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 字数: 2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美)奥赞·瓦罗尔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4418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赋予你改变世界的能力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正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变化发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没有明确指导方针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那些能够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去解决问题的人,无疑享有非凡优势。
或许不能人人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人人都能掌握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刨去艰涩的专业知识,隐藏在火箭科学这一难懂学科背后的,是足以改变我们生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它将指引我们——
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另辟蹊径,激发创意;
对创意进行提炼和重构,并敲打测试它的可行性,以降低失败的风险;
客观看待失败与成功,从成败的经验中激发更大的潜能。
当你像火箭科学家那样处理日常问题,你将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质疑各种假设和陈规旧习,并树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式。当别人看到重重困难时,你看到的却是各种机遇,并且使现实服从你的意愿。你将理性地处理问题,制订创新的解决方案,重新定义现状。你将开辟新的道路,找到方法来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作者简介
奥赞·瓦罗尔(Ozan Varol),前火箭科学家,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拉克大学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畅销书作家亚当·格兰特眼中“最有趣的新人作家”。 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后移居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2003年加入“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的运营小组,并参与了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规模、复杂程度zuigao的行星探测器任务——“卡西尼-惠更斯”计划。瓦罗尔的文章曾刊登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g Post)、《新闻周刊》(Newsweek)、《时代》(Time)杂志、《石板》(Slate)杂志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多家主流媒体上。 同时,他也是一位备受欢迎的公众演讲人,曾多次接受电台和电视采访,并向大公司、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等大小群体发表主题演讲。
目录
序言1
第一阶段冲破枷锁,点燃你的创意
第1章与不确定性共舞
对确定性的迷恋5
伟大的未知事物7
未知的已知事物10
不确定性鉴赏家14
万有理论17
这真有趣19
被降级23
高风险的躲猫猫游戏27
为什么冗余不是多余的30
安全边际32
第2章第一性原理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38
别人就是这样做的42
回到第一性原理44
来自无形规则的阻力49
你为什么要去冒险52
破坏的艺术55
我像破碎球般闯入57
奥卡姆剃刀60
第3章发挥你的想象力
思想实验室67
好奇心杀死了薛定谔的猫70
终身幼儿园73
多做点无聊的事情77
把苹果和橘子进行比较83
关于孤独天才的谬论89
初心91
第4章探月思维
探月思维的力量97
接受不着边际的想法103
激荡大脑109
探月型企业113
挖洞公司118
回到未来120
猴子优先123
第二阶段创意推进,实现完美着陆
第5章重构问题
先宣判,后裁决131
质疑问题134
分身136
战略与战术142
打破常规146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150
第6章反转的力量
事实不会改变想法157
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159
实际情况与观点相悖162
多种假设166
漏了什么169
杀死你喜欢的假设172
光子箱178
第7章实践与测试
测试存在的问题185
极限点187
弗兰肯斯坦的缝合怪190
太空先锋192
舆论的火箭科学199
观察者效应203
多位测试者207
第三阶段自成败中,释放潜能
第8章失败是优选的成功
过度害怕失败215
失败是可以选择的216
“快速失败”的问题所在219
要快速学习,而不是快速失败220
开局与结局224
输入比输出重要229
多么迷人啊!232
盲飞233
心理安全236
将失败经历公之于众239
如何体面地失败242
第9章成功是优选的失败
为何成功是一位不称职的老师248
永远未完成的作品253
间断式成功257
未遂事故259
无视结果263
事前验尸法265
原因背后的原因269
福兮祸所伏272
后记新世界274
附加信息279
鸣谢280
摘要
     第1章 与不确定性共舞 怀疑的巨大力量 天才总是迟疑的。 ——卡洛·罗维利(Carlo Rovelli) 据说,大约1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那次碰撞导致一块岩石从火星脱落,并从火星飞往地球。1.3万年前,这块岩石落在南极洲的阿兰山(Allan Hills),于1984年一次雪地探险中被人们发现。由于它是1984年从阿兰山采集到的第一块陨石,所以被命名为ALH 84001。若非陨石里蕴藏着一个惊世秘密,它早就像平常那样被归类研究,然后迅速被世人所遗忘。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独自存在于宇宙中?我们的祖先抬头望向星空,思考着他们是宇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还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倾听着穿行于宇宙的各种信号,希望能捕捉到来自另一个文明社会的信息。我们发射宇宙飞船,穿越太阳系,寻找生命的迹象,可每次都以失望告终。 直到1996年8月7日,这种情形才发生改变。 那一天,科学家透露,他们在ALH 84001中发现了源自生物的有机分子。许多媒体当即宣布,这些有机分子证实了另一个星球上存在生命。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科学家们“在陨石上发现了单细胞结构体,它们有可能是微小的化石;他们还发现了古生物活动的化学证据。换句话说,火星上存在生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抢先报道了这条新闻,并引用NASA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这些结构体看起来像“小蛆”,说明它们是复杂生物体的残骸。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于人类存在的讨论热潮,并促使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此次发现发表了一次重要的公开演讲。 但是,这当中有一个小问题:人们没有找到真凭实据。这些新闻报道所依据的科研论文坦承这事存在固有的不确定性。论文的部分标题是“火星陨石ALH 84001可能存在生物活动留下的遗迹”。论文摘要明确指出,陨石上观察到的特征“可能是过去的火星生物群的化石遗迹”,但又强调“也可能是无机结构”。换句话说,那些分子可能不是来自火星细菌,而是非生物活动的产物(例如地质侵蚀等地质作用)。该论文的结论是:这个证据只是“不排斥”生命存在的可能。 但是在媒体提供给公众的许多间接翻译中,这些细微差别被掩盖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促使丹·布朗(Dan Brown)写下了《骗局》(Deception Point)这本小说,讲述了一场围绕火星陨石上发现的外星生命而展开的阴谋。 事实证明,一切都朝优选的方向发展——至少从关于不确定性的章节角度来看是这样的。20多年后,这种不确定性依旧存在。研究人员仍在争论陨石上观察到的分子是火星细菌还是无机活动。 我很想说媒体搞错了,但这同样是言过其实,与媒体起初对陨石进行铺天盖地报道的做法别无二致。更准确地讲,我们可以说人们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即企图使某件尚未明确的事情显得确凿无疑。 本章主题是如何停止与不确定性相抗争,并利用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力量。你将会了解到,我们对确定性的痴迷是如何导致我们误入歧途的,以及为何所有进步都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发生。我将揭示爱因斯坦在不确定性问题上犯下的优选错误,并探讨你可以从一个数百年来难解的数学谜团中学到什么。你会发现为何火箭科学像一个高风险的躲猫猫游戏,你能知道自己可以从冥王星被开除出行星序列这事中学到什么,以及NASA的工程师们为何总喜欢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虔诚地嚼花生。本章末尾,我将列出火箭科学家和宇航员管理不确定性的策略,并阐明如何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使用这些策略。 对确定性的迷恋 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简称JPL)由一群科学家和工程师成立于美国加州的帕萨迪纳。该实验室位于好莱坞东部,数十年来专门负责宇宙飞船的运营工作。如果你看过火星登陆的视频片段,就会看到喷气推进实验室任务支持区的内部情况。 在典型的火星登陆过程中,这片区域坐满了一排排摄入过量咖啡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整袋整袋地吃着花生,盯着涌入控制台的数据,让观众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他们掌控了局面。但他们并没有掌控局面,而只是像一名体育播音员那样报道这些事件,只不过他们用的是更华丽的语言,比如“巡航阶段分离”和“展开隔热板”等。他们是火星上一场比赛的观众,这场比赛12分钟前就结束了,但他们还不知道比分是多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