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私想文学

私想文学

  • 字数: 31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沈杏培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2142054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沈杏培著的《私想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象观察)》是“80后”青年批评家沈杏培近年来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的研究成果和“私想”记录,共分为两个专题:第一辑为宏观研究,即“史识、思潮与现象”研究,包括作家的史观与文学叙事的关系;当代文学中的傻子、童年、群众母题,作家的修改现象和小说版本;定量研究方法的实践;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内在缺失;等等。第二辑为微观研究,即“作家、文本与个案”,考察了莫言、叶兆言、李锐、毕飞宇、乔叶、黄孝阳在内的当代作家,比如莫言与诺奖、李锐的历史叙事、叶兆言的南京书写、乔叶的“罪叙事”等问题。
作者简介
沈杏培,1980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3),首届江苏青年社科英才(2014),校青年领军人才计划人选(2017)。近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江苏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目录
自序 文学批评的“理性”和“及物”
上篇 史识?现象?思潮
作家如何“读史”?
“后窑医案”和“姑姑现象”的文学史意义
历史观与小说叙事形态的生成――以大陆和海外“”小说为对象
《当代作家评论》学术影响力的定量研究(2010―2015)
当代小说中傻子母题的诗学阐释
奥斯维辛叙事视域下的本土叙事
“群众”话语的历史变迁: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依附:“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潜性格――以《红旗谱》为例
刍议当代小说的见证叙事传统
沿途的秘密:毕飞宇小说的修改现象和版本问题
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和趣味维度
童眸里的世界――论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的独特价值
新时期儿童视角的兴盛及其美学价值
童年的叙事模式与意义生成
下篇 作家?文本?个案
没落风雅与乱世传奇:叶兆言的南京书写――兼论长篇新作《很久以来》
《认罪书》:人性恶的探寻之旅
重新定义世界的写作――黄孝阳的《旅人书》评议
“福克纳的眼睛”与“”历史的叙述――论李锐《无风之树》、《万里无云》的叙事特色及其意义
苦难?救赎?疾病――叶弥《猛虎》细读
断片中的历史真相――任珏方中篇小说《爱别离》读解
优雅的私想者:毕飞宇论
从“垃圾”到“圣杯”――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的启示
“介入的愿望会伴随我的一生”――与作家毕飞宇的文学访谈
自成理路、扎实有效的现代文学研究――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
从学术研究到精神实践――知识人的精神事务》与何言宏的批评精神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