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行动

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行动

  • 字数: 2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杨越,陈玲,薛澜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742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用社会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系统解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实现路径和治理行动。书稿共分三篇,第一篇讨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包括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和当前形势、各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实践,以及中国在这方面作出的庄严承诺。第二篇讨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介绍了多种可行路径,并从能源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此作了具体的论述。第三篇则重点讨论具体行动,包括科技创新、利用金融工具、全球合作、城市治理与规划、公民教育和全民行动等。
目录
第一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与新形势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成因和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思路和治理进程
三、新形势下气候应对的契机与挑战
第二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实践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与内涵
二、各国碳达峰的承诺与现状
三、各国碳中和的承诺与行动
第三章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贡献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与响应
三、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篇 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
第四章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选择
一、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路径选择
二、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三、高能效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四、负排放体系建设
第五章 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一、建设绿色能源体系的战略需求
二、我国能源体系现状
三、绿色能源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四、传统化石能源的变革
五、非化石能源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 生产方式转型
一、工业减排
二、绿色交通
三、绿色建筑
四、可持续农业
第七章 生活方式转型
一、不同时期人类生活方式的演变
二、现代家庭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八章 生态系统增汇
一、自然的力量
二、人与自然的和解
第九章 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与应用
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二、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BECCS)
三、 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DAC)
第三篇 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
第十章 科技创新
一、技术创新方向
二、科技创新的阻力
三、科技创新突破的实现路径
第十一章 价格机制
一、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价格机制
二、新形势:渐强的碳价信号,渐近的碳约束时代
三、新局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价机制的构建
四、新征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价机制路径展望
第十二章 全球合作
一、气候治理的全球合作基础与共识
二、美国行动与中美合作
三、欧洲战略与中欧合作
四、与其他国家的气候合作
第十三章 城市治理与规划
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城市治理与规划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乡村建设
第十四章 公众教育与全民行动
一、公众教育和全民行动的现状与挑战
二、公众教育——体公众之忧,补教育之缺
三、全民行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