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象与遮蔽:海德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

现象与遮蔽:海德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尹兆坤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2241401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每一部作品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拙作《现象与遮蔽——海德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主体部分是本人的博士论文。博士论文酝酿于海甸岛与康乐园,写作于弗莱堡与人大北园,曾获得2015年人大(博士论文)哲学奖。后来经过大约五年的时间,从获批国家后期资助项目,到补充完善,以至今天即将出版,作者在作品成形的整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寻找、迷茫、笃定、坚持、喜悦、失落、平静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作者本人也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到丈夫到父亲的一系列转变,这期间作品与作者的命运紧密相连。回首整个历程,由衷地感谢同作品与作者一路走来的师友、家人。

海甸岛是作品的策源地也是作者哲学生涯的起点。作品选题“现象与遮蔽”虽取材于现代德法现象学的新研究,然而此选题远远应和张志扬先生所强调的“显隐二重性”思想。作者关于现象学的起初印象在张志扬先生讲述的胡塞尔“感知分析”与海德格尔“体验结构分析”中形成,当然远远不止于此,作者关于哲学与哲人的现实体验也在萌萌与张志扬先生那里得到。因此,首先感谢萌萌与张志扬二位先生。

康乐园为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地。作品虽然是关于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研究的,然而无论从方法还是内容上都是现象学的。作品中的现象学方法与内容,并不是作为一个背景简单地被提及,而是作品根本性的一部分,几乎每一章的首节都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相应研究,实际上是每一章问题的起点。而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与内容的获得,得益于我的硕士生导师倪梁康教授。当然作者从倪老师处获得的不只知识,还有治学为人的严谨态度,因此也非常感谢倪老师。
目录
   导论

0.1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的意义

0.2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阐释及其研究史

0.2从理论哲学入手对海德格尔之亚里士多德闲释的研究

0.2.2从实践哲学入手对海德格尔之亚里士多德阐释的研究

0.23从原始基督教入手对海德格尔之亚里士多德阐释的研究

0.2.4从现象学入手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闲释的研完

0.3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现象性问题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1.1现象性问题及其界限

1.1.1现象学上的现象性问题

1.1.2现象性视角下的主体性问题

1.1.3现象性之界很

1.2诠释学的现象学

1.2.1体脸结构分析中的现原性

1.2.2作为结构(Als-Struktur)的现象性

1.2.3自身作为显现之接受者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