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何处安放 冯俊科中篇小说精选

何处安放 冯俊科中篇小说精选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冯俊科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252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文学与哲学结合,开出的花朵才会更长久,更艳丽。冯俊科的中篇小说《湨梁村手记》《何处安放》《鸦雀无声》《老戏台》等作品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书中收录中篇小说《何处安放》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六届百花奖,入选《中国现代文学精品文库》。 2.用文学再现历史,用文学抵制遗忘,用文学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3.认识世界,从认识故乡开始;记录历史,从记录故人开始。作家冯俊科的这部中篇小说精选集,通过六篇小说讲述一个湨梁村的故事,描绘他记忆中的村图,抒发何处安放的乡愁。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作者十多年来倾心创作的反映豫西北的湨梁村(作者虚构的一个豫西北的小村子)的中篇小说。书中收录的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都是同一个地方,但六篇小说反映不同的问题:包括耕地流失、土地污染、集体资产被瓦解、农民进城打工者的命运及其后代的繁衍、农村青年跳出农门的艰难以及历史上荒唐岁月难以置信的重现,构成了发人深省的村图乡愁。这些小说均围绕湨梁村的时代变化,以司马一族为主人公,从一定意义上表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中国农村的变迁。作品字字饱含着作者对土地的深情,对故乡土地的爱恋,能引发读者深深共鸣。
作者简介
冯俊科,河南温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出版发行业协会会长。获得过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北京文学奖。出版有长篇小说《疑兵》《尘灰满街》,《冯俊科中短篇小说集》《冯俊科中篇小说集》《江河日月》《写在墙上的思念》《并不遥远的往事》《千山碧透》等文学作品集和《西方幸福论》等哲学专著。多篇中、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十月》《北京文学》等刊,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作家文摘报》等转载或连载。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在国外出版发行。
目录
何处安放001
鸦雀无声089
老戏台150
大马士革来信205
走出湨梁村249
湨梁村手记298
摘要
     春天的奇思特村分外地有韵味。各种颜色的花开了。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的,布满了奇思特村野。这个泰姆河岸边的古老村庄只有一条由鹅卵石混着沙土铺成的主路,路两边长着各种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这条主路和这个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村里散落着一座座用芦苇、麦秸或茅草覆盖房顶的农舍,墙壁上用彩石和红砖砌出精美的图案。它们大都建造于17世纪。还有一条从泰姆河分流出来的小河,河水洁净清澈,翻卷着细细的浪花穿村流过。河上的那座石桥,是14世纪的产物。 司马征去过欧洲很多乡村小镇考察游览,发现类似于奇思特的村子很多。他和众多的游客一样,每当漫步在这些古老的村落中,欣赏着绮丽迷人的风光、呼吸着历史沧桑和现代浓郁清新的气息时,就一直在想:这些村子曾经历过英国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和羊吃人运动,它们是以何种方式度过了几百年的风雨岁月?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一看又是爹司马晃打来的。这段时间,爹动不动就打电话来,每次电话里几乎就是一句话:赶紧回湨梁村,划块院地盖房。司马征在伦敦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硕博连读,毕业后恋爱结婚生子,又在伦敦开了个“湨医堂”中药铺,已经有11年没有回去过了。他想,爹妈大概是年纪大了,想儿心切吧? 没想到,这一次爹是真急了,在电话里大声呵斥道:你要是再不回来弄块地盖房,等我和恁(河南方言,当地人对你的称谓)妈死了,连埋的地方都没有了,让狼啃狗拖啊? 司马征关上电话想,爹说得也太邪乎了吧?据县志记载,湨梁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比奇思特村古老得多。司马征的印象里,湨梁村地处豫西北平原,一马平川。千把口人,四五千亩耕地。村里树木很多。古槐树、古榆树、古梨树、古枣树随处可见,有的大树树干粗得几个人都抱不住,人们根本弄不清它们的年龄。高大的树冠枝繁叶茂,遮下大片阴凉。家家户户都有树园,树园里低矮的灌木密密丛丛,野葡萄藤、牵牛花、拉拉秧等四处攀爬,遮盖着黄土。家户之间有着茂密的杂树草地相隔。村子周围被厚厚的一层树带环绕着,村与村之间相望,只见树林,不见房舍。村里也有一条主街,两边也盖着一些土墙草屋瓦舍。湨梁村的春天也是景色宜人,非常好看。红的桃花粉的杏花雪白的梨花等,绽放在各家院落和树园中间。牛羊猪鸡鸭鹅散养着,在草地上,在林子间,觅食卧歇,恣意游荡。还有几户人家住得离村子较远,鸡犬之声相闻,相互却看不见房舍。小时候,爹带他去地里干活,出了家门,半天才能走出乱蓬蓬密麻麻的林中小道,才能看到村外那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上有一条河,河水碧清见底,潺潺流淌,常有野鸭水鸟嬉戏水中。河上有一座用青砖白灰建成的圆拱桥,那桥建于哪个年代,村里已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记得那桥拱券的青砖缝里塞了很多铁片,铁片锈迹斑斑,被风雨岁月剥蚀得用手一抠就掉下一块。河的两边引出几条清沟,清沟里河水清澈,如血管般蜿蜒在菜地和麦田间。地面太宽阔了,一畦庄稼有两三步宽,几百步长。浇地时人们在清沟边豁开一个口子,放水流进去后,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半天回来一看,一畦庄稼才浇灌了大半畦。割麦子时,由于麦畦太长,爹妈两个人分开从两头往中间对着割。等快要接上头时直起身来一看,才发现两个人并不在一个畦里,错开了好几畦。 田野间散落着许多坟墓。三五个一群,十多个一群,那大概是一个家族的。也有一些是黄河滩人的坟。以前黄河常发大水,黄河滩人怕大水把祖先们的棺椁冲走,祭拜祖先时找不着坟头,就在坡上买坟茔埋人。村子东边两里多远的上岗地,那一片的坟地优选,大大小小的坟头有数百个。一些墓前的石碑由于历史久远,岁月的风雨剥蚀,上面的字迹已看不清楚,也不见有后人上坟的痕迹。爹说这些人家不是绝了后,就是他们的子孙到外面闯荡没再归乡。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