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梦回吹角连营
字数: 16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跃清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条码: 978755946850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有名军旅作家刘跃清倾情力作 ★号角,吹不走绿色的青春 ★生动展现和平年代军人的铁血奉献与牺牲
内容简介
二十一世纪初,某部三十多位新排长参加新千部集训。在集训中,李肇强、刘大勇和我(刘小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集训结束分配工作单位时,李肇强和我留在本岛直属保障分队,刘大勇被分到远离本岛的小岛,三人难得一见。我在通信连当排长时,排里的新战士江流影在参加抗震救灾后情绪低落,继而在一件突发事故中牺牲;我调到旅政治部组织科当干事后,先后经办李肇强、刘大勇的后事,无意中走进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在军队改革前,我回到老连队担任指导员,我和我的战友一起经受精神和情感的洗礼。军改徐徐启动,我们部队的番号永存我军序列。
作者简介
刘跃清,中国作协会员,曾为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1972年10月出生于湖南隆回,1990年3月入伍。现供职江苏省政协。出版中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多部,并多次获奖、转载。该书为“南京市栖霞区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目录
引子
第一章鲜花盛开的世界
第二章云中谁寄锦书来
第三章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四章莫愁前路无知己
第五章永不消失的番号
摘要
那年七月的阳光像鸽群,能听到它们哗哗啦啦的扑腾声,还能看到满世界耀眼的光芒。我汗流浃背地赶到某海防旅政治部干部科门口,正准备喊报告,就听到里面有人在问:“我的办公室在哪儿?电脑配置还可以吗?”看来又是一个对基层部队一无所知的“菜鸟”。“呵呵,等会儿你就知道了。”一个低沉的声音答道,应该是陈干事。我考上军校那年,陈千事是干部科的副连职干事,那些烦琐的手续还是他给我办的。那天他没有认出我,或许根本就对我没印象。 先我一步报到的是李肇强。陈干事问我们怎么现在才报到,李肇强说,学校有活动,才结束。我说,我也是。我其实是拎了一袋水果,请学校干部处干事把我的报到时间往后填了三天,顺道回了一趟家。前段时间,妹妹在电话中无意中说起,我娘病重,正住在县城医院里。我想,新排长报到后没有探亲假一说,再大的事自己也不好意思提起。没想到,那竟是我见娘的最后一面。那年冬天,我在新兵中队带新兵——新排长带新兵也是惯例。一个寒冷的深夜,我接到一个令我心惊肉跳的电话,待我赶回去时,干呼万唤娘已经不能应了。 我和李肇强报到时,集训队的集训已经开始几天了。刘大勇本来是住单间的,这下挤进来我俩,好在其他人都是四人一间宿舍。我们的行李托运到了,堆了半间屋子。我把被汗水洇湿的短袖上衣搭在空着的上铺,穿件白背心去了洗漱间。待我擦把脸回来,李肇强的家当已经摊开了,一副要安营扎寨的样子。我把日常生活用品取出后,把其他几个纸箱、包装袋一股脑推到床下。据说部队去海训了,很快就回来,也就是说我们的集训是临时性的。李肇强问刘大勇:“都集训了什么?”刘大勇说:“今天上午参观了旅史陈列馆,没有具体计划。”我一个“单杠二练习”上了上铺,李肇强愣了下,看了我一眼,目光又回到那本比砖头还厚的英文书上——后来听说他想考研。 天气热,集训安排的都是室内活动,如理论学习,听老基层讲带兵经验等。陈千事也来上过一次课,磕磕巴巴地读《解放军报》上的社论,下面鸦雀无声,大家该干啥干啥。下午四点照例是体能训练,跑五千米。金黄色的阳光洒满了树林、草地,这是一天中最宁静、美好的时候。我跑了三五圈转回来,李肇强在前面晃晃悠悠跟竞走似的,喘得像老牛拉车,又像老汉拉风箱。我超过他时尽量不去看他,同时尽量放慢脚步。晚饭后,有时候打打篮球,踢场足球;有时候分头行动,各忙各的。我溜出去找老乡、战友,营区里有几个留守的兵,有点熟,和他们扯扯我去上学后部队的一些事。李肇强很多时候像老首长一样转一圈就回来,打盆凉水,脚泡在水里,戴个耳机,继续悠然自得地看他那本英文书。刘大勇则安静地趴在桌上写写画画,还经常悄悄溜出去打电话。营房大门口有一排磁卡电话机,周末晚上人满为患。军人服务社有一台固定电话,打一回,除了上面显示的电话费,还加收一块钱的使用费。那时手机刚刚兴起,上级提倡少打电话多写信。每天晚上除了看《新闻联播》,我们都不看其他电视节目。 集训队那几个女队员常聚在一起,不时发出一阵嬉笑,声音不大,但直往耳朵里钻。她们穿天蓝色裙子的样子像湖面上的天鹅,估计是分到通信分队或旅医院的。我没和她们搭过话,因为自己拿镜子照过,知道自己已经由王子变回了青蛙。李肇强担任值班员,组织活动好像慢半拍,主要为照顾那几个姑娘。他还老拿眼睛的余光去瞥,怕她们落在后面,尤其是看那个叫张巧云的,他那眼神能抽出蜘蛛网来。那时我们还不太熟悉,彼此“端着”,不好意思开他的玩笑。刘大勇倒是磊落大方。那天我撞见他帮一个女队员提行李,从营房大门口到宿舍楼,他俩不紧不慢地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感觉像是盯梢的奸细,浑身不自在。他看到我时,微微点点头,算是打招呼。附近一家炼油厂(后来才知道和我们是共建单位)的工人们曾前呼后拥地来打过一次球。有趁“主力”不在欺负“游击队”之嫌。我们在陈干事的带领下奋起反击,打得意气风发,对方的十几个漂亮的啦啦队员几次转向为我们欢呼。他们恼羞成怒,差点和我们打了起来。刘大勇打球,眼里只有球,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投中得分。陈千事几次站在篮板下冲他又跳又喊又拍手,他就是不传球,没让陈千事有“剪彩”的感觉。集训结束,陈干事让他去了最东边的小岛,不知和那次打球有没有关系。 有带兵经验的人瞄一眼就知道我们仨的“出身”。李肇强毕业于某地方名牌大学,尽管已历经一年军训,但对军营生活的理解还停留在“实验室”的理想状态。刘大勇是地方高中毕业考上军校的,从纸上谈兵迈向实地作业,那气场像是大将军。我是老兵,“土八路”,高考落榜后入伍,当了三年兵考军校,靠走“曲线”来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渐渐熟了,说起各自参军的经历。我出生在湘西大山深处,高考失利,失魂落魄如范进没有中举,父亲整天阴沉着西伯利亚寒流似的脸。那年夏天,家里不时有鸡发瘟,一看到鸡病恹恹的样子,父亲马上给它补一刀,烧水煺毛打理干净,用微火熏出色泽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