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草原帝国
字数: 5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法)勒尼.格鲁塞
出版日期: 2013-04-01
商品条码: 9787225041780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418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5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草原帝国》由勒尼?格鲁塞所著,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史著,它描绘了三千年来大草原上上演的一幕幕气势恢宏的历史剧: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风起云散;阿提拉、成吉思汗、贴木儿这些“上帝之鞭”掀起横贯欧亚的历史狂飙。有名东方史学家勒内?格鲁塞以其开阔的视野,雄浑的气势为我们描绘了三千年来草原民族在世界舞台连续上演的一幕幕宏伟史诗。
《草原帝国》从上古的匈奴人开始,以成吉思汗时期作为重点,描述了新石器时代到新疆纳入中国版图为止这片欧亚大草原上无数征服者的历史,描绘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互动的历史画卷。斯基泰、匈奴帝国、突厥帝国以及蒙古帝国这些草原帝国遽起遽散;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上帝之鞭征服狂飙;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永无休止地碰撞、撕扯与交融。
目录
译者序
著者原序
导言草原与历史
第一章 13世纪前的亚洲高原
第一节 草原上的古代历史:斯基泰人与匈奴人
一、古代草原文明
二、斯基泰人
三、斯基泰艺术
四、萨儿马忒人与西伯利亚西部
五、在突厥以前的阿尔泰文化
六、匈奴的起源与匈奴艺术
七、匈奴人的第一次外侵与月氏人的迁徙
八、匈奴最初胜利后的反应和希腊在阿富汗统治的失败
九、匈奴对前汉的斗争和西匈奴的分裂
十、后汉时代中国对匈奴的斗争和南匈奴的分裂
十一、丝绸之路
十二、班超征服塔里木盆地
十三、上古末期与中世纪初期塔里木盆地绿洲上的文明
十四、蒙古地区内被鲜卑所代替的北匈奴
十五、公元4世纪时的大侵寇:华北之被匈奴与鲜卑征服
十六、突厥拓跋氏王国与蠕蠕(柔然)人的蒙古汗国
十七、米努辛斯克的末期文化
十八、匈奴口厌哒族
十九、在欧洲的匈奴人:阿提拉
第二节 中世纪初期:突厥、回纥和契丹
一、突厥帝国
二、突厥帝国的瓦解晒
三、太宗皇帝毁灭东突厥汗国
四、西突厥汗国的瓦解
五、唐初塔里木绿洲上的印欧人
六、唐朝保护国在塔里木盆地上的建立
七、唐朝成为亚洲高原上的主人
八、突厥强盛的末期――默啜可汗
九、阙特勤(Kul―tegin)与默棘连
十、东突厥帝国的毁灭;回纥帝国的开始
十一、唐朝极盛时代:西突厥斯坦的投降
十二、中国与阿拉伯人在帕米尔西部的竞争
十三、中国人在帕米尔(公元747~750年)
十四、唐朝在亚洲高原上统治的失败(公元751年)
十五、回纥部突厥帝国
十六、沙陀突厥人
十七、契丹
十八、女真
第三节 13世纪前的突厥与伊斯兰教
一、10世纪时反抗突厥世界的伊朗外藩:萨曼王朝
二、喀什噶尔与乌浒河外地的突厥化:哈剌罕王朝
三、塞尔柱王朝在突厥历史上的作用
四、桑扎儿算端与乌浒河防线
五、哈喇契丹帝国(西辽)
六、花剌子模帝国
第四节 6至13世纪时的俄罗斯草原
一、阿瓦尔人(蠕蠕)
二、保加利亚人与马札儿人
三、可萨人
四、佩彻涅格人与钦察人
第二章 成吉思汗族蒙古人
第一节 成吉思汗
一、12世纪时的蒙古
二、蒙古人中为了统一的最初尝试
三、成吉思汗的少年时代
四、成吉思汗:克烈部的臣仆
五、成吉思汗与王罕的决裂:克烈部被征服
六、乃蛮部的被征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七、成吉思汗皇帝
八、新蒙古帝国:国家与军队
九、成吉思汗征服华北
十、蒙古人征服古代哈喇契丹帝国(西辽)
十一、花剌子模帝国被成吉思汗消灭
十二、哲别与速不台进军波斯与俄罗斯
十三、成吉思汗的晚年
十四、成吉思汗的个性与事业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最初三个继承人
一、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将帝国瓜分
二、窝阔台的统治(公元1229~1241年)
三、蒙古毁灭金国
四、蒙古征服波斯西部
五、拔都与速不台在欧洲的远征
六、脱列哥那的摄政(公元1242~1246年)
七、贵由的统治(公元1246~1248年)
八、斡兀立?海迷失的称制
九、蒙哥统治时代(公元1251~1259年)
十、鲁卜鲁乞的旅行
十一、蒙哥侵略宋朝的战争
第三节 忽必烈与中国的蒙古王朝
一、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敌对
二、忽必烈征服宋朝帝国
三、忽必烈对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战争
四、忽必烈反对海都的斗争
五、忽必烈政府:蒙古政策和中国政策
六、忽必烈与其继承人的宗教政策:佛教
七、忽必烈与其继承人的宗教政策:景教
八、马可?波罗的旅行
九、蒙古统治时代中国经济的繁荣
十、蒙古时代的中国天主教
十一、忽必烈的后裔和蒙古人被逐出中原
第四节 察合台王室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一、察合台汗国:一般性质与其开端
二、阿鲁忽的统治:察合台王室的解放企图
三、海都宗主权下的察合台汗国
四、察合台汗国的极盛时代:都哇、也先不花和怯伯
五、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乌浒河外地与莫卧儿斯坦
六、哈思罕艾米尔统治下的乌浒河外地
七、秃黑鲁?帖木儿:察合台汗国领土完整的恢复
第五节 蒙古波斯与旭烈兀王室
一、旭烈兀以前在波斯的蒙古统治:绰儿马罕、拜住和宴只吉带
二、旭烈兀以前在波斯的蒙古统治:阔里吉思与阿儿浑?阿合
三、旭烈兀的统治。阿萨森派的灭亡,巴格达的被征服与哈里发教廷的灭亡
四、旭烈兀对基督教的情感
五、旭烈兀远征叙利亚
六、旭烈兀的晚年
七、阿八哈的统治
八、阿鲁浑的统治
九、列班骚马出使西方
十、海合都与伯都的统治
十一、合赞的统治
十二、完泽笃的统治
十三、不赛因的统治
十四、波斯蒙古汗国的瓦解
第六节 钦察汗国
一、术赤和他的儿子们:金帐汗国、白帐汗国、昔班的兀鲁思
二、拔都与别儿哥
三、那海和脱脱
四、月即别和札你别
五、玛麦与脱脱迷失
第七节 帖木儿
一、帖木儿自蒙古人统治下解放乌浒河外地
二、帖木儿与艾米尔忽辛的斗争
三、乌浒河外地国王帖木儿与帖木儿帝国
四、帖木儿征服花刺子模
五、帖木儿远征莫卧儿斯坦与回纥
六、帖木儿征服伊朗东部
七、帖木儿征服伊朗西部
八、帖木儿与钦察汗国
九、帖木儿远征印度
十、帖木儿与玛麦鲁克人
十一、帖木儿与奥托曼帝国
十二、帖木儿与征服中国的企图
十三、帖木儿的承继者沙合鲁的统治
十四、不赛因
十五、帖木儿王朝的最后诸王
第三章 蒙古人的后裔
第一节 俄罗斯的蒙古人
一、金帐汗国的末期
二、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与喀山汗国
第二节 昔班汗的后裔
一、从昔班到阿不海儿
二、摩诃末?昔班尼与乌浒河外地的昔班汗国
三、在阿斯特拉罕汗后裔和曼吉忒人统治下的布哈拉汗国
四、乞瓦汗国
五、浩罕汗国
六、西伯利亚的昔班汗后裔
第三节 察合台王室的后裔
一、帖木儿后莫卧儿斯坦的复兴:歪思汗与也先不花
二、玉努斯和察合台后裔对帖木儿家族的报复
三、察合台后裔被逐至天山以东,帖木儿王朝复兴在喀什噶尔的影响,史学家海达儿?米儿咱
四、察合台王室最后诸汗
五、喀什噶尔的和卓
第四节 15―18世纪时蒙古境内的帝国
一、公元1370年后蒙古境内的混乱
二、斡亦剌部的初期帝国:脱欢与也先台吉
三、成吉思汗后裔的最后一次复辟:达延汗与俺答汗
四、达延帝国的分裂:鄂尔多斯汗国与喀尔喀汗国
五、东蒙古人皈依喇嘛教
六、满族对中国的征服
七、17世纪时的西蒙古人
八、西蒙古人中的民族流动:喀耳木克人的迁徙
九、柴达木与青海的和硕特汗国,西藏教会的保护者
十、绰罗斯王朝统治下的准噶尔王国:巴图尔浑台吉的统治(公元1634~1653年)
十一、噶尔丹的统治(公元1676~1697年):准噶尔帝国的建立
十二、策妄拉布坦统治下(公元1697~1727年)的准噶尔帝国
十三、噶尔丹策零的统治(公元1727一1745年)
十四、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准噶尔部并入清帝国
十五、西蒙古人的厄运
十六、喀什噶尔并人清帝国
附录:
一、著者参考书目
二、草原上的动物形象艺术
三、草原艺术素描
一、古代草原文明
摘要
我们知道最早的一条欧亚大道是在北方的草原上。自旧石器时代起,奥瑞纳期文化是从这条大道上流传到西伯利亚――在叶尼塞河上游,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附近的马耳塔地方曾经发现过一个“奥瑞纳期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又从那里传播到中国北部,德日进曾经在甘肃省宁夏附近的水洞沟及陕西北部榆林西南的萨拉乌苏发现过埋葬在第四纪地层中属于奥瑞纳期文化类型的遗物。同样,马德林期文化也似乎同时存在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满洲(多伦诺尔、满洲里、海拉尔)及河北省(在北京附近周口店的上层洞中发现有人骨架及装饰品:骨针、有孔的兽牙、骨耳坠、有孔的贝壳、珍珠贝碎片、赭石块)。
在新石器时代,或更确切地说,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草原上的西伯利亚大道还被当作饰有“篦纹”的陶器向亚洲传播的孔道:公元前第三千纪的上半期,这种彩陶在俄罗斯中部发展起来,并传到西伯利亚的一部分地区,再从那里一步一步地给甘肃齐家坪的中国原始陶器以影响。同样,在后一个时代,即公元前二千纪的初期,美丽的螺线纹彩陶大概是由乌克兰经过西伯利亚而传人中国,这种彩陶发源于基辅附近的特里波日比科文的施贝尼兹、比萨拉比亚的拜特里尼和摩尔达维亚的摩库特尼;我们看到这种彩陶在中国领土上,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在河南省仰韶村,后来又在甘肃省半山,发扬光大了。总之,根据斯尔格伦的说法,青铜时代首先是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西伯利亚西部开始的,与此同时,在多瑙河流域也有大的青铜文明(奥尼耶迪兹文明);但在西伯利亚中部米努辛斯克的青铜时代却只在大约三百年后(公元前1200年左右)才开始的。马克思?罗尔就中国所仿造的西伯利亚西部的手斧和矛头,推论出中国的青铜技术是在这个时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从西伯利亚传人的。
草原古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是逐渐风格化的动物纹式艺术的形成,这种艺术极其原始,用之以装饰游牧人民的奢侈品,如在装备或马具上的铜制、银制或金制的小牌子。这些艺术品曾经在库班的迈科普的古墓中发现,那里有明显是受了亚述一巴比伦影响的一个琥珀花瓶和几个金质或银质动物小肖像(公牛、狮子等)。
塔尔格伦把所有这些与中期密诺文化同时代的遗物确定为公元前1600~1500年左右的东西。我们将看到亚述一巴比伦的这种直接的影响继续存在,一直到历史的大时代,即公元前6世纪,在有名的克勒梅斯的手斧上面。
塔尔格伦推测可能从公元前1200年起,黑海以北的俄罗斯草原已经开始被一个印欧民族所占领,这个民族是息姆米里人,人们认为属于色雷斯一弗里吉亚人种。他们或者是经过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来的”,或者可能原来“就住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芬兰的这位有名的考古学家把最近在第聂伯河流域及库班河流域发现的许多古物,至少把其中的一部分,认为是息姆米里人遗物。在那些发现的东西当中,主要有孛罗迪诺的宝藏(公元前1300~1100年左右?),什切科沃的宝藏与青铜镰刀(公元前1400~1100年左右?),尼可拉也夫的青铜铸炉(公元前1100年左右?),阿卜拉莫夫卡的青铜镰刀(公元前1200年左右?),所有在多瑙河下游及第聂伯河下游之间的发现,加上在库班河流域所找到的斯达罗米沙斯托夫斯卡雅的金牌及银牛(公元前1200年左右?),以及在特勒克河流域发现的皮亚提戈斯克的古冢(公元前1200年左右?)和库班文化初期古冢(纯青铜时代,公元前1200―1000年左右?)。俄罗斯南方的所有这种息姆米里人的艺术又与在干扎一哈喇巴克的外高加索文化有联系,在干扎一哈喇巴克出现过以几何形动物纹式为装饰的美丽的青铜环(它始于公元前1400~1250年间,而迟迟终止于8世纪);它与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时青铜艺术繁盛的达里什文化亦有联系。
在这个时期,处于伏尔加河与乌拉尔山之间的,公元前1300~1200年左右的,波克罗夫斯克的墓室表明息姆米里人以前或息姆米里人的青铜文明在向突厥斯坦发展。我们在下诺夫哥罗德附近的塞马“宝藏”内看到一种更加低级的黄铜和青铜的,尤其是有孔手斧的文化(公元前1300~800年)。在哈萨克斯坦有一种叫做安德罗诺沃的类似的文化,它发展到米努辛斯克(这种文化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发展成为哈喇苏克的文化)。这是西伯利亚青铜时代的初期,它的有孔手斧曾经影响了商朝中国安阳的有孔手斧,它的塞马式的匕首和矛头的扁平刃子,以及它的纯粹是几何图形的装饰,都可说明高加索的动物形象艺术未曾明显地流传到那里。再往北方,在叶尼塞河岸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我们于相当晚时才发现了铜石并用时期的艺术,其中令人注意的是以北方鹿和马为形象的石刻。
公元前1150~950年,息姆米里文化继续发展于黑海北岸。这似乎就是[新]格里戈利也夫斯克的宝藏(有孔青铜手斧)和布格河岸尼可拉也夫的青铜铸炉(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代。在捷勒克草原上,库班的纯青铜的时代表明它和格鲁吉亚的勒瓦尔文明有趣的联系,这种文明比在草原上的要优选,因为在那里已经有过铁器,它并给了我们以公元前1000~900年左右的奇异的青铜腰带,上面雕刻着以狩猎和耕种为背景的动物及人物的图案。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在撒马拉与撒拉托夫间的波克罗夫斯克的地方性青铜文化,它继续在这个地区发展着。塔尔格伦认为克瓦林斯克的坟墓是公元前1200~700年间的,他还认为这一文化已经是属于斯基泰人的:伊朗北方的这个民族第一次在欧洲俄罗斯的出现代替了在黑海以北的草原上息姆米里人的统治。
我们看到在公元前900~750年间是息姆米里人的文化的最后阶段。这是在伽里西亚的密哈勒科瓦的宝藏与其有名的金冠的时代,这些文物表现出它和高加索文化与奥地利的霍尔斯塔特文化(公元前800~700年左右?)的联系。这也是在基辅南部高加索文化影响的波德戈尔查宝藏(公元前800年?)的时代。在敖德萨东的科布列沃的有孔青铜斧和一般带有双刃的矛头,就在这时期的俄罗斯南方很盛行(公元前900~700年左右)。此外,息姆米里的青铜文化还曾传人罗马尼亚,影响了在摩尔达维亚的叫做波尔德一里拉斯特罗文化与缪烈文化,以及在瓦拉吉亚的瓦尔多布文化,它还继续影响了匈牙利的青铜时代。应当注意到,塔尔格伦认为在息姆米里人和色雷斯人还停留在青铜时代的时候,东南方的高加索文化与霍尔斯塔特文化(第一阶段,公元前900~700年间)已经处于铁器时代了。此外,就属于斯基泰人前驱的伏尔加河与乌拉尔山间的克瓦林斯克文物群言之,它留给我们约公元前900年时的索斯诺瓦雅一马查青铜铸炉,也同样是停留在青铜时代。根据塔尔格伦的意见,在这个时代,公元前1000―500年间,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青铜时代的第二阶段正在发展,那里有过双刃的有孔手斧,装饰在原则上还仅仅是几何形的,但也可以找到几个稀有的动物图形,毫无疑问,这种动物图形是用来装饰匕首把柄的。
我们注意到,俄罗斯草原上的息姆米里人的青铜时代,在它最后的一个阶段,是与两个铁器文化,即奥地利的霍尔斯塔特文化与高加索文化,有联系的。所以,霍尔斯塔特的铁刀子可以在息姆米里人的晚期遗物中,如同在斯基泰人早期遗物中可以看到。
P1-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