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华郑姓源流与荥阳堂研究
字数: 33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作者: 卫绍生主编
出版日期: 2015-11-01
商品条码: 978753478616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4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华郑姓源流与荥阳堂研究》主要包括了中华郑姓源流研究、郑国文化综合研究、荥阳郡与荥阳堂研究、郑姓名人及其他研究四个部分。主要文章含:论河南荥阳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优势与“文化认同”、郑国公族后裔姓氏考略、商周时期的郑国、春秋郑国社会风气述论、荥阳在汉唐时期的重要作用、唐代荥阳郑氏宰相考略、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研讨会上的致辞等。
作者简介
卫绍生,男,1957年生,河南项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为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文学所副所长,兼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郑州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等专著10余部
目录
中华郑姓源流研究
荥阳郑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论河南荥阳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优势与“文化认同”
郑姓源流史简述
郑姓的来源与迁徙
郑国公族后裔姓氏考略
汉唐间荥阳郑氏的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荥阳郑氏家族群像
唐五代时期敦煌的郑姓研究
郑国文化综合研究
殷代郑国考
郑地与郑国考原
商周时期的郑国
郑国东迁与娘娘寨遗址
郑国:“和合”实践的首善之区
春秋郑国社会风气述论
郑庄公母子心结的文化学解析
从郑国音乐看春秋时期的礼
郑国兴衰成败给后人的启示
荥阳郡与荥阳堂研究
荥阳郡与郑姓考论
荥阳堂:中华姓氏的重要徽记
家族认同与郡望自负
荥阳郡与天下郑姓的文化认同
论荥阳郑氏祖地的历史形成
荥阳郑氏郡望考辨
解读与郑姓历史发展有关的历史地理记载
荥阳郡郡治地望与所辖区域考
荥阳在汉唐时期的重要作用
郑姓名人及其他研究
郑国与郑国渠
从正史比较东汉的两位“郑众”
唐代荥阳郑氏宰相考略
中唐翰林学士郑纲
唐代荥阳郑氏繁荣的若干思考
郑氏家风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
历史上荥阳故城周边水系及其价值
研讨会相关文件
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研讨会上的致辞
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研讨会上的致辞
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研讨会会议纪要
摘要
西晋末年的社会动荡,迫使大批民众南迁到江南地区,荥阳郑氏家族也不例外,逃亡江南的大有人在。太元十年(385)三月,“荥阳人郑燮以郡来降”。已经到了东晋后期郑燮仍然逃奔南方,足见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劣。简文帝的母亲郑太后,讳阿春,家族门第颇高,“世为冠族。祖合,临济令。父恺,字祖元,安丰太守”,早年嫁于渤海人田氏,生一子后寡居,依附于其舅舅吴氏生活,当有人看到游园的郑阿春与吴氏女后,就对司马睿说:“郑氏女虽嫠,贤于吴氏远矣。”建武元年(317),司马睿纳阿春为琅琊王夫人。她向晋元帝求情,将自己的两个妹妹都嫁于当时的世族。司马睿之所以未娶吴氏女而纳寡居的郑阿春,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郑氏家族的门第颇高。刘宋时期又有荥阳人郑演,在宋明帝时为琅琊太守。适逢刘宋的徐州刺史薛安都图谋归附北魏,郑演赞同此事,在献文帝初年入朝,“以功除**将军、彭城太守、洛阳侯。后拜太中大夫,改爵云阳伯”,郑演死后被赠幽州刺史,谥曰懿。他的子孙因此定居于彭、泗之间。郑浑的曾孙郑献之在晋宋之间再次展现了郑氏家族顺应时势的品格。郑鲜之的高祖为郑浑,祖父郑袭,官至大司农,父亲郑遵,为尚书郎。郑袭在任江乘令时,全家“因居县境”。初为桓温之子桓伟辅国主簿,显现出独特的政治见解。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性刚直,不阿强贵,明宪直绳,甚得司直之体”。即使对于自己的外甥刘毅也予以弹劾。刘裕即位后,郑献之签太常、都官尚书。永初二年(421),出任丹阳尹,又入朝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又为豫章太守,元嘉三年(426),丞相王弘举荐郑鲜之为尚书右仆射。他的二子郑愔官至尚书郎,始兴太守。齐梁之际,荥阳郑氏又有郑绍叔在政坛显露。郑绍叔在南齐末年,出任安丰县令,“居县有能名”,被本州召补主簿,转治中从事史。刺史萧诞因为弟弟谋反被诛后,众人都远离而去,唯有郑绍叔护送灵柩到京师,司空徐孝嗣赞扬他是“祖逖之流也”。在他依附于萧衍后,先后任中军参军、宁蛮长史、扶风太守。萧衍起兵后,郑绍叔为**将军,改骁骑将军。当大军东下江州时,萧衍“留绍叔监州事,督江、湘二州粮运,事无阙乏”。梁朝建立后……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