,获得《中华合作时报》“新媒体营销推广个人奖”。2016年,获得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兴文强茶”杰出贡献奖。
目录
目录三古:古树、古法与古道古茶树:涅槃与重生 原来传说中的普洱茶古法制作真的存在茶马古道与古六大茶山古道上的隐喻:易武段茶马古道的行者沉思古六大茶山考察散记革登孔明遗种处莽枝牛滚塘江西湾易武茶业寻踪易武:普洱茶再次复兴地刮风寨——掩映在亿万万种生活方式里不谈麻黑,何以谈易武 美女蛇与大漆树在弯弓、薄荷塘,像战地记者一样收茶倚邦买茶记 倚邦老街:地下的石雕,地上的沉浮 攸乐:格里罗果,盐槽,凉拌茶,包烧茶古六大茶山词条古六大茶山 易武七村八寨 革登茶山 攸乐茶山 莽枝茶山 倚邦茶山 蛮砖茶山 牛滚塘 曼松贡茶 斗茶会 2013—2018易武斗茶会获奖名单 马帮、摩托、皮卡车 火烧茶园 土司 改土归流 傣族 布朗族 瑶族 克木人 香堂人 苦聪人 石屏人 泼水节 开门节 关门节 赕佛 瑶人度戒 杀猪饭 诸葛亮 鄂尔泰 曹当斋柯树勋 袁嘉谷 李拂一 范和钧 瑞贡天朝牌匾 断案碑 福元昌号原址 易武公家大园石碑 曼庄大碑 金瓜贡茶 勐腊茶 易武大叶茶 适制性 树林茶 国有林橡筋茶望天古树猫耳朵育苗移栽法 茶籽直播 粗茶和细茶谷花茶 雨水茶 老茶头黄片 干仓、湿仓、自然仓越陈越香 七子饼茶 饼、砖、沱 分等 拼配 装筒 蒸茶 揉圆 紧饼 包扎 晒青茶 老帕卡 竹筒茶 古六大茶山品鉴之易武喝不懂古六大茶山茶,还谈什么山头茶99易昌慎言800 茶王树藏巅易武山茶易武正山易武弯弓藏锋六山茶集易道融峰萬物雨婷小姐姐教你怎么泡古六大茶山的茶创作人
摘要
    茶叶终究要沉于杯底。其实喝茶是很简单的事,但在易武弯弓收茶却不简单了。清晨,内心的自我已悄然醒来,在鸟语花香的茶山一线收茶的茶人,不仅要懂喝古树茶、大树茶、小树茶、台地茶,还要有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美德!
     采摘这里的每一片叶子必须得战胜蚊虫、战胜寂寞、战胜劳累,翻越遮天蔽日的森林,跨过瘴气叠生的弯弓河,再驾驶摩托车冒着生命危险在湿滑的林问小道上穿梭,最后才能将这一点点大山的精华捧入你的眼帘。
     弯弓,易武茶区有名的古茶园之一,古树生长在海拔1650米以上的地带。高海拔荒山野岭,终年人烟稀少,少了世俗喧哗,自由粗放。弯弓古茶园破坏较为严重,烧毁太多,以至于现已看不到成片的茶林。
     弯弓片区茶地大致分为:
     帕扎河瑶寨:薄荷塘上、下茶地;
     杨家寨:大庙附近、大庙东北边山区茶地;
     滥田瑶寨:冷水河茶地、大庙东部山区茶地;
     丁家上寨:白茶园、弯弓河;
     丁家下寨:大庙南部茶地弯弓河、白茶园、麻拐塘茶地。
     在茶山想要收到好茶,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做人,要义无反顾地对茶农好,就像对自己家人,盖房子、娶媳妇得全包了!朴实的茶农会一直怀着一颗恭敬心为你做茶。一些市场经济意识超前的茶农,你给每公斤茶叶加再多的钱,照样可能在古树茶里掺小树茶。要喝出来是什么茶,那就要看茶人的功底了。
     除此以外,还要像战地记者一样随时报道茶山动态的一线资料,更要像品牌摄影师一样,拍出原始森林大片来。这就是新一代全能的茶人。为了喜爱的茶,每天在茶园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连滚带爬辛勤工作着……别想了,起床吧,欲知好茶何处有,深山秘林无路行。做一杯好茶背后的那个人吧!
     蹦蹦跳跳,长发乱了,没关系,总算爬上来了。对着太阳笑,对着小草笑,对着山花笑,对着鸟儿笑,笑得灿烂美丽。在想,如果情侣踏入,桃花溪水,牵手敞心扉,绯红脸颊,低垂不语,手弄衣襟,莞尔一笑,亲昵无间,相思几何,相爱多深?停――停――停,想什么呢?怎会被这仙境迷惑心智?我是来收茶的……
     回过神,我又如饥似渴地盯着古树茶。在山野之中,古茶树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去汲取自然界的养分,很少有人为地去打药施肥,俯瞰着人间历经数百年的古老茶园,这一刻感受到蕴藏在茶树里的百年精魄。
     弯弓茶汤入口留存度很高,茶汤质感很好,有森林气息,醇和度舒爽,还有野蜜的味道,醇如凝脂,厚似明胶,过喉细腻,深沉,汤水滑过身体的任一部位都让人有夏天清风拂面般的惬意。
     弯弓的东北方向是“茶中新贵”薄荷塘,因古茶园里自然生长着许多薄荷而得名。山路崎岖惊险,严格说来不能算路。翻过三座山,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来这里不买茶,茶农都不会搭理你,而且采茶的方式还得他们定。想要那40多棵大茶树上的茶,那加一倍的钱吧!还有几百棵被矮化的大茶树,头春下来古树茶两百公斤左右。
     薄荷塘古茶树均为有性系栽培型大叶种古茶树,鲜叶多为中小叶形,非野生茶种。早期由先辈种植,后期世事变迁,原住民迁移后,古茶树无人为干预,自然生长,遗留至今。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四周古树参天,森林茂密,山峦林涧,鸟语蝉鸣,溪涧填壑,薄荷若现,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名贵木材。附近还有一条山泉,源源不断哺育着这片茶区。
     弯弓、薄荷塘、茶王树同属一座山脉,是“易武很好茶”代表。茶树枝芽肥壮,因为与其他植被争阳光,杆子特别长,再加上鲜叶运回时间过长,都会出现红杆,也是这几个山头茶的特点。薄荷塘的淳,细腻稠滑,喉韵深,口感微凉,苦涩几乎可忽略。
     普洱茶生茶,从鲜叶到成品,中间可以细分成十几甚至几十个工艺流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普洱茶最终的品质以及转化的前景造成影响。
     摊晾,一个重要的环节,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菁水分含量高达75%-80%,摊晾减少鲜叶和枝梗的含水量,促进内含物质产生丰富的化学反应,整个过程与后期茶叶的香气、滋味以及汤色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依据当天天气、鲜叶的老嫩程度、鲜叶量的多少来调整摊晾时间的长短和摊放的厚薄程度。做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茶叶。
     鲜叶杀青的时机、炒茶时柴火都是很重要的!炒一次茶的量大概在5公斤,如此容易翻均匀。锅温烘起的热气可使手心发烫,让每一片叶子都得到火的温度,水汽慢慢腾起,黏手,熟香。不建议杀青过重,剩余70%留给岁月慢慢发酵;杀青过熟,不利于后期转化。
     炒后的茶即行揉捻,揉捻的力度、晒青的时间掌握、成品干燥的时间及温度等,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苦涩的茶汁涵藏着甘甜。茶叶薄摊于竹篾上,等候明日艳阳。
     晒青干燥和成品干燥耗时较多,不干到合适的程度,茶饼含水率过高,可能会导致后期存放时发霉,而如果使用高温烘房加速干燥,那就没有太阳的味道了。做一款好茶真的要用心!
     高山云雾出好茶,生灵相互,百年古茶树,风霜雨雪,历练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原始雨林里动植物混生的生态链,古茶树野性十足。因树冠大,冠幅宽,吸收阳光更充分,但采摘困难,耗费精力。找到如此能喝的古董,我愿意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云南南部拥有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有特殊优质的地理环境和热带雨林气候。2018年,是茶山出好茶的年份。你买的不是茶,可是版纳的整个春天。
     P204-20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