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从地球到月球
字数: 13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日期: 2012-07-01
商品条码: 978750572902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从地球到月球》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太空登月体裁的科幻小说。 2、《从地球到月球》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等知识,书中所有的数字及描述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和理性知识的结合,为青少年的想象力开辟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3、凡尔纳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科学奇迹”从零开始成为现实的理想世界,而20世纪,这些科学幻想真的成了现实。 4、《从地球到月球》有许多幻想启发了科技发明的进步,如载人的炮弹使人联想到后来的宇宙飞船,这一点在科幻小说界是独一无二的。 5、鲁迅先生曾亲自翻译了两本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 6、鲁迅评价凡尔纳是“学术既覃,理想复富”的杰出作家,能“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综错其中,阃杂讥弹,亦复谭言微中,……比事属词,必洽学理,非徒摭山川动植,侈为诡辩者比”。 7、文字生动有趣,人们评价凡尔纳:“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9、凡尔纳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为读者塑造了一群科学勇士和先驱者形象,影响了无数人。他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把在地理、地质、航海、生物、气象、物理、化学、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中。 10、1927年设立的儒勒·凡尔纳奖,专门奖励优秀的科幻原创作品。 11、法国评选的“历史上伟大的100个国人”中,凡尔纳位列第15名,紧随其后的是拿破仑。 12、 爱因斯坦、星际航行技术的奠基者俄国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苏联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V-2火箭和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发明人沃纳·冯·布劳恩、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马克尼、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电影《异形》《银翼杀手》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为代表的的无数科学家、发明家、科幻小说家和冒险家等宣称深受凡尔纳小说的影响、启迪。 13、潜水艇之父西蒙·莱克在自传开头写到: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14、我,不吝惜把所有美好的想象献给未来! ——儒勒·凡尔纳 15、敢于希望,才能成就伟大。 ——儒勒·凡尔纳 ★超好看 1.硬壳精装,封面全新设计,四色印刷、uv工艺,装帧精美,可平摊阅读,提升阅读体验。 2.排版疏朗,字号大气,内文高克重胶版纸,环保米白色,轻松阅读不伤眼。 3.设计师精选丝带、堵头布,呼应封面色。 ★超好读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版本直译全译无删减,忠于原作,匠心呈现。 ·知名翻译家陈筱卿倾心之作。 ·全本精心注释勘校,无障碍阅读外国名著 。
内容简介
《从地球到月球》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凯恩提议向月球发射一枚炮弹,以便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枚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枚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凯恩、米歇尔和尼科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乘着这枚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本书情节惊险,充满超人的想象,书中凡尔纳的科学设想竟与现代宇航员的真实经历相差无几,令人震惊。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2.8 — 1905.3.24)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其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生共计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小说; 法国将2005年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代表作: 《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目录
导读
第一章 枪炮俱乐部
第二章 巴比凯恩的报告
第三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
第四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复
第五章 月球的传说
第六章 在美国不能不知道的东西和不再允许胡乱相信的东西
第七章 炮弹赞歌
第八章 大炮的历史
第九章 问题
第十章 两千五百万朋友与一个敌人
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
第十二章 世界各地行动起来
第十三章 石岗
第十四章 十字镐和镘刀
第十五章 铸炮欢庆
第十六章 哥伦比亚德炮
第十七章 一份电报
第十八章 亚特兰大号上的乘客
第十九章 大会
第二十章 攻击与反击
第二十一章 一个法国人是如何摆平一件事的
第二十二章 美国新公民
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
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上架起的望远镜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细节
第二十六章 发射
第二十七章 云层厚重
第二十八章 一颗新星
摘要
第一章 枪炮俱乐部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里兰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颇具影响的俱乐部。大家都知道那些船主、商贾和机械师们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多么大的发挥和展现。一些普普通通的人,没有经过西点的任何训练,便摇身一变成了上尉、上校或将军。很快,他们在“军事成就”方面便与他们欧洲大陆的同行们并驾齐驱,不相上下了。同那些人一样,这些人凭借大量的炮弹、金钱和人力取得了一些胜利。 但是,在弹道科学方面,美国人却远远超过欧洲人。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武器达到了一个更完美的程度,而是指他们的武器体积极大,因此射程极远。就平射、俯射、直射、斜射、纵射、反射而言,英国人、法国人、普鲁士人的技术均已达到几近完美的程度,但是他们的大炮、榴弹炮、追击炮与美国的巨型大炮相比就小巫见大巫,如同一把小手枪一般了。 对此,无人感到惊讶。如同意大利人深谙音乐,.德国人擅长玄学一样,美国北佬——这些世界最早的技师们——是天生的工程师。因此,看到他们在弹道科学方面大胆地运用其聪明才智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些巨型大炮虽然远不如缝纫机那么实用,但也还是令人惊讶、钦羡不已的。大家知道,在这一方面,帕罗特、达尔格林、罗德曼等功不可没。所以,“阿姆斯特隆”、“帕利塞”和博利厄的“特勒伊”等大炮在它们大洋彼岸的对手面前只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了。 因此,那场在北派和南派之间发生的可怕的战争中,炮兵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合众国的报纸大肆地颂扬他们的创造发明,以至于连小商小贩和街头小混混也没日没夜地绞尽脑汁在计算一些不着边际的弹道轨迹。 每当一个美国人有了一个想法,他就会寻找另一个美国人来商讨这个想法,而一旦有了三个人,那他们就会选出一个主席和两个秘书来。等有了第四个人时,他们就任命一个资料保管员,办公室便开始运作了。等有了五个人时,他们便召开全体大会,俱乐部就宣告成立。巴尔的摩城的俱乐部就是这种情况。第一个设计新型大炮者与第一个铸造该大炮以及第一个为之打孔的人相互合作。他们三人便成为枪炮俱乐部(又称“大炮俱乐部”)的核心。俱乐部成立一个月后,拥有正式会员一千八百三十三人,通讯会员三万零五百七十五人。 但凡参加该俱乐部者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亦即设计过或至少是改良过一门大炮;如果没有设计或改良过大炮,那么设计或改良过任何一种火器也可。不过,说实在的,那些设计过十五响左轮手枪、轮盘式卡宾枪或刀式手枪者并不太受推崇,而大炮发明家则在各个方面都胜前者一筹。 “他们所受到的敬重,”有一天,枪炮俱乐部最资深的演说家中的一位说道,“是与他们的大炮的大小成正比的,而且与其炮弹‘射程的面积’相关!” 这可以说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精神层面上的运用。 人们很容易想象得出,枪炮俱乐部成立之后,美国人的创造才能在这一方面产生了多大的效果。战火中的炮弹体积庞大,而且射程超出现有距离,能够将平民百姓炸得血肉横飞。所有这些发明将欧洲那些可怜兮兮的武器装备远远地抛到了后面。从下面的数据便可以判断出来。 从前,在“美好的年代”,一枚三十六磅的炮弹在三百英尺开外,可以击中三十六匹马和六十八个人。那是炮弹技术研发的起步期。此后,炮弹技术在向前发展。罗德曼炮可以把一枚重半吨的炮弹发射到七英里远处,且能轻易地炸死一百五十匹马和三百个人。枪炮俱乐部甚至考虑要对此做一次正式的试验。不过,如果说马匹不会反对这种实验的话,那么要想找到愿意作为试验品的人就难上加难了。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