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

古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

  • 字数: 2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张藕珠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92157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山西省古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的方法及内容,抢先发售对古县耕地资源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引用大量调查分析数据对古县耕地地力、中低产田地力和果园状况等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古县耕地资源的本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改良利用意见,为各级农业科技工作者、各级农业决策者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科学施肥,退耕还林还草,进行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本书适宜农业、土肥科技工作者以及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管理的人员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二、土地资源概况
三、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
四、农村经济概况
第二节农业生产概况
一、农业发展历史
二、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
一、主要耕作方式及影响
二、耕地利用现状,生产管理及效益
三、施肥现状与耕地养分演变
四、农田环境质量与历史变迁
五、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简要回顾
第二章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工作准备
一、组织准备
二、物资准备
三、技术准备
四、资料准备
第二节室内预研究
一、确定采样点位
二、确定采样方法
三、确定调查内容
四、确定分析项目和方法
五、确定技术路线
第三节野外调查及质量控制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内容
三、采样数量
四、采样控制
第四节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一、分析项目及方法
二、分析测试质量控制
第五节评价依据、方法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原则依据
二、评价方法及流程
三、评价标准体系建立
第六节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一、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三、属性数据库建立
四、空间数据库建立
五、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
第三章耕地土壤属性
第一节耕地土壤类型
一、土壤类型及分布
二、土壤类型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第二节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一、含量与分级
二、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分级论述
第三节中量元素
一、含量与分布
二、分级论述
第四节微量元素
一、含量与分布
二、分级论述
第五节土壤理化性状及其评价
一、土壤pH
二、土壤容重
三、耕层质地
四、耕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五、土体构型
六、土壤结构
七、土壤孔隙状况
八、土壤碱解氮、全磷和全钾状况
第六节耕地土壤属性综述与养分动态变化
一、耕地土壤属性综述
二、有机质及大量元素的演变
第四章耕地地力评价
第一节耕地地力分级
一、面积统计
二、地域分布
第二节耕地地力等级分布
一、一级地
二、二级地
三、三级地
四、四级地
五、五级地
第五章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
第一节中低产田类型及分布
一、坡地梯改型
二、干旱灌溉改良型
三、瘠薄培肥型
第二节生产性能及存在问题
一、坡地梯改型
二、干旱灌溉改良型
三、瘠薄培肥型
第三节改良利用措施
一、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
二、干旱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
三、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
第六章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一、耕地数量与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二、耕地地力与粮食生产能力现状分析
三、现有耕地资源配置意见
第二节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一、耕地地力现状及特点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对策
四、成果应用与典型事例
第三节农业结构调整与适宜性种植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三、土壤适宜性及主要因素分析
四、种植业布局分区建议
五、农业远景发展规划
第四节耕地质量管理对策
一、建立依法管理体制
二、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三、国家惠农政策与耕地质量管理
四、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
五、加强农业综合技术培训
第五节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领导决策依据
二、动态资料更新
三、耕地资源合理配置
四、土、肥、水、热资源管理
五、科学施肥体系与灌溉制度的建立
六、信息发布与咨询
第六节古县耕地质量状况与谷子标准化生产的对策研究
一、谷子产业发展优势
二、耕地地力现状
三、生产管理水平及问题
四、基本对策和措施
第七节古县耕地质量状况与核桃标准化生产的对策研究
一、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