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地上的灯盏
字数: 1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江少宾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4619381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向民间艺人致敬的书。全书以皖江北岸一个叫“牌楼”的小村为原点,描摹了20种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间手艺,如木匠、铁匠、裁缝、剃头匠、弹棉花的、磨剪刀的、说书人、货郎等,以及这些民间艺人的命运流转与生存困境。本书既描写了民间技艺的兴衰与流变,也剖析了民间技艺普遍面临的没落现状。作者秉持底层立场、多元视角、跨文体叙事的原则,以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统领全篇,情节起承转合,故事引人入胜,是一幅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南方乡村风俗长卷。
作者简介
江少宾,媒体人,散文写作者。著有散文集《爱着你的苦难》《味蕾上的乡愁》《大地上的灯盏》等多部。曾获2007年度人民文学奖、第四届老舍散文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第五届西部文学奖等。现居安徽合肥。
目录
剃头,剃头
指尖上的舞蹈
花开天下暖
斜风细雨不须归
流徙的信使
月光光,麦芽糖
光影流年
烟灰色的苍穹
生缝寸尺心
弄斧记
磨剪子嘞戗菜刀
草泽医人
打铁,打铁
最后一个铜匠
纸扎
入殓者
唢呐声咽
血脉里的路标
漫游的灯盏
远去的花神
后记:人与村俱老
摘要
剃头,剃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乡下,活跃着一批担着挑子专门给人剃头的手艺人。那时候,每一座村庄都有一个专门的剃头师傅,久而久之,剃头师傅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共识,只在自己负责的村子混饭吃,绝不染指其他人的地盘。给牌楼剃头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大名胡福来。看到他的挑子远远地进了牌楼,大家就喊:“胡福来来了!”那个多出来的“来”字有些拗口,慢慢地,牌楼人就给胡福来改了名字。胡福来不叫“胡福来”了,叫“胡福”;“胡福来来了”也就变成“胡福来了”,“福”字和“来”字中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胡福来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究竟。明白过来的胡福来并不较真,黝黑的脸上堆着老好的笑。 胡福个子不高,印象里,至多也就一米六。但他的儿子却毛竹似的,噌噌噌,长到将近一米八。胡福每次来,总要带着这个毛竹似的儿子,让儿子跟着自己学。但胡福剃头的时候,儿子总是蹲得远远的,无所事事地摆弄着地上的落叶和树枝,或者想方设法地阻止列队搬家的蚂蚁……一开始,大家以为毛竹光长个子没长脑子,也就是孬子,渐渐地大家才发现,毛竹其实一点都不孬,只是和胡福一样不喜欢说话。胡福虽然不喜欢说话,手艺却无可挑剔,尤其是修眉毛。胡福修过的眉毛不像是修出来的,像是画出来的。这是胡福的绝活,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即将出嫁的大姑娘,才有资格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上,请胡福赏脸露一手。这又要说到另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手艺人大多有些绝活,剃头师傅也不例外。在唐庄剃头的朱师傅,绝活是剃婴孩的毛头。婴孩的毛头是很难剃的,只有老师傅才敢动手。婴孩畏惧冰冷的剃刀,又不明所以,时常大哭大闹,朱师傅却能一只手稳住婴孩的脑袋,另一只手飞快地游走着剃刀。看着一缕缕乌黑的头发纷纷飘落,那个被稳住脑袋的婴孩居然不哭也不闹,片刻之后,婴孩的模样就变了……因为有了这些绝活,剃头这门手艺通常只是传后。外姓人如果想拜师,那必得先入赘,做师傅的上门女婿。 毛竹是胡福老来得的子。上面梯田似的,码着四个姐姐,毛竹是老幺,胡福心里宝贝着,便想将手艺传给这个经常旷课最终主动辍学的小儿子。谁知道毛竹根本不买老子的账,让他跟着也愿意跟着,但跟着归跟着,就是不学。于是,胡福剃头的时候,胡福忙胡福的,毛竹玩毛竹的。 乡下,无非就是花花草草,无非就是飞禽走兽。毛竹所谓的“玩”,其实就是闲极无聊,打发时间,自己给自己找乐子而已。毛竹玩得太专注了,专注的毛竹,看上去就是一个孬子。孬子一样的毛竹让胡福的气不打一处来,他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外围悄悄地包抄过去,出其不意地扇儿子几大耳光,“打死你个不争气的!×东西……”儿子从来没有还过手,他摸着脸,低着头,飞快地闪到一边,倔强地看着愤怒的老子。不还手的儿子赢得了大家的无限好感,大家便七嘴八舌地数落着胡福,这个说,这孩子多乖啊!你怎么舍得打?那个说,不学就不学,还愁吃不饱饭吗?如此等等。“×东西”原来是个宝啊!村民们无原则的吹捧,让胡福一面生气,一面窃喜,出来剃头,依旧带着那个“不争气的”。 既然还带着,就得有个说法,于是胡福就让儿子专门给自己挑挑子,挑到地方之后,依旧是胡福忙胡福的,毛竹玩毛竹的。渐渐地大家也就看穿了胡福的心思,这是胡福变着法子在给儿子补身体。手艺人,吃的是百家饭,乡里乡亲的,谁家也不少那几碗。看穿了大家也不好说破,多一个毛竹,无非是再添一双筷子。毛竹吃饭从来不坐桌子,他饭量大,每顿必得两大海碗。吃饭时,毛竹直接从主妇手里接过碗,红的红,绿的绿,高高地码到了碗口。接过碗的毛竹响亮地咽着唾沫,走到门外,一仰头,几乎直接倒下去,仿佛喉咙下面接着一个漏斗。毛竹的吃相令人瞠目,每到饭点,总有人悄悄地蛰伏在远处偷窥。再看胡福,却在桌子上抿着小酒,抿一口酒,吃很少的菜。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