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ZZ饥饿的女儿/虹影

ZZ饥饿的女儿/虹影

  • 字数: 1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虹影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4166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作序推荐——15周年全新修订纪念版 ★15年之内,译成29种语言,累计发行500万册 ★荣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很好书奖;意大利年度“罗马文学奖”;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年度书”。 ★入选台湾青少年自选教材。 ★《泰晤士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哥伦布邮报》《独立报》联合推荐 ★《饥饿的女儿》英文版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英文译者葛浩文翻译 ★一部记录时代的饥饿感,揭露苦难直白人性,找寻灵魂救赎的强震撼级文学经典 ★食的饥饿,爱的饥饿,性的饥饿,一个时代的饥饿 ★一个人的家族史,一个民族的动荡岁月。他们之所以活着,只靠着坚韧。一部堪比《活着》小说。 ★一个人的家族史,一个民族的动荡岁月。他们之所以活着,只靠着坚韧。一部堪比《活着》小说。 ★他们饥饿,缺少食物,缺乏爱,而优选的饥饿来自永远填不满的灵魂。她的小说那么阴郁、那么狠,然而她的狠,却又带来治愈。 ★《饥饿的女儿》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在全球出版    ★1997年获台湾读书人很好书奖 ★入选台湾青少年自选教材
内容简介
虹影编著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讲述了:
六六在十八岁生日那一天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个私生女。在这个隐秘和耻辱的身世背后,是母亲几段撕心裂肺的绝望爱情,是生父苦熬十八个春秋的等待,是养父忠厚善良的担当与庇护。
作者简介
虹影,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等。其长篇小说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版。
《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奖,《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度年十大小说。
虹影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意大利“罗马文学奖”。
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摘要
    母亲从纱厂下班后,看到的是一个并不可爱的城市。春天来临,离雾期结束还有一段平安日子。雾气慢悠悠地在这座城市飘移,在山脊线上结成浓云,山脊以北的上半城朦朦胧胧,山脊以南的下半城若有若无。街道凌乱狭小,弯曲起伏,贫民区的码头与沿江坡地区,吊脚楼一边靠道路一边靠崖,像一群攀附在山坡上的灰色蜥蜴。
     大姐说的事发生在三十七年前,但我并不陌生,这个城市的工人住宅区,半个世纪以来,恐怕没什么不同,今日的房子只比那时更挤。
     这座城市令人战栗,有股让人弄不清的困惑,时时隐含着危险和埋藏着什么秘密。重庆男人走到街上,无论他装束什么样,你都无法猜出他的身份。他可能是地痞,也可能是正人君子;可能是特务,也可能是顺民;可能是暴乱分子,也可能是秘密警察,袍哥,学者,赌徒,官员,或是戏子,二流子,或是扒手。重庆女人也一样,无法以她的打扮举止而定她是良家妇女,还是荡妇,野鸡。不管什么人,都有点潮湿湿的鬼祟气,也有点萎靡的颓丧感。
     时间很快到了1945年,虽然这时,几乎没有了人们熟悉的警报声和奔逃凄厉的尖叫声,人们也忘了抬头仰望天空,不再关心有否日本飞机的小黑点,防空洞开始门庭冷落,这个城市渐渐充满战争胜利的喜庆。巨大的历史转机,与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做工妹本没有多大的相干。但命运却让她看到尚在田里耕作的父母兄弟、她同龄的乡村少女永远看不到的东西。
     大姐坐着的礁石面上有许多蜂窝似的蚀坑,她与我肩挨肩,说的事却离我越来越远。远程的大客轮驶近朝天门码头,拉响汽笛,听来像个廉价雇来的吹打队在奏丧曲。太阳退到对岸江北,一层淡淡的红晕浮于山头。江里零散的几个游泳者,顶着衣裤往自家岸边游。这个城市的历史太喧闹,传入我耳旁的声音极杂乱,单凭耳朵,很难一字不漏地听清大姐的话,我必须凭我的心去捕捉。
     那天上午走进位于沙坪坝地区601纱厂戴礼帽的男人,本来毫无兴趣看一眼养成工的宿舍。他只是走过门口,听见了一点奇怪的声音,探了一下头,他身后跟着跑的两个小打杂也忙不迭地站住。大棚式房子里两排草垫统铺,有股积久的汗臭。
     一个少女被捆绑在木桩上,发辫早已散开,有几绺飘拂在她的面颊。漏进棚的光线像故意落在她的身上,显得她皮肤健康细嫩,睫毛黑而长,嘴唇傲气地紧抿,在愤怒中潮湿红润。工头的皮鞭在挥舞,她挣扎着,有一股抗争到底的狂野劲儿。
     大姐坚持说,男人的这一伸头,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命运决定关头,因为他马上被母亲的美貌勾掉了魂。母亲那天早晨的倔犟,使那个袍哥头儿觉得有趣,竟然还有这么个乡下妹崽,不仅不顺从凌辱,被捆绑鞭打了还不愿服个软,也不愿说个求情话,让工头下不了台。工头正气得没办法,转身看见那男人,立即赔了笑脸来。袍哥里认辈分,这个戴礼帽的男人辈分高得多,问了两句,就走了进来。
     那时母亲抬起头,因为背光,走向她的男人又戴着帽子,来人的五官轮廓不分明,只觉得他个儿高,身子直直的。母亲顿时害怕起来,想这下自己真完了,她绝望地把眼睛掉到一边去。因为恐惧,她的脸通红,呼吸不均匀,成熟挺拔的胸部一起一伏。
     男人叫松绑。
     母亲这才正眼看清进来的是一个英俊的青年。他关切的眼神,一下子就触动了她的心。
     大姐生性浪漫,老是没命地爱上什么男人,我没法阻止她的讲述,也没本领重新转述她说的故事。我只能顺着大姐的描述,想象这场一见钟情中的逻辑:一个乡下姑娘,敢为贞操拼命,长相又俏,或许正是这个袍哥头心目中看家老婆的标准。他自己也是个从社会底层爬上来的帮会小头目,本能地不信任这个大城市里像苍蝇一样围着他转、赖在他床上的风骚女人。
     他看了看母亲,与工头咕哝了两句话,就匆匆走了。
     母亲那天被松了绑,躲过一难,又开始下班上班,很快忘了这件事,就像忘了她年轻的生命中已多次历经的危急。她节衣缩食,想积攒钱寄回家乡。两个月后,一天放工时,着工装的女工们正在过例行的搜身――厂里怕女工带走棉纱团、布片之类的东西――工头却满脸笑容走过来,请母亲到厂门外去。
     她出了大门,一下愣住了:一辆新崭崭的黄包车停在那里,每个金属部件都亮得晃眼,穿着整齐的车夫恭敬地等在一边。
     P88-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