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段正元传
字数: 20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路石 著
出版日期: 2015-10-01
商品条码: 978750125008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民国民间教育家“现代孔夫子”段正元首部传记。
段正元(1864—1940),被尊称为“段夫子”,四川威远人。天赋异禀,十五岁随龙元祖学道,得授先天后天、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全体大用一贯之道。后下山讲学,先后于成都办人伦道德研究会,在北京、南京等地成立道德学社,阐扬孔子大道,发明儒学真义,提倡世界大同。拜门弟子有17万之众,著述达300种之多,以布衣而教王侯,对政商高层多有影响,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更深入民间,被誉为“中国近代目前的一代真儒、名副其实的现代孔夫子”。
《段正元传》从细节处真实记述了一代儒学大家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真义以及种种过化存神的事迹,细腻梳理了段正元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段夫子的生平和修学历程以及人生境界,读者自可了悟中华学术的一脉心源,从而获得真实的启发和利益。本书收集了很多珍贵的史料,通过记述一代儒学宗师的个人命运及其毕生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客观展现了清末民初乃至上世纪40年代的家国命运,以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如何地紧密相联。全书文字古雅,叙述客观,极具感染力。
《段正元传》的写作始于1990年,迄今已历二十余年。
作者简介
路石,1935年生。祖籍四川,系段正元夫子之女。当过兵,又当工人。上世纪70年代支援大三线,80年代从事业余文学创作,90年代得到一套儒家经典,即段正元著《师道全书》六十卷,研读至今。
目录
自序
前言
引子 家世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从龙元祖学道
第三章 遇干旱舍尽家财赈济邻里
第四章 寻师访友二十余年
第五章 次进京
第六章 成都立会
第七章 土精太极之发现
第八章 第二次进京
第九章 北京道德学社成立
第十章 各地道德学社之成立
第十一章 我意在政德合一,不在学社
第十二章 布衣教王侯,言必有中
第十三章 说大法惊天地动鬼神
第十四章 应吴佩孚之请赴洛阳
第十五章 周游讲道,仆仆风尘
第十六章 段夫子学说的归宿―实现世界大同
第十七章 大道不分种族、国界、教派――外籍人士问道学道录
第十八章 齐大家,开女教,燮理阴阳
第十九章 如伊尹之“五就汤、五就桀”,人事尽净
第二十章 关于祈祷世界和平大会之经过
第二十一章 退隐声明及卢沟桥事变
第二十二章 杨、刘之乱
第二十三章 天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第二十四章 《正式退隐说明书》及《元仁揖让求贤说明书》
第二十五章 证位道果,辞世归天
第二十六章 往事拾残
第二十七章 陈尧初与《师尊之名实》
附录一 不书符,不念咒
附录二 段正元著作目录及年表
摘要
第十二章 布衣教王侯,言必有中
北京道德学社成立之时,正是多路军阀争夺地盘之际。民国成立,国是不稳,总统时上时下犹如演戏。军阀割据一方,大地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段夫子为消弭人类浩劫,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辞劳苦讲经说法不止,凡有所求,不分教派,指点迷津。无论地之远近,事之大小,一经允许,莫不有求必应,信者得救。受夫子恩泽之王侯莫不心悦诚服,五体投地。今据《大同要义》一书所载,现将其过化存神之事实略叙述如下:
一、“十日之内必有佳音”
军政要人范绍陔拜门后不久,因事不顺,欲往他处避嫌。雷保康约范绍陔来见夫子,以作定夺。夫子略一审视说:“绍陔切勿轻举妄动,一动不如一静,静候十日,十日之内,必有佳音。”范绍陔虽唯唯而退,心中仍忐忑不安。夫子又叫杨三生劝他。三生乃将自己之经过详细对范绍陔说明,告他,夫子言必有中,决不无故而言。由此,范绍陔决心静候十日。果如夫子所言,未出十日,四川蔡锷来电请他赴川,政府送他旅费数千元。范绍陔惊喜交加,对夫子感佩无已:真神仙也!乃向夫子拜谢后即刻动身赴川。
范绍陔到成都即去会晤旧友雷时若(时,雷任成都警察厅厅长)。晤谈时备赞夫子并将夫子的演讲稿及《道德学志》赠送给雷时若。雷时若乃将家中珍藏之《道藏辑要》一部赠北京道德学社。
据《师道为文化本元》一书记载:范绍陔由四川回京后又介绍蔡锷将军记名入社。蔡将军献银一千元为入社特别捐,后不幸病故。《道德学志》**册中刊有“故将军蔡锷”特别捐的记载。
过了一段时间,范绍陔由成都回京,又欲往库伦升任一要职,有同人禀告夫子,夫子以为不可。说道:“该地气象颇为黑暗,不宜前往,去必不利。”并命人转告范绍陔。
其时,范绍陔已做好上任准备,不可更改。且范亦抱侥幸心理,不愿舍此肥缺,乃与同人荫甫等一起前往。据《甲戌法语》记载,此行“不唯未得好处,几有性命之忧”,颓丧而归。
二、预知张勋复辟必败
民国六年(1917年)黎元洪任大总统时,军阀动辄扬言独立,黎出于无奈,电召张勋进京调解,谁知引狼入室,演出了一场复辟之丑剧。
夫子预知张勋复辟之事决不会成功。其时王士珍任陆军总长兼京津一带临时警备司令,公务繁忙,久未到学社来。一日,夫子对雷保康说:“聘卿久未到社,你近日务必去彼处告其诸事注意,恐有麻烦之事。”雷保康惊问其故,夫子道:“政局将有一点动乱,但决不会成功。此事将涉及聘卿,嘱其万万不可以为成功。须小心谨慎,自会平安。”
雷保康遵命如实转告王士珍,王不免疑惑忐忑。
数日后,果然出事。半夜被张勋找去,要他同意清朝复辟,王想起夫子之嘱咐,麻烦果然来了。老成持重的王士珍刚刚说了一句:此事尚需商议,即被张勋怒目而视。王士珍被迫随张勋连夜进宫。张勋竟把十三岁的宣统搬了出来。
此时,京中秩序大乱,惶惶人心伴着时起时落的枪声。王士珍在家中如坐针毡,正要去问夫子,雷保康忽至,说道:“先生说,张勋复辟之事只有七日,万勿以为成功。尔须如前办事,勿以张勋为怀,可明哲保身,事后尚有提升。”
王士珍此时只求平安无事,何敢希望提升,遵夫子之嘱,如前办事。
张勋复辟事败后,黎元洪辞职。冯国璋任大总统,王士珍仍任陆军总长,不久,段祺瑞任国务*,后又辞去国务*,冯国璋乃委王士珍为国务*。
一切如夫子所言,王士珍感叹不已。三、王士珍求祷
民国七年(1918年)早春,张勋复辟之事虽然平息,但派系斗争更为激烈,王士珍因有段夫子指点,倒也平安无事。然王士珍已是年过花甲,以得遇夫子为幸,于名利场中淡淡而已,碍于情面不好推辞。虽任国务*,也是权宜之计。
为争权夺利,段祺瑞之谋士徐树铮竟将“东北虎”张作霖引进关来。军政界大震。冯国璋总统之宝座有动摇之势,王士珍也惊。急来求见夫子。王士珍道:“形势之急,元首有生命之危,聘卿愿以身家性命作保,求吾师代祷上天保全元首之生命安全。”
夫子微微哂道:“聘卿少安勿躁,此非难事耳。尔今身任何职?”
王士珍道:“弟子于名利场中并无野心,陆军总长及其他职务早已卸去,仅一国务*之职耳。”
夫子道:“如此便好。尔只需辞去国务*即可了事,元首决无生命之忧。”
王士珍道:“聘卿早已厌倦官场,辞去此职能解元首之危,吾何恋哉!”
夫子又告:“然此举只可顾全友谊,不足言救国。”
王士珍道:“能顾全友谊,又有益于时局,足矣。”遂递交辞呈。
此时,冯国璋处于兵临城下之危,不得不将国务*一职交给段祺瑞,致使时局缓解。徐树铮乃将驻守在北京城外的部队调往南方。一场刀枪出鞘一触即发的内战得以缓解。此非夫子一言点拨救国救民之实例耶!事后,王士珍感叹:现国家之乱,恐孔子再世也无可奈何。谁料先生竟妙计安天下,孔子再世也不过如此吧。
……
P138-14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