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鲍里斯·格罗伊斯文艺理论研究

鲍里斯·格罗伊斯文艺理论研究

  • 字数: 3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何燕李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905650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家和社会理论家的新生代领军人物之一,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先后受聘于众多世界知名学府和机构,如国际艺术批评家协会、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维也纳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等,其学术贡献尤其是俄国和斯拉夫研究的成果饮誉全球。1992年以来众多涉及俄国或苏联文学、艺术领域的研究都会提及格罗伊斯。为此,本书旨在从六个方面对格罗伊斯的文艺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何燕李,四川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非裔文学理论、苏联文艺理论、电影美学和冷战研究。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中文专著两部;先后主持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七项课题。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本书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罗伊斯与苏联遭遇的文化身份困境
第一节 格罗伊斯遭遇的身份困境——双重无根的局外人
第二节 苏联遭遇的文化身份困境——美学与艺术的局外人
第二章 “东方-西方”与“欧洲-亚洲”文化夹缝中的沙俄与苏联
第一节 强贴的文化标签:“东方”“亚洲”与“社会主义”
第二节 逆写的文化情结:“西方”“欧洲”与“资本主义”
第三章 格罗伊斯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框架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俄国先锋派的血亲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苏联后现代主义的血亲关系
第四章 阐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性:艺术之力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艺术之力与平等审美权利的文化逻辑
第二节 冷、热媒介中的亚文化空间与平等的审美权利
第三节 重新阐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化艺术之力天平及“政治”与“美学”绑定关系的文化媒介
第一节 博物馆作为可视的国家文化身份载体
第二节 博物馆作为可见的艺术之力天平
第六章 从“灰色自我”到“黑白方块”:格氏文艺理论的双面性
第一节 苏联文艺理论的新面孔
第二节 未解开的“美学”与“政治”之链
结语 回归“文学”与“艺术”的DNA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