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原来如此:千姿万态的动物

科学原来如此:千姿万态的动物

  • 字数: 2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39468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地球上,约有150多万种动物,人类是其中的一支,和动物有着共同的渊源,共生在地球上。人和动物是整个生物圈中的亲戚,动物是人类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和永恒的朋友。
动物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保护动物,保护动物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认识动物,探索动物科学知识就是认识人类自己。在自然科学知识中,动物是很生动、很有趣味的科学知识之一。在众多的动物中,本书选出120余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动物,配上照片,可以很清楚地说明动物的外貌是多么绚丽奇特、千姿百态;再由资历的动物学家、动物饲养专家、科普作家,用流畅通俗、形象生动的文字揭示动物的生态、习性、行为等知识,有一种一点就通、一讲就明的感觉。可以说这本书为广大青少年、生物教师和动物爱好者开启了一扇动物知识之窗,也许能激发一些爱好者,进一步深入探索动物科学知识的欲望。
人类从动物界进化成智人后,地球上增加了两类"战争",即"人类社会的战争"和"人与动物的战争"。自人类开始出现以来,在与周围环境的斗争中,推动了原始人类的工具、语言及社会的发展;对鸡、鸭、牛、羊、犬等家禽、家畜的驯化和饲养促进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一直到今天,动物仍是人们衣、食、用具、工业原料及不可忽视的智慧和知识的来源。今天,人类已保证战胜了动物,然而无数种动物在人类的发展中遭到灭绝或濒临灭绝,这不是人类所希望的。有智慧的人类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希望本书也能给人以这方面的启迪。
目录
无处不在的原生动物
变形虫的变形术
绿色的草履虫
会催眠的原生生物
动物的蛔虫
至)
蚯蚓的利用
活化石——鹦鹉螺
巨型乌贼之谜
纺织卫士——蜘蛛
虎蠕形螨的发现
古老的鲎
最爱吃蟹话甲壳
三最动物——昆虫
蟋蟀文化
昆虫乐手
萤火虫之光
蜉蝣和朝生暮死
螳螂与天敌昆虫
蜜蜂和传粉
蝴蝶和蛾子
昆虫的伪装术
昆虫和中药
苍蝇的功与过
昆虫与植物
……
亚洲象"版纳"产仔
海中之象
海豹之王——象海豹
瀕危的海牛
海上"歌唱家"——座头鲸
爱与人玩耍的宽吻海豚
迷人的婴猴
命如悬丝的指猴
节尾狐猴的社会行为
聪明的狒狒
黄山猴的"慈父"和"杀子"行为
黄山猴的"礼仪"和"争王"行为
怪异的长鼻猴
金丝猴的社群结构
最小的猴子——倭狨
吼猴内幕
讲"文明"的绒毛猴
亚洲南部的长臂猿
最重的树上居民——猩猩
最接近人的动物——大猩猩、黑猩猩
摘要
    在科幻小说中,人们制造了一种绿色的动物,它们不需要吃太多食物,只要晒晒太阳,把水和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为自己提供营养,同时还能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现实中,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然而,绿草履虫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联想和启发。
    绿草履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原生动物纤毛虫,细胞呈雪茄或鞋
    形,细胞长100?:150微米,宽50?60微米。一般草履虫是无色的,可绿草履虫为什么会呈绿色呢?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绿草履虫细胞内生活着另外一种生物——小球藻,这是一种绿藻细胞,它含有与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类似的载色体,里面也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每个绿草履虫内生活着600?1000个小球藻,因此草履虫看上去就呈绿色了。像这样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称之为内共生。在"绿草履虫一小球藻"共生系统中,我们称绿草履虫为宿主细胞,称小球藻为内共生体。
    在这个内共生系统中,共生小球藻接受由宿主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代谢产物氨等作为自己的养料,把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及分泌麦芽糖输送给宿主绿草履虫,双方和平共处,互助互利。与不含小球藻的草履虫相比,在食物很少的环境中,同样光照条件下,含小球藻的绿草履虫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快、培养密度较高和生长时期较长。共生小球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的氧,满足了草履虫自身生长的需要,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大量氧会刺激宿主细胞内抗自由基酶的生物合成,提高细胞抗自由基抗衰老的能力。共生小球藻正是通过满足宿主细胞营养等物质需要,减少宿主对环境条件的依赖等,促进宿主细胞的生长。
    那么,小球藻是如何进入绿草履虫细胞内的,草履虫为何没有将小球藻消化掉,它们的共生系统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科学家通过暗培养,阻断绿草履虫中内共生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以达到去除内共生体的目的,获得无共生藻绿草履虫,这种方法较为接近自然条件,不会对绿草履虫本身带来其他非自然因'素的影响。然后恢复光照培养,小球藻被绿草履虫吞食后,绿草履虫会形成围藻泡将共生小球藻包围起来,小球藻便在围藻
    泡内进行分裂繁殖。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