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蟋蟀(精装)/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系列丛书

蟋蟀(精装)/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系列丛书

  • 字数: 15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 作者: 聂鑫森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421413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1、“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大型文学丛书的遴选对象为新时期以来活跃在中国文坛,曾经获得多种靠前和靠前文学大奖,被文坛誉为文学大师和小说大王的知名作家们。如汪曾祺、贾平凹、史铁生、梁晓声、陈世旭、林希、周大新、刘醒龙等100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

2、这套书中,既有过去产生的经典,又有作家近期的新作。读其一本,可知一位作家,读其百部,可知中国文学。本丛书编委将有国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加盟,阵容十分强大。编委会还将联合一批有靠前影响力的翻译家向国外出版界推介,为中国作家继续走向世界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
内容简介
《蟋蟀》收入本书的聂鑫森的五部中篇小说精品:《蟋蟀》《青铜岁月》《天福堂》《为尊者讳》《紫与黄》。这些小说凸现的是久远岁月或当下真实而传奇的故事,氲氤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小说人物多为腹笥丰盈的学人、艺匠,他们的文人情怀、敢于担当的精神、不同凡俗的言行举止,在时代的变异中散发出诡异的光彩。
作者简介
中国当代有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圣手。主要从事小说、随笔、诗词、美术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夫人党》、《霜天梅影》、《诗鬼画魂》,中篇小说《蟋蟀》、《天福堂》、《地福堂》,短篇小说《贤人图》、《雨谷》、《天街》,文化随笔《红楼梦性爱解码》、《品牌》(五卷),诗集《地面和地底的开拓》等。出版有中文版小说集《生死一局》,英文版小说集《镖头杨三》等。
目录
不仅是为了纪念――“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总序/野莽
蟋蟀
青铜岁月
天福堂
为尊这讳
紫与黄
聂鑫森主要著作目录
摘要
    这一年的秋季太阳格外珍贵,天空总是织满暗哑的云和肥肥瘦瘦的雨点。雨的声音有时如急管繁弦,有时悄然若无。雨梅每天都坐在寂寂的阶廊里,把手搁在红漆栏杆上,看雨溅出一院子满满的绿,看树根下的青苔渐渐深老。
    桂花因雨的缘故,开得很好稀少,那株枫树的叶子红不出热情来,却飘逸得可心。雨梅对腻腻的小保姆说,这是个古典的黄梅雨季。什么?小保姆眨着一双惊诧的眼睛问。雨梅淡淡一笑,又去看雨和听雨。她想起许多古句,“梅子黄时雨’,是其中很让她动心的句子,黄黄的梅子圆圆地酿熟在迷潆的雨中,齿间猛地有酸酸的感觉。
    小保姆站在阶廊的另一端,每日都看着一幅相同的画。
    脸很好白皙的女主人坐在雨的边沿上,手腕上套着玉镯子,玉镯子闪出明丽的绿光,她的手指很修长纤细。衣服呢,她喜欢穿红色的,浅红、深红、淡红,连内衣也多是红的。小保姆揉洗这些衣服的时候,会想起乡间暮春的落花,女主人毕竟不再年轻了。不明白的是女主人为什么这样喜欢雨。小保姆却很厌下雨,总让她想起乡下的泥泞路,想起土砖屋子里飘袅的霉气,想起赤着脚丫子脸朝泥水背朝天插着秧,雨水和汗水粘腻腻地贴着肉往下流。
    四十年前的黄梅雨季,雨梅还记得很清楚。是午后,她滑出一个暗暗的圆巢,剥离开母亲的身体,迎面感觉到一阵惬意的清凉,分明听到雨点打在青灰瓦脊上的声音,很亮,很圆硕。接着听见厅堂里纷乱而兴奋的脚步声,听见父亲笑呵呵地喊,就叫她雨梅!等到她长成一个大姑娘的时候,她当然早已不在这座院子里了。
    父母亲在她七岁时相继亡故,她被送到外县的姨妈家去。那个县城很小,很呆滞,于是她常常想起一座古城,一座古城中的深巷,一座古城深巷中的院子,想起那一阵雨声。只有在黄梅雨季她才高兴,那种湿润的气息使她的肺腑通明透亮,使她感受到一种遥远的儿时的温馨。她喜欢站在雨中的月季花前,嗅那湿湿的凉凉的香气,以致衣服湿透而不自知。姨妈骂她是个小精怪。她说,我好想那座院子。
    在县城读完师范学校,到乡下的一所小学教书。她数着一个个黄梅雨季,却无意于许多钦羡的目光。乡下人说她老了,一把年纪了还嫁不出去。但她觉得自己没老,她像儿时一样生活在一座记忆中的院子里,洁净的花径,萋萎的青草,桂花树和枫树装点秋天的风韵;厅堂里古色古香的明式家具,壁上挂着纸色微黄的字画……她愿意潜在很久很久以前那种古老的氛围中,去做一个名门闺秀。她的曾祖父是有过四品顶戴的,祖父是有名的律师,父亲是中学校长。现实中的一切她都格格不入,她在唐诗宋词元曲里寻找她的世界。
    雨梅忽然抬起头,把视线抛过高高的围墙去。墙那边也有一个院子,住着一个叫戈长生的八十岁的老人,和一个耳朵聋得很厉害的老侄子。她至今还没见过他们,是听她的先生季城说的。一个老老废物和一个老废物,亏得他祖上做过两省总督!
    她的视线之所以抛过高高的围墙,是因为又听见了那苍老的唱腔声,自疏疏密密的雨线间蜿蜒而来,是《四郎探母》中的“西皮慢板”:“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她不相信这样美的声音,出自一个八十岁老人的喉管,而这样美的声音分明表述的是一种对人生的困惑、无奈和怨艾,文字已成为多余,音调竞成为了实质。
    P1-P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