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疯狂写生三十年

疯狂写生三十年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程晓光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569716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画家程晓光的艺术自传,以10万字的篇幅,讲述其成长经历、写生道路、人生思考及艺术感悟。其家族的迁徙、成长的跌宕、工作的起伏、游历的生涯、不懈的创作和不断的自我改变,促成了艺术家思想的演进、作品的成长和风格的铸成。艺术家对创作的永恒性和艺术高峰的追求、对灵魂自由和主动人生的推崇,都来自于他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本书的文字中,流露出艺术家不同阶段的心迹,南方对北方的凝视、对艺术的真情告白、对于东西方艺术的思考和取舍、由具象到意向的转变、对时代变化的思考,形散神聚地勾勒出这一“东方表现主义”领军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思想内核。
作者简介
程晓光,1953年生于湖南岳阳,祖籍山东。“写生中国”发起人,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主席、北京意象油画研究院院长。
目录
自序生命的轮回\1
第一章我是哪里人\1
1.我的祖籍·闯关东\2
2.我的出生地\6
3.幼儿时爱哭的我\10
4.郴师附小的同学和老师\14
5.小学启蒙·戏剧性的一幕\20
6.父亲母亲和我们的家\24
第二章妄为的青春\31
1.青涩少年之幻境\32
2.文化宫的美工\34
3.中学逃课·郴江是我的大课堂\36
4.下放农村·初恋和第一幅风景油画写生·老干部的故事\38
5.郴州师专·毕业留校教书\41
6.失恋·抑郁症\50
7.广州美院进修\55
8.妻子和儿子·“远大”长沙画展\60
9.下海\64
第三章灵魂受难与开悟\69
1.长沙第一次个人画展\70
2.玉溪山和玉熹茶馆的故事\77
3.去西部流浪\83
4.西藏·玛吉阿米的留言·世界屋脊的阳光\85
5.夜宿绒布寺\89
6.阿里·古格遗址·冈仁波齐神山\91
7.青朴山·苦修者圣地\95
8.情系冈仁波齐\98
9.亚东车祸\104
10.尼泊尔·雨林山蚂蟥\106
11.妻子来拉萨·央视“谁在影响中国”\110
第四章陕北十年\117
1.延河面馆\118
2.安塞文化馆·魏塌村\121
3.老蒋与小白\127
4.我和妻子在魏塌过年·乡村画展\131
5.中国意象油画研究(选段)\136
6.米脂红崖洼的冬日\142
7.西凤酒和三只大公鸡\149
8.郝家墕奇遇记\152
9.西安车祸\157
10.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画展\159
11.鲁虹评论(节选)\166
12.岛子评论(节选)\167
第五章潇湘与徽州\171
1.家乡郴州\172
2.湘南夏日\173
3.广州画展·尹定邦院长的疑问\181
4.湘西啊湘西\186
5.婺源写生·写生俱乐部\193
6.郴州老乡孙国成与孙纯田\201
第六章山东老家\211
1.爷爷的祖屋\212
2.桃花开了·沂蒙山日记\214
3.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大洼写生\220
4.写生座谈会记录\223
5.蒙山布袋峪\226
6.沂南大山美术馆\230
7.蒲松龄与我们毕家·意象聊斋画展\235
8.威海渔村\245
9.桃花岛\248
第七章山水行脚\253
1.宝山石头城\254
2.走西口\259
3.太行山春雪\264
4.与向日葵对话\267
5.“写生中国”的由来\273
6.弟子的苦衷\275
7.《鼠年警世录》\277
第八章一股清风吹来\283
1.帕劳趣味\284
2.温哥华写生—《年轻》\288
3.西昌术下·梨花沟\293
4.乌镇木心美术馆·绍兴写生\298
5.春节我们在泉州\305
6.评论摘要\313
后记\318
摘要
     4.我和妻子在魏塌过年·乡村画展 很多年来我从陕北写生回家,除了带回一堆写生作品,还有陕北的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安塞的腰鼓,上面画满了陕北农民画,非常漂亮;陕北的剪纸窗花;古老的汉代陶罐、老石雕、拴马桩—红枣小米老奶奶纳的花鞋垫,还带回来一只陕北老乡送的小黄狗,叫声好听。妻子怕我累了太辛苦,有一回我竟然运回来几个石头马槽和石头碾子,它们如今躺在北京的院子里。 2015年,我在魏塌写生,发很多照片给妻子,说了一大堆陕北如何好,如何有意思—秋天一片金黄,冬天北国风光,窑洞温暖,窗花好看,小米粥香,老蒋婆姨蒸的枣糕好吃,她为你手纳的鞋垫漂亮,还有,还有我想你…… 北京家里,妻子电话里吞吞吐吐、疑惑重重—黄土飞扬,窑洞土炕,头蝎子爬,冬天冷,上厕所没有坐便器,洗澡有热水淋浴吗?辣椒呢?窑洞有几个窗户?……唉,老婆啊!你也太孤陋寡闻了,什么年代了?陕北不是当年的陕北了,安塞的腰鼓都敲到联合国,上了中央电视台春晚—信天游你听过没?那唱歌的就是俺安塞人!你在北京乡下住久了要出去见见世面……湖北佬九头鸟湖南辣妹子老婆。我又发微信—看看,老婆你看见了吗?陕北的天多么蓝北京没有吧?这窑洞多么暖和,新贴的窗花好看吧—北京也没有吧?不来陕北见见世面不在这过个年你会遗憾一辈子,来还是不来?! 我甜言蜜语,手机为人民服务真是太方便太好了,她终于从北京飞延安先去革命圣地洗礼一番,妻子第一次见到延安宝塔第一次看延河水第一回吃一碗羊肉饸饹肉夹馍,第一次住进窑洞—老蒋婆姨为了迎接北京人把窑洞的炕重新换了新被子,窗户裱了一层新绵纸再贴上新剪的窗花,炕上的虎头娃娃枕头趴在炕头上笑,焕然一新的新婚洞房! 小白小黄早早等在村头,摇头摆尾巴结北京来的“新娘”。妻子来了,春节到了。我们的村庄画展正在策划中,老蒋家的大院子就是展厅,绕着院子挂画,邀请村里老乡们参加—他们的手工绣花鞋,绣花鞋垫,虎头娃娃枕头,绣花门帘,手绢,柳条编的篮子,玉米叶编的茶杯垫,剪纸泥人,红枣鸡蛋山芋,哇,比我们的画还惹眼。乡长村主任乡亲们老老少少赶大集一样热闹,小白这时趴在老蒋家窑洞上看着这一切,它今天大赦天下,欢迎大家光临。 延安,安塞的艺术家进村,村头悬挂的红色横幅在窑洞上飘扬—留守魏塌,2016年春节艺术大集。 开幕式我请老蒋开场讲话,他憨厚只讲了一句:欢迎来魏塌参观艺术家们的画展!—接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冯颜明院长讲话,安塞文化馆殷宇鹏馆长讲话,乡长讲话,尚原讲话,艺术家们讲话,大家说在陕北乡村写生,在陕北乡村展览是个艺术生态的现代式创造。安塞电视台采访,我说我们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的艺术家:刘纯、廖军伟、张岚芊、王萌琨等艺术家来陕北写生,被陕北高原的魅力和陕北人的热情所感动,感谢朋友们和老蒋一家,感谢魏塌村! 院子里热闹非凡,一场艺术大集,人们在画前议论,老乡们在画里寻找他们的窑洞,我和妻子在老大娘面前欣赏她的花鞋垫,“花花美着呢!”老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初一早上,魏塌村放鞭炮不停,炸开了冬天的枯寂,乡村的春节可以让村民开心快乐的事不多,看电视吃饭串门打麻将。雪下了一夜,村里和山峁上白雪茫茫,娃儿们一早就在院子里玩耍堆雪人。猴年伊始,古老的魏塌村活跃起来,城里的人回来不少,大车小车停在院里房前屋后,给山村添上一点现代社会的色彩。 这么多年写生,意象油画语言日渐成熟,作一番研究整理,从“写生”创作入手,纵观中西艺术和近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以及自身的经验,写点文字,从理论上探索意象主义油画和“写生”的问题。 天晴了,我陪妻子去村里走走,沿上山小路来到村庄的高处,俯瞰魏塌村远眺山下雪景甚是壮观,冬天的雪景令人心情放松。我们绕村庄从东南到西北,耀眼的雪地里不时有山鸡扑棱棱地飞过去,野兔子从草丛里一跃即逝。空旷的山峦一条公路远远地有小轿车驰过来,大年初一人们出行拜年,我们也向大山问个新年好吧。 回转老蒋家,开始写《中国意象油画研究》。 P131-1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