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仁心健在 张仁建先生纪念文集

仁心健在 张仁建先生纪念文集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618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仁健,江苏南通人。1938年1月生于如东县掘港镇。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山西省文化局戏研室、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曾任研究员、编辑室副主任、副总编辑。1981年创办《名作欣赏》杂志,后任该刊主编二十余年。
此书为为纪念张仁健先生而编辑的纪念文集:其内容此分影集、自述、纪念文字及附录。
影集选取仁健先生本人相片以及与家人、同学、同事、朋友的合影,合计五十二幅。
篇首《张仁健自述》辑自《此世今生未名情》一书,“舞文话疚咎”“不惑创名刊”“濡沫忆故交”“迟暮招诗魂”是仁健先生四个重要时期的驻首回望,缀影连篇,即是其一生之写照。
纪念文字集同学、同事、亲朋之感念,并收录挽联、挽诗、悼文及墓志铭。
附录部分,辑录仁健先生自作十二生肖礼赞、楹联,以及其致长女海燕的一封家书。
目录
张仁健自述/002
曹国臣致仁健/046
陈键往事并未如烟——忆张仁健学弟/048
李延祜书成待发君先去——说给先行的仁健学兄/055
李延祜上邪何寡情/058
李延祜仁健兄,你走了吗?/060
梁积荣追忆张仁健同学/064
邵璧华知交零落,痛何如哉——悼仁健兄/069
史有为一通远来的电话——追念掌梭人仁健学兄/082
姚梅屏今生永记未名情/090
阎纯德一座长青的山——悼念学长张仁健先生/091
曾庆瑞烟雨平生忆仁健/096
张永鑫仁健永在我心/112
诸天寅一片赤诚为同学——怀念张仁健同学/124
王东满吾友张仁健传/130
王东满北大才子张仁健/134
张厚余怀仁健/137
杨济东人面不知何处去——记张仁健先生二三事/143
李建华远去的老顽童——追忆《名作欣赏》杂志创始人张仁健先生/146
廉钢生忆张仁健老师/157
陈洋难以忘却张仁健老爷子/158
余超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记干爹张仁健/165
李桂琴我们的老干爹/175
刘立平多年兄弟成父子/180
续小强永远的生命的美/184
张海燕留得快乐在人间/190
张云燕写给爸爸/205
钱力老爷子/211
张茼忆哥哥/217
张岩缅怀仁健堂叔/220
李培文追忆二姐夫/226
王选杰追忆我们的二姐夫/229
王迪不会忘记/234
郝卓小奥的“假”姥爷,我的“真”姨夫/238
曲润海等挽联、挽诗及悼文/248
续小强悼词/255
姚军张仁健墓志铭/258
附录一:张仁健十二生肖礼赞联/262
附录二:张仁健近作楹联/268
附录三:张仁健致长女海燕家书/276
编后记/281
摘要
     张仁健自述 一舞文话疚咎 自打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门槛,此生注定与舞文弄墨生涯结下了难弃难离的不解之缘。 1956年秋,在令新中国知识界着实大为感奋的“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我这个来自滚滚长江东流入海口的江北之滨的毛头小伢子,满怀着当作家、学者的豪情壮志,有幸跻身于人文环境一流、学科与师资水平一流的优选学府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优选育才的文学殿堂,开始接受长达五年的语文学习的高等教育。生性较为疏懒的我,虽不似最为投缘的同窗彭庆生、张继顺、张永鑫诸君那样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刻苦求读,但也如鱼得水、甘之如饴地开始吮吸着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的芳香四溢的墨液精髓。在燕园如诗如画的湖光塔影之下,在古典幽静的教室及图书馆之中,率性而不甚勤奋,愉悦而不知忧烦地度过了不足一年的最为美好的青春学子的读书年华。而今追忆,这段光景,总算是为此后的舞文弄墨,垫了几方小小的基石。 1957年的春天,自上而下刮起的春风,神州大地风生水起的春潮,波及了未名湖的一池春水,打破了燕园往昔的静谧,更引逗了我等少不更事的学子小伙子们发扬“五四”民主精神的春怀蠢动,始料未及的最终结果是:搁浅了整个春春期的美好春梦。 那一年的5月19日,中文系的学长沈泽宜、张元勋首先吞饵跃出水面的《是时候了!》诗唱大字报在大饭厅的东墙上贴出后,一夜之间以“五四”民主精神继承发扬者自诩的北大学子群起响应,民主的心声、助党整风治国理政的言论以舞文的形式如春风吹放的春花,绽开在“三角地”的民主墙上。入大学后,以诗才横溢的同窗挚友蔡根林、张继顺为楷模,以家父在“五四”初期,紧随北大返乡学生魏建功老伯以诗文高倡“民主科学”精神而被如皋师范开除学籍的“光荣”历史为榜样的我,便任凭一时冲动,不惶推敲地写了首题为《放开嗓子唱》的稚嫩拙劣的小诗,经由张永鑫兄抄写,几位投缘同窗签名,硬着头皮张贴出来。也许是自惭形秽吧,这张并不大的诗唱大字报是在某曰暮色苍茫中张贴在并不十分起眼的墙角,幸好没引起左派人士的多所关注。否则,我这公开舞文的咎由自取的后果,绝非是与“右派分子”蔡根林过从甚密,与同班某些党团领导相处不睦而以“反党右倾小集团”成员的名头开除团籍所能了事的。其实呢,我那“放开嗓子”所要唱出的只不过是入学以来自以为专业的追求被班上政治领导所压抑的那股不平不忿之气罢了。诚如改革开放后沈泽宜学长对我坦言的那样,他俩所写的所谓“是时候了”,实指是:在选拔留苏深造人才时,冲破“唯成分论”的藩篱,给德才兼备者一平等进取机会的民主权利,已经是应该到来的时候了!但是,这等实质性内容,以涵泳含蓄、联想浮翩的诗体民主高唱舞弄而出,经时髦的“上纲上线”手法剖析解读,那罹祸之致命之咎,不是“号召反党反社会主义是其时也”,又是什么?按同样的逻辑判断,我那要“放开嗓子唱”的,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之心声,又是什么呢?联系你非根正苗红的家庭出身,你的司马昭之心,不是昭然若揭吗……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