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还有话说
字数: 124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大有书局
作者: 季羡林
出版日期: 2020-11-01
商品条码: 978780772017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首部季羡林序跋合集,辑录季老珍贵手稿、工作照及签章; 37篇文化体悟及名家作品评说,展现季老国学大家直抒胸臆的自在人生; 季老诞辰110周年手稿精编版,胡适、林青霞、白岩松等诚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为自己和他人写的序跋类文章,共计37篇。季先生撰写的序跋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不只限于学术研究方面,还有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做人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季羡林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是中国有名文学家、国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目录
001《季羡林选集》跋
012必须加强对东方文学的研究——《东方文学简史》代序
021《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序
027《中国纪行》中译本序
034《季羡林序跋选》序
041《文化意识的觉醒》序
048《国外中国学研究》前言
052《中国楹联墨迹荟萃》序
055《中国文化年鉴》序
057《敦煌文书学》序
059《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序
062《新编百家姓印谱》序
064《海外中国学家译文丛书》序
071《中华姓氏大辞典》序
078《中国女书集成》序
081《历史名城——临清市志》序
089《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序
094《陈瑞献选集》序
100《玉华宫》序
104《清代海外竹枝词》序
107《文学语言概论》序
112《中国翻译词典》序
116《敦博本禅籍校录》序
120《神州学人丛书》序
128《中国精神》序
132《胡适全集》序——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167《绍兴百镇图赞》序
171《彭松书法集》序
176《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序
183《中国飞天艺术》序
187《长歌当啸》序
197《赵元任全集》序
213《文韬武略宝典——〈论语〉与〈孙子兵法〉》序
216《京剧与中国文化》序
219《中国少林寺》序
222《王琦医学丛书》序
225《成语源流大辞典》序
摘要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关于炼字、炼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著作中,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所谓“诗话”,讨论得已经很充分了。但是关于炼篇,也就是要在整篇的结构上着眼,也间或有所论列,总之是很不够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文人学士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炼篇包括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文章开头难。古今中外的文人大概都感到这一点,而且做过各方面的尝试。在中国古文和古诗歌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的开头好的诗文。有的起得突兀,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比如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开头两句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诗歌的开篇把高塔的气势生动地表达了出来,让你非看下去不行。有的纡徐,如春水潺谖,耐人寻味。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开头的一句话:“环滁皆山也。”用“也”字结尾,这种句型一直贯穿到底。“也”仿佛抓住了你的心,非看下去不行。还有一个传说,欧阳修写《相州昼锦堂记》的时候,构思多日,终于写成,派人送出去以后,忽然想到,开头还不好,于是连夜派人快马加鞭把原稿追回,另改了一个开头:“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这样的开头有气势,能笼罩全篇,于是就成为文坛佳话。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十几百。这些都说明,我们古代的文人学士是如何注意文章的开头的。 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炼篇的工作才只是开始。在以下的整篇文章的结构上,还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有人写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言不搭后语,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在整篇文章的气势方面,也不能流于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尽管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应该加意培养这种风格,这只是就全体而言。至于在一篇文章中,却应该变化多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目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史记》的雄浑,六朝文的裱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场。我们写东西,在一篇文章中优选不要使用一种风格,应该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中国的骈文、诗歌,讲究平仄,这是中国语言的特点造成的,是任何别的语言所没有的。大概中国人也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现象,一定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摸索出来的。我们写散文当然与写骈文、诗歌不同。但在个别的地方,也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可以助长行文的气势,使文章的调子更响亮,更铿锵有力。 P6-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