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巴蜀史迹探索/巴蜀史研究丛书
字数: 11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邓少琴
出版日期: 2019-11-01
商品条码: 978722010937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重庆文博事业开拓者之一邓少琴先生解读巴蜀古史,纵谈巴文化与蜀文化。
内容简介
《巴蜀史迹探索》将“巴”“蜀”分开叙述,主要内容有“巴史新探”“巴史再探”“巴史三探”“蜀故新诠”等。其中涉及巴族的产生、文字与方言,古代巴族活动区域,巴人与賨人,巴人与氐羌,禹出西羌,蚕丛、杜宇、开明治蜀,古代蜀中生产等重要问题。作者利用当时的考古新发现对巴蜀文化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解读,其研究方法与结论在今天仍具备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曾获198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者简介
作者:邓少琴(1897—1990),重庆人,历史学家,重庆文博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曾任四川大学版本整理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川康历史、川康金石、川康史地、西南民族史等课程。在考古、民族史、地方史研究中成绩丰硕,主要著作有《巴蜀史迹探索》《巴蜀史稿》等。
目录
目 录 巴史新探 / 001 一、船棺墓提供了巴史研究的新史料 / 001 二、巴族的别称及同时代杂居的部族 / 010 三、四川古代巴族自外迁入及入境后的情况 / 024 四、四川古代巴族的生产 / 030 五、巴族的象形文字和方言 / 038 六、华夏族和巴族的融合 / 045 七、巴族的生活情况 / 051 八、结束语 / 058 巴史再探 / 061 一、古代巴族活动区域 / 061 二、清江廪君白虎之巴 / 066 三、蜑是廪君族系并兼獽之称 / 071 四、巴岭山巴蛇之巴 / 076 五、源于龙之族系而为巴族 / 084 六、汉之板楯蛮、晋之巴氐均属于/ 088 七、僚徭之称出自獽蜑 / 089 八、今之土家乃古代巴族之后 / 101 巴史三探 / 105 一、古代江汉流域之土著为濮人 / 105 二、西南巴国出自太皞,又髳可代虎之称 / 111 三、夏后启之臣孟涂司神于丹山之巴 / 118 四、巴人出自氐羌 / 122 蜀故新诠 / 128 一、铜梁旧石器文化与资阳人 / 128 二、巴蜀先民崖居与石器制作 / 131 三、岷山是昆仑之伯仲 / 133 四、蜀中传说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 / 138 五、夏禹出自西羌石纽 / 143 六、殷墟卜辞蜀有人方之称 / 149 七、蚕丛氏之蜀 / 155 八、杜宇之世蜀之振兴 / 159 九、开明为蜀中治水前驱 / 167 十、石棺椁与石笋 / 175 十一、石牛道之平治 / 177 十二、李冰治水 / 180 十三、《禹贡》梁州贡道所反映蜀中生产 / 185
摘要
巴史新探 一、船棺墓提供了巴史研究的新史料 1954年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两处工地,同时有船棺墓葬和随葬品出土,两处虽地隔千里,其文化竟属于同一范畴,大体与黄河流域战国时期出土的文物相似,这足以说明巴蜀与 中原民族间文化早有交流,发展虽然不一定均衡,但也不是特别落后,这是古时各民族共同努力和创造的结果。 截至现在,四川境内尚无船棺墓葬的另一处报道,成都平原尚无此项船棺的发现,因此,说船棺为巴族的葬制,不会有大的错误。 巴县冬笋坝地区,与《华阳国志》的《巴志》(以下简称《巴志》)所载:“巴子都江州,……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二者可以参证。巴子都的江州,应是今天的重庆,扬雄《蜀都赋》说“分江并注,合乎江小州”足资说明。“又立市于龟亭北岸”,显然不是重庆而是江州之西。南齐曾徙江州县治于僰溪口,西魏曾改此江州县为江阳并置七门郡,七门即今江口上游之七孔子,在大江南岸。杜佑《通典》说江州故城在巴县西,很难作为巴子都江州的解释。至“龟亭”一名,现在舟行的船夫,犹保留旧称,称它叫“车亭子”。梁李膺《益州记》云:“此山自益州至此,是为龟停。”王士祯《蜀道驿程记》说:“过龟亭子,小山卷石孤立江中,今人呼为‘小南海’。”小南海之得名,应始于宋代,《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龟亭山,在江津县西一里岷江中,若龟形,有古精舍。”精舍指佛舍言,其所供奉者为观音神像,故俗称之为小南海。成渝铁路溯江而上,于其地置站,亦以小南海称之,车行至此,即可望见江中浮出如龟的小山。由小南海中经铜罐驿旧镇,南去重庆九十里,明清两代,巴县于此设置水驿。再上则为成渝铁路设置之铜罐驿车站,旧称冬笋坝者,即今铜罐驿车站濒江的河阶台地。西南解放,重庆国营砖瓦厂利用此一台地高厚黄土层造砖,沉埋二千三百年前之船棺墓葬因而发现,依据《巴志》的记载,定为巴族的墓葬,是有其确实根据的。 冬笋坝先后出土的质地极薄、圆底圆腹、肩有绹纹双耳的铜罐,在江津上游油溪附近的石羊坝另一砖瓦厂,于施工中亦有发现,可能是同为当时巴族葬地。以此推论,旧铜罐驿之得名,当由开辟市场时以发现此种铜罐因而名之。不一定为滇铜运京取道于此,由“铜官驿”一名而致误。 巴族墓葬,《巴志》未有说明,《舆地纪胜》曾载:“巴县西北五里前后有石兽石龟各二,麒麟石虎各一,即古巴国之君也。”《蜀中名胜记》卷17重庆府引《本志》亦云,“郡学后莲花坝,有石麟石虎,相传为古时巴君冢”,此可以今市中区七星岗莲花池侧之巴蔓子墓当之。但所谓石麟石虎之属,今已无闻,可能为后人纪念蔓子时,用汉族之葬制为之增饰。《名胜记》又谓“治北康村有小阜二十余,俗称古陵,亦曰巴子冢”,此一记载与冬笋坝墓穴之排列有近似之处。但今重庆周围地区,早经不断平治,所称小阜二十余处至今尚未发现,可能属于巴族墓葬。所谓巴族墓葬,乃土坑墓葬。 四川的巴族,到了春秋季世,受到楚国的侵逼,一再迁避阆中。阆中是巴族统治者最后的据点,其后被灭于秦,结束了独立状况。巴族在此时已退出江州和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区,而避处到宕渠及鱼腹荒僻的山区。其仍住原地未迁动的,则逐渐与华夏族杂处而受到融合与同化,而逐渐进步,生活习俗,与华夏族无殊。一部分流入湘西之酉、辰、、武、沅五溪的山地,生事更加艰窘,仍然奉其酋长,争取生存。《隋书·地理志》谓:“荆州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居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这是隋代所记的实际情况。到了唐代,曾居留夔州的诗人杜甫有“水散巴渝下五溪”的诗句。贾耽《四夷述》“故老相传,楚子灭巴,五子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的说法,是有相当根据的。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