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痤疮与玫瑰痤疮(第4版)

痤疮与玫瑰痤疮(第4版)

  • 字数: 77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 (德)格德·普莱维格,(德)博多·梅尔尼克,陈文杰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59229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球皮肤病学界公认的泰斗级人物、“痤疮之父”Kligman教授的经典代表作。近期新版系统阐述了寻常痤疮、痤疮相关疾病、玫瑰痤疮和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完整呈现了该领域的近期新进展。本书配有大量高质量精美插图,是一本关于痤疮和玫瑰痤疮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图谱。
目录
1 毛囊皮脂腺:结构、生化和功能
1.1 毛囊的解剖
1.2 皮脂腺
1.3 皮脂腺功能
1.4 皮脂腺脂质与正常皮脂
1.5 面部毛孔
1.6 毛囊皮脂腺单位:不同阶段
1.7 背部和面部的皮脂腺毛囊
1.8 深入毛囊
1.9 面部和背部解剖结构的比较
1.10 毛囊微丝和微粉刺
1.11 皮脂腺毛囊的扫描电镜观察
1.12 氰基丙烯酸酯技术对毛囊的取样
1.13 痤疮患者未受累的皮肤:水平视图
1.14 痤疮患者的大皮脂腺
1.15 脂质微丝
1.16 毛囊漏斗部上段和下段的超微结构比较
1.17 皮脂的外观
1.18 痤疮微生物群
2 痤疮的流行病学与遗传学
2.1 痤疮的患病率
2.2 痤疮的遗传因素
2.3 导致雄激素过多的基因变异
2.4 维A酸代谢
2.5 雄激素受体
2.6 1型与2型5α-还原酶
2.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2.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2.9 磷酸肌醇-3激酶p85亚基
2.10 下调的TGFβ信号基因位点
2.11 c-Myc
2.12 黏蛋白1
2.13 Toll样受体2与4
2.14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2.15 白介素1、6与8
2.16 酪氨酸激酶2
2.17 抵抗素
2.18 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2.19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
2.20 L选择素
2.21 TP53
3 痤疮的发病机制
3.1 痤疮皮脂
3.2 痤疮脂质组学
3.3 SREBPic:痤疮皮脂生成的关键促进剂
3.4 痤疮丙酸杆菌(P.acnes)
3.5 痤疮微生物组
3.6 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
3.7 毒力因子
3.8 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与毛囊角化异常
3.9 粉刺形成
3.10 皮脂腺毛囊炎症
3.11 毛囊及粉刺中的微生物菌群
3.12 成熟开放性粉刺的内部结构
3.13 毛囊荧光
3.14 粉刺的生长演化过程
4 痤疮的临床表现:形态发生
4.1 粉刺的动态变化
4.2 炎症反应的动态变化
4.3 瘢痕的动态变化
4.4 分类问题:轻度痤疮还是重度痤疮
4.5 闭合性粉刺
4.6 开放性粉刺大体及镜下表现
4.7 角化细胞:构成粉刺的“砖块”
4.8 脂质微丝及微粉刺的角化模式:水平视图
4.9 粉刺形成
4.10 皮脂腺导管角化并成为粉刺的一部分
4.11 开放性粉刺镜下超微结构
4.12 正常表皮和粉刺角化细胞的差异
4.13 粉刺内部结构
4.14 粉刺内毛发
4.15 粉刺内色素
4.16 粉刺内的色素为黑色素
4.17 形态各异的粉刺
4.18 粉刺的演变
4.19 炎症过程
4.20 讨厌的痤疮
4.21 痤疮的各种皮损
……
5 特殊类型痤疮
6 痤疮分类和疾病负担
7 痤疮的治疗
8 痤疮与营养
9 痤疮样疾病
10 痤疮相关综合征
11 化脓性汗腺炎/反常性痤疮/穿掘性终毛毛囊炎
12 玫瑰痤疮的流行病学与遗传学
13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
14 玫瑰痤疮的临床与分类
15 玫瑰痤疮的治疗
16 蠕形螨与蠕形螨病
17 痤疮研究模型
18 痤疮和玫瑰痤疮的历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