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理论解释与核心目标

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理论解释与核心目标

  • 字数: 2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黄基鑫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870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理论解释与核心目标》从经济与文化的视角研究了对口支援的理论解释与核心目标,探索了对口支援这一中国特色现象的历史根源、背后机理与发展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研究意义。《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理论解释与核心目标》从经济与文化的视角建构了“经济居先-文化认同-经济一体”的理论逻辑,试图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一个全新的维度,着眼于对口支援如何实现更大规模和范围效益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对口支援从政策实践到理论哲学提供理论解释。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一般理论解释
一、贫困经济学
二、发展经济学
三、制度经济学
第四节 对口支援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一、西方经济学指导理论的局限性
二、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理论归宿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理念与实践探索
一、对口支援的概念
二、不同视角下对口支援理念解说
三、对口支援的研究述评
第六节 对口支援研究的新视角
一、基本含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解释:基于经济与文化的视角
第一节 民族经济学:经济与文化的研究视角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逻辑:经济居先一文化认同-经济一体
第二节 分工与交换:从农牧互补格局到多元一体格局
一、理论:分工与交换
二、起源: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多元的经济类型
三、形成:官方互市与民间贸易
四、动力:交通道路与经济网络
第三节 规模与范围:从政治大一统到经济统一大市场
一、理论:规模与范围
二、起源:天下国家观与中华文化观
三、形成:大一统与朝贡体系
四、动力:正统之争与文化认同
第四节 认同与发展:从中华文化认同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理论:认同与发展
二、起源:从编户齐民到改土归流
三、形成:从五族共和到民族平等
四、动力:从迁徙杂居到相互融合
第三章 对口支援的核心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形成与发展
一、对口支援的历史基础
二、对口支援的形成过程
三、对口支援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对口支援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文化认同与统一劳动力市场
二、共同体:文化认同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三、多元一体:文化认同与经济一体
第三节 对口支援核心目标的民族经济学解释
一、经济居先:源自对国内经济发展短板的补齐
二、文化认同:实现中华文化认同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经济一体:实现劳动力统一大市场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第四节 对口支援核心目标的实践经验
一、干部对口援藏援疆经验
二、教育对口援藏援疆经验
三、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对口援藏援疆经验
四、新时代对口援藏援疆的启示
第四章 对口支援的发展趋势与提升路径
第一节 明确对口支援的发展导向
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对口支援的终极目标
二、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对口支援的价值彰显
三、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对口支援的发展动力
四、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对口支援的成效标志
第二节 丰富对口支援的外化诠释
一、丰富对口支援本土实践的理论阐释
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三、营造讴歌英雄、学习模范的舆论氛围
四、建设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美好家园
五、推出讲述对口支援故事的文艺创作
第三节 扩大对口支援的政策应用
一、主动宣介以对口支援为内容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
二、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对口援藏援疆的工作重心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