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读本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读本

  • 字数: 54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梅新林,潘德宝 编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376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十余年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学术贡献,精心选取了三十多篇代表性论文,分为上编“理论研究”和下编“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梅新林,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编委。
潘德宝,复旦大学博士,师从梅新林教授。
目录
绪论
一、理论编
不应存在的鸿沟——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章培恒
中国文学的古今贯通章培恒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义和效应章培恒
现代性与古典精神——试论古代与现代文学研究的割裂问题邓仕樑
贯通古今寻索真知胡明
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三点感想黄霖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廖可斌
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理的思考梅新林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科范式的探索与建构梅新林
关于中国新文学源流的思考——对古今文学“对话”的一种现代传统观范式的考察黄曼君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绪论黄仁生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本土与西方维度陈广宏
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中西维度高玉
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之辨葛永海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陈文新、甘宏伟
二、实践编
论五四新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章培恒、谈蓓芳
二十世纪初文学变革中的新旧之争——以后期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的冲突与交锋为例关爱和
“五四”前后文学观念的变化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赵敏俐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郑利华
传教士文化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王飚
龚自珍与20世纪的文学革命谈蓓芳
“卖身事夷”的王韬: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王宏志
文人传统与周作人抗战前后的思想和文章陈文辉
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朱文华
古典文体的现代命运——以20世纪赋体文学观念及创作为中心的思考程章灿
中国散文语言音乐美的古今演变徐艳
论海子诗中潜流的民族血脉罗宗强
论古诗今译中汉语诗体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陈玉兰、骆寒超
废名作品的文学渊源——以与李商隐的关系为中心董乃斌
“互文性”与中国古今小说演变中的文本仿拟李桂奎
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章培恒
中国“写人论”的古今演变李桂奎、黄霖
论宓妃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目前的演变——兼论由此反映的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吴冠文
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源流与运行轨迹范伯群
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范伯群
媒体转换与文学新变——由纸写替代简牍的过程看当代网络文学走向查屏球
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梅新林
三、评述篇
一轮明月照古今:贯通中国古今文学的诠释模式王润华
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景嘱望王飚、关爱和、袁进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李杨
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研究述评姚涵
“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周新顺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观察与思考王宗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