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2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2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 字数: 24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223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精选2021年中国优秀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精短美文集结成集,是一本能代表年度精短美文水平的图书。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本年度某个文体领域的主要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目录
辑一
我的心向着你们/周明
听李迪说“哎哟喂”/黄传会
层叠的大地/熊育群
筚路蓝缕民族魂/尹汉胤
离我最近的那颗星/刘兆林
荡漾在北纬十八度的情思/罗光辉
雁鸣声声/王锦慧
秋到鼓浪屿/田霞
在一线/王楚
辑二
彭山的高度/王必胜
花开毕节/杨海蒂
江山一抔土/卓然
装点大山大河的神话景观/高有鹏
舒乙的“藏字碑”发现/赵晏彪
故人杨阳/余永怀
家住黄河边/聂虹影
打硪号子/叶剑秀
辑三
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数学/韩小蕙
青核桃/李春雷
母亲和鱼/杨晓升
万掌山情思/陈长吟
村狗吠月/余继聪
只要置身泰山中/李学广
古渡屐痕/王杏芬
库车山的辉煌影子/孤岛
入山无处不飞翠/韩树俊
倾听黄河/徐祯霞
按满红指印的请愿书/吉项鱼
辑四
云和看云/徐可
一夜瓯江/朱秀海
瓮:新麦地/周蓬桦
悬垂的羊/简默
雪在开花/廖华歌
翁丁的檀树林/黛安
浅秋,落字为安,淡暖清欢/周晓丹
同向春风各自愁/王妃
蛙声隐隐/罗张琴
稻田三友/陆秀荔
辑五
十里河滩的秋色/叶辛
花洲书院的足迹/乔叶
喝豆沫/宁雨
母亲的哲学/蒋新
闽中人家/朱谷忠
冬藏时光/冯敏生
一棵树/林汉筠
五姑/逯玉克
娘的记性/张凤英
辑六
背篓里的桃花/王彬
遍地冬瓜的下午/李银昭
一碗糊裹馍/张宗涛
超能量/范晓波
寻找粟/魏荣冰
洋芋花/温新阶
遥远的灯光/杨梅莹
村庄二题/袁恒雷
老想回家/张洪腾
南角墩菜蔬传/周荣池
出梅雨记/蔡舒晓
窗口/李霞
辑七
核桃心事/王兆胜
南腔北调两先生/徐剑
巨淀湖写意/李贯通
时间/李皓
怀念先生/刘明琪
夏之声/涂玉国
门泊农家船/张寄寒
香囊之香/袁占才
慰藉乡愁的烟火/李光彪
他乡即故乡/杨春燕
街道风云/王国华
摘要
     我的心向着你们 周明 茅盾先生逝世后的几天,我因工作关系,先后数次到先生的家里,去为刊物挑选先生的遗作和照片,同时也去慰问先生的亲属。交谈中,对于先生生前没有听到中央关于恢复先生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的决定,我们都深深地感到惋惜和遗憾。我说,韦韬,你怎么没有及时上报这两封重要的信件呢?韦韬说,父亲是1981年3月27日凌晨去世的。3月14日,在他从较严重的昏迷中醒来后,大概是有预感,他提出想坐起来写两封信,他说,我还有两桩心事呢。这是他久久埋在心里的愿望。韦韬委婉地告诉他,你现在坐不起来了,没有力气写字,你口述,我记录好了。很快,韦韬记录完毕,先生看过之后,点点头。这时,他却执意要儿子扶他起身,勉强握起笔,郑重而颤抖地在致党中央的信上签了“沈雁冰”三个字,在致中国作家协会的信上签了“茅盾”二字。他交代韦韬,这两封信要在他去世后再上交给党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 茅盾先生在致党中央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党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共产党员,这是我一生的优选荣耀! ——沈雁冰 先生致中国作家协会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家协会,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很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茅盾 至于捐献稿费一事,是在1980年秋天,先生病倒时,经过考虑并征询了家人(儿子和儿媳)的意见后就做出的决定。 为什么要将捐款作为长篇小说的奖励基金呢?先生目睹了文艺界的状况,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近几年来,中篇小说出现了不少好作品,相比之下,长篇小说就不免还有一些差距。他认为要深刻反映一个时代,没有一大批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不行的。他的这个愿望是久已有之。我就曾听他说过,长篇小说如何重要,因为长篇小说篇幅长,容量大,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 我的心向着你们!这是先生的肺腑之言。 茅盾先生自从1921年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后,虽然在1928年后曾经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然而他在此后几十年中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31年他曾向瞿秋白同志提出过恢复组织生活,但由于当时多种复杂的原因,未能如愿。但他始终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动。1935年,当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他的心也飞向了延安! 1940年5月,他携一家老小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到达延安。当时他是准备在陕北长期住下去的,只是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考虑到他在国统区工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又动员他离开延安,回到重庆国统区去。他服从了党中央的安排,却把女儿沈霞、儿子韦韬留在了延安(女儿沈霞后来不幸在延安去世)。 茅盾先生回到重庆期间,曾先后在“陪都”重庆、香港和上海等地战斗工作,直到全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曾考虑给他安排领导职务和行政工作,他恳切地向周恩来总理提出,我是个作家,希望不要担任行政职务。总理认为他的意见有道理,便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后来由于工作的迫切需要,中央还是认命他担任文化部部长,同时兼任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工作,他为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么,究竟为什么他不允许在他生前交出这两封信呢? 韦韬说,1980年夏天,先生病情严重住院时,曾有几位老朋友去看望,谈起希望他提出入党的事,他呢,极为郑重地说,我是在党的早期困难时期入党,并同党一起度过了艰难时期。现在我们党胜利了,就不必再提这个问题,去和党分享荣誉。后来韦韬和老人家谈心时曾说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争取入党的观念淡漠了,没有理想和追求了,产生了信仰危机。听儿子这样一说,他陷入沉思,然后说,如是这样,那我现在倒是要考虑申请入党的事了。从此,他多年的心愿又萌发在心头,所以才有了临终前的嘱托,才有了现在先生的两件珍贵的特殊遗书。 “我的心向着你们”,这是茅盾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先生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心声。先生一生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事业奋斗的精神和大家风范将永驻人间,并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