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孩子受益一生的专注力训练

孩子受益一生的专注力训练

  • 字数: 1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 芮彩琴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289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针对3-10岁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书。本书以哈佛“优势循环”五步法理论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孩子不专注的表现、根源,告诉我们不专注的孩子其实暗藏天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从根源上解决孩子上课不专心、做作业拖沓马虎等问题,科学解锁学习力、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让孩子坐得下来、学得进去。
作者简介
芮彩琴,中国教育电视台特聘专家,国家高级心理督导师。2009年开始接触哈佛专注力教育的核心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适合中国家庭的“生理、心理、学理三位一体的儿童、青少年专注力训练体系”,帮助数万孩子把“问题”变成了天赋。
目录
第一章: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其实暗藏天赋
1.1“问题孩子”被隐藏的9种天赋
1.2期望效应:你嘴上说的,就是孩子的未来
1.3让孩子的缺点,成为他优秀的起点
第二章:分心不是孩子的错
2.1双重维度重建孩子的专注力
2.2孩子不专注,父母最需要规避的6大误区
2.3抓住关键期,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章:怎么说,“不专心”的孩子才会听
3.1用正向的方式,与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3.2“我们是盟军,不是敌人”
3.3以身示范,别让问题成为借口
3.45分钟内,给孩子一个听你的理由
3.5巧用情境,才能声入人心
第四章:8条路径,为孩子量身打造专注力训练计划
4.1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感
4.2帮孩子管理好情绪小怪兽
4.3给孩子一个小目标,让他收获成就感
4.4超好用的IVA-CPT测试训练法
4.5父母+学校=专注教育的很优解
4.6多动孩子的家庭训练法
4.7等待训练法,让孩子的冲动不再有破坏性
4.8搞不定了?用这3种专业方法就对了
第五章:培养孩子这些小习惯,让专注成为一种本能
5.1设置“专注力警察”,发展内在自控力
5.2写作业磨蹭?让孩子养成这几个小习惯
5.3提升成绩的捷径:重新认识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5.4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的乒乓球游戏法
5.5几个小方法,轻松培养孩子的时间感
附录1:孩子专注力自查手册
分心孩子的4个特点
多动孩子的两大表现
冲动孩子的3个重要特征
缺乏时间概念的孩子的4种行为风格
附录2:父母有这些特质,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附录3:你肯定感兴趣的教育话题
摘要
     1.1 “问题孩子”被隐藏的9种天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位美国游泳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让人赞叹不已,一个人就获得了八块金牌——他就是迈克尔·菲尔普斯。当溢美之词铺天盖地而来时,大家不会想到——他曾被确诊为ADHD——他的童年是在挫折、自卑和拼搏中度过的。 ADHD,即注意障碍多动缺陷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在上课时,菲尔普斯的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总是动来动去的。因为这一点,老师们要求他的父母将他带回家治疗。 为了给菲尔普斯建立自信,父母决定送他去学习游泳。他的两个姐姐都是远近闻名的游泳健将,因此他的父母认为他也会有游泳天赋。可刚开始的几周时间,无论大家如何劝说和鼓励,菲尔普斯始终不肯下水——他无法克服自己对水的恐惧。 后来,情况发生了戏剧化的逆转。 菲尔普斯11岁那年,拜鲍勃·鲍曼为师,每周刻苦训练7天,每天待在游泳池里至少5个小时,每周游8万米。上课时常常分心的菲尔普斯,训练时却有着异于常人的专注与坚持。 还有大家熟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小时候也是一名“问题儿童”。 在回忆录中,他说:“我小时候的成绩是全校倒数第三,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因病相继退学了。” 那时,哈罗公学的教师会按照孩子的名次进行点名,丘吉尔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被叫到,以至于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也连带被人嗤笑:“瞧,这就是伦道夫勋爵的儿子,全校最后一名!” 丘吉尔不仅成绩差,还被贴上“淘气”“贪吃”“惹祸精”,甚至“特别恶劣”的标签。他的一位小学老师形容他说:“这个满脸通红的小矮个儿是班里的头号淘气包,可能全世界的孩子里也数他最淘气了。” 他经常搞恶作剧,拿别人开心,有一次更是因为与同学打架,被对方扇了一耳光,便打破了附近的一扇窗户泄愤,而被校长动用了鞭刑。 像这样被大家认为是“问题儿童”的孩子,在日后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其实不是奇迹,也不是偶然事件。在这些孩子身上,本来就具有一些可贵的心理品质,只不过这些优秀品质彼时处于隐藏状态。 也许你会问:这么淘气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好,他们还暗藏天赋?我怎么就没有看到呢? 你确实没有看到,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不存在。你没有看到的原因,是因为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而不是全方位地去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常言道: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就是别样的风情。看孩子,也是如此。 说起孩子的不专注,很多父母可以列举出一大堆孩子的“坏毛病”:容易分心、多动又冲动、行为笨拙、固执、反复无常、情绪不稳定…… 在说完这些缺点后,我们可以尝试着换个角度看这些缺点。也许你会发现,这些令人讨厌的缺点背后,其实隐藏着孩子非凡的才能——如果孩子的这些才能被重视、被发掘,将来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人。 容易分心: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心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心理基础,爱因斯坦说:“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那些对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熟视无睹,把任何事都看成理所当然的人,很难有什么发明创造。 多动又冲动:是因为他们充满活力,精力旺盛,这证明他们是身体健康的孩子。 行为鲁莽:是因为他们有激情。激情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拥有消极激情的人可能会惹事,做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但积极的激情,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无法长时间停留在一个想法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才如此丰富。 童年时期的爱因斯坦有一次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他马上想:“人为什么是笔直地摔下来的呢?”经过认真思考,他认为物体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行程运动的,这为他后来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很多人都摔过跟头,但很少有人会像爱因斯坦一样,去思考摔跟头的原因和姿势。 行为笨拙: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正全身心投入正在做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事情。有很多了不起的名家也做出过类似的事:牛顿煮鸡蛋时把手表也放进去煮了煮;陈景润走路撞到树上,还连声说“对不起”;爱因斯坦干脆连自己家住哪里都忘了…… 有时,行为笨拙真的只是表象,我们唯有透过表象,才能真正地挖掘出孩子的潜能。 做事杂乱无章、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这是孩子自动自发工作的萌芽,也是奇思妙想出现的开端。 通过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如果某件事是他们想干、愿意干、有兴趣干的,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百折不挠,直至成功。 这是一种以“万事不为稻粱谋”为主要特征的内部动机,成大事业者,都是在这种动机的作用下去工作、去学习的。 固执:这恰恰是坚持精神的开始,表明他们不轻言放弃,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 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定:表明他们更善于打破思维定式,不拘泥于通常的做法。 情绪不稳定:这是他们对新事物有敏锐的感觉后的自然反应。 正因为“问题孩子”暗藏天赋,他们才会从不被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