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机融合 超越人工智能

人机融合 超越人工智能

  • 字数: 26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伟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743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l 指出未来科技的“向善”发展离不开东西方思想的融合。 l 归纳、总结了人机融合智能基本内容的基本思想。 l 阐明了智能的本质不是数据、算法、算力和知识。 l 人机融合智能系统不同于人工智能系统,在于人机融合智能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l 智能产品或系统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解决之道。 l 讲解深入浅出、语言通俗,使读者不仅知其深度、难度,更知其温度、黏度。 l 详细区别了自动化与自主化、智能化以及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人机融合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并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引领未来的重大战略性技术。本书着眼于国家对智能领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从人机融合中的深度态势感知视角,研究人类智慧、机器智能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机制,以及人机分工配合与协同决策的认知、哲学、社会、科技、军事理论与方法,为国家智能领域发展战略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书可作为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云计算爱好者等的读物。
作者简介
"刘伟:工学博士(博士后),北京邮电大学岗位教授,研究生导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用户可用性系统。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航空基础科学基金、国家博士点基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项目基金等(200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2181)、200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137)、2004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033)、200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华为科研基金(200707019)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pace Medicine & Medical、航空学报、北航学报等国际国内有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近5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与出版专著2部。 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Human Factor》(USA)与《心理学报》、《航空学报》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图形学会会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
目录
第1章 智能的本质
一、智能的东西方之源
二、智能的产生
三、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四、人工智能技术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五、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
六、人工智能的缺陷
第2章 人机融合智能——站在智能的肩膀上
一、人机融合智能
二、人机融合智能的起源及未来发展方向
三、人机智能既不是人类智能,也不是人工智能
四、算法的秘密
五、人机融合智能的应用
第3章 智能的本质不是数据、算法、算力和知识
一、智能的本质
二、一个人机融合智能卡脖子的问题
三、为什么AI总是很难落地
四、智能(包括AI)的副作用
五、给人类飞行员的一点建议
第4章 人工智能迈不过去的三道坎
一、可解释性:人工智能过不去的第一道坎
二、学习:人工智能过不去的第二道坎
三、常识:人工智能过不去的第三道坎
四、智能的第一原理
五、智能不是万能
六、人类智能的基石可能真不是数学
第5章 军事智能
一、军事智能的概念
二、军事智能的发展
三、美军军事智能的发展
四、未来智能化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
五、深度态势感知在智能化战争中的挑战
第6章 反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军事领域的反人工智能
二、反人工智能的本质
三、反人工智能的必要性
四、美军反人工智能的发展
五、反人工智能与深度态势感知
六、反人工智能与人机融合
七、反人工智能的方法策略
八、建议
第7章 深度态势感知
一、深度态势感知:理论缘起
二、态势感知的敌人
三、深度态势感知解密
四、意义的建构
第8章 自主性问题
一、自主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自主的概念及理论起源
三、自主性的理论表述与模型
四、自主性问题的思考
五、自主系统的未来发展与投入方向
第9章 人机融合智能的反思
一、有关人机融合智能中人的思考
二、对现今人机融合智能瓶颈的思考
三、对未来人机融合智能领域的思考
四、一场革命正在席卷人机融合智能
五、人工智能,伦理之问
第10章 人机融合智能的再思考
一、人工智能的起源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人机融合智能未来的关键问题
三、人机融合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人机融合智能面临的困难
五、人机融合智能的难点:深度态势感知研究
六、用户画像:人与机沟通的桥梁
第11章 人的智慧和人工智能
一、智能的思考
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
三、人类智慧的优势:从已知到未知
四、从机器学习到学习机器
五、强人工智能——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握手言和
六、有关智能的一百个问题
后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