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

  • 字数: 1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包存宽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21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在生态发展领域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所形成的基本原理与运作机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等,力求建构关于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知识解释体系、制度解释体系、话语解释体系。从中国生态发展历程、制度力量、运行机制、价值追求、现代化逻辑、全球贡献等不同面向,研究了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树立中国生态发展的信心。
目录
导论以“生态文明”给“发展”立规矩
一、理解生态文明的两个角度
二、须以“生态文明”给“发展”立规矩
三、关键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一章中国生态发展历程:基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解析
一、1949-1978年:实现中国“站起来”,酝酿并开启现代环保
二、1979-2012年:实现中国“富起来”,面临资源环境生态危机
三、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国“强起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四、中国生态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经验教训
第二章制度力量:以生态规则“约束”不当的发展行为
一、制度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违背生态规律的制度性因素
(一)投资驱动型增长下中国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增
(二)低端经济格局下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普遍性长期存在
(三)与生态发展相悖的政绩考核与财税体制
(四)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性缺陷
二、良法善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一)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二)以法律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制度、体制与机制良性互动以形成制度合力
(四)治本有道与治标有效
三、刚柔相济——政策的柔性和法制的刚性
(一)“一刀切”反映出地方尤其是基层环境治理能力与责任同“错位”
(二)没有差异化就没有政策
(三)治理散乱污,须多管齐下、协同治理
四、绩效考核——用好生态发展的指挥棒
(一)用好生态发展的指挥棒
(二)重构政绩考核“四要素”
第三章运行机制:以生态需要“协调”发展主体的关系
一、党的主张一国家意志一政府实施的重大决策机制
二、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一)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与角色
(二)政府对企业实施自上而下监管的尴尬
(三)以公众开放日重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四)实现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与制度化的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
三、中央和地方互动的“传导一反馈”机制
(一)从中央到地方的传导机制——监管与考核
(二)基层政府由监管者转向服务者
(三)顶层设计与地方试验
四、区域合作治理机制
五、机构改革——为生态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第四章价值追求:以生态价值“引领”发展回归本质
一、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价值危机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设生态文明“荒野”不可缺位
(二)郊野公园的关键在于“野趣”
(三)以国家公园为抓手,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
三、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
(一)生存和生态并不是“单选题”
(二)调侃雾霾是迫切要求改善环境质量的民意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全民健康基石
(四)优美生态环境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幸福
四、基于提升人力资本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现代化逻辑:以规划的生态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六个坚持”是生态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山水田林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二、规划的生态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载体和实现路径
(一)中国规划制度体制及实践的问题
(二)规划体制变革和规划体系重构
(三)评价让规划回归其生态理性
(四)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几点建议
三、以高质量的城镇化还乡村和自然以优美、宁静、和谐
(一)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恢复并保护好生态空间
第六章全球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清洁美丽世界
一、从跟随者到领跑者——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角色
二、从强度减排到总量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声音
三、“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绿色化的中国力量
四、上海建设很好世界城市——呈现美丽中国的颜值
第七章结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中国生态发展的信心
一、中国生态发展的道路自信
二、中国生态发展的理论自信
三、中国生态发展的制度自信
四、中国生态发展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