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为所动

不为所动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朱迪斯·欧洛芙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163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医学博士朱迪斯·欧诺芙根据亲身经历,写给高敏感一族的实用自救手册。本书作者朱迪斯·欧诺芙博士,目前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专门治疗高敏感人士,她本身也是一名高敏感人,不论是她的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她都非常热衷于“高敏感人”这个主题。她研发出特别的策略,用于处理高敏感人遇上的挑战,保护自己敏感的天性。本书收录了她总结的22种“高敏感人自救法”,以及83条为高敏感人量身定制的“钝感秘诀”,帮助高敏感人士在混乱的世界里稳住身心。 2.从神经医学角度,提出“共感人”的概念,重新定义高敏感人士。朱迪斯认为,大部分高敏感人,都是“共感人”。“共感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活跃,无法过滤和隔绝刺激,会把身边的正能量与负能量同时吸进体内。如果说一般人是用五根手指握住外界的刺激,“共感人”是用五十根,是货真价实的超级反应器,也就是说很多人生来就会比其他人要高度敏感,生性敏感不是“错”,反而是独特的优势,要学会保护好它。 3.六大方面,详细分析高敏感人会面临的主流挑战。对高敏感人士来说,生命是一次漫长的旅程。朱迪斯在书中分析了高敏感人面临的“情绪过载”“成瘾行为”“人际泥淖”“性与爱困境”“亲子关系平衡”“职场情绪感染”主流挑战,并一一提供了舒缓压力的具体方案,协助高敏感人全心拥抱自己的直觉、同情心、创意,以及与心灵联结的天赋。 4.书末附“高敏感人自救法快速参考指南”,列举了22种“高敏感人自救法”,当你疲惫不堪、感到压力排山倒海而来时,可以快速翻阅这一部分,从中挑选一个合适的自救法,稳住自己。
内容简介
你是否常常在人群中觉得疲惫,很难承受过度的刺激?是否喜欢独处,很难在亲密关系中长久?是否常常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当别人开心或愤怒,你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研究显示,虽然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不同,高度敏感人大约占两成人口。你或许老是被说:“别想太多就没事了。”从小到大,高敏感人并未因为生性敏感而得到呵护,反倒备受屈辱。别怕!解决办法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敏感力,而是学习不要过度共情,让自己培养一些钝感力。这本自救手册,适合所有不被旁人理解、被说“太敏感”的人士,而且一生适用:22种“高敏感人自救法”,83条写给高敏感人的“钝感秘诀”,帮助你在混乱的世界里稳住身心。生命充满磨难,敏感一族需要学会“不为所动”,才能更好地探索带来深度与悲悯心的敏感天赋。
作者简介
朱迪斯·欧洛芙医学博士(Judith Orloff, MD),精神科医生,平日于加州洛杉矶私人诊所执业,专门治疗高敏感人士。欧洛芙医生本身也是高敏感人,不论是她的职业生涯或是个人生活,她都非常热衷于“高敏感人”这个主题。她研发出特别的策略,用于处理高敏感人遇上的挑战,保护自己敏感的天性。她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的著作包括《让情绪自由》《臣服的力量》等。《今日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今日美国》、《欧普拉杂志》都曾以专题形式介绍她的著作。
目录
1 拒做别人情绪的海绵
2 停止吸收他人的负能量
3 挣脱束缚,不必羞愧
4 在自己和伴侣之间明确设限
5 远离“自恋狂”、“愤怒狂”、“控制狂”和“受害者”
6 原生家庭造就的敏感儿童
7 避开小题大做、背后捅刀的“有毒”同事
8 通往内心强大的路
自我保护快速参考指南
成立社群,寻求支持
谢辞
注释
参考阅读书单
摘要
     1 / 拒做别人情绪的海绵 我从事医疗工作,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受过十四年传统医学训练。此外,我还有一个身份是“共感人”,在执业的二十多年间,专门治疗和自己一样的高敏感人士。人类的敏感程度呈光谱状,有的人高,有的人低,共感人就像是一块情绪的海绵,同时吸收这个世界的压力与喜乐。我们共感人什么都感受得到,通常以特别的方式感受,不太有能力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一道墙,也因此经常感到被外界排山倒海而来的刺激压垮,相当容易碰上精疲力竭与“感官超载”的问题。 不论是在我的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中,我都非常热衷于“共感人”这个主题。我研发出特别的策略,用于处理共感人遇上的挑战,保护自己敏感的天性,让敏感尽量是一件好事。敏感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我想和各位分享如何成为身心平衡、活力充沛、幸福快乐的共感人。敏感人要过得好,一定要学会避免吸收来自他人的负能量、身体症状及压力。此外,我希望让各位身边最亲近的人,包括家人、同事、上司、父母、另一半,进一步了解能支持你、与你沟通的很好方法。接下来本书将带领大家达成以上目标。 本书要献给同病相怜的敏感族同胞,协助大家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天赋。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很粗鲁、傲慢、无情,以鄙夷的态度对待心思细腻的人。我要挑战现状,教大家以正确的心态看待敏感,不论身处敏感光谱的哪一边都一样。生性敏感不是你的“错”,各位读下去就会知道,敏感其实是你优选的优势。我将利用本书建立起让各位找到同伴的支持社群,做真正的自己,好好发光发热。我想推广让人们以敏感为荣的运动。欢迎来到这个充满爱的园地!各位要怀抱希望,接纳自己,拥抱自己的天赋,在共感之旅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美好力量。 什么是共感人? 共感人拥有靠前活跃的神经系统,我们的大脑和别人不同,无法过滤与阻绝刺激,使得我们容易把身边的正能量与压力能量同时吸进体内。我们高度敏感,如果说一般人是用五根手指握住外界的刺激,我们是用五十根,是货真价实的超级反应器。 研究显示,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不同,高度敏感者大约占两成人口。共感人通常被贴上“太敏感”的标签,老是被说:“别想太多就没事了。”从小到大,我们并未因为生性敏感而得到呵护,反倒备受屈辱。我们长期感到疲惫,希望远离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经常让我们难以招架。然而今日的我,绝不会用任何东西交换自己的共感能力,共感使我得以感受到宇宙的奥妙,体验做梦也想不到的热情。 不过,我并不是从小就过着美好的共感人生,而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今日。 身为共感人的成长历程 我和许多具备共感能力的孩子一样,向来是边缘人,感到自己像是地球上的外星人,希望回到星辰上真正的家。我还记得自己坐在家中前院,仰望着宇宙,希望宇宙飞船会降临带我回家。我是独生女,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独处,没有可以分享心事的人,也没人了解我,因为似乎没人像我这样。我来自一个出了二十五位医生的大家族,父母都是医生,他们告诉我:“亲爱的,坚强一点,脸皮厚一点。”我不想要脸皮厚一点,也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我无法待在人多的购物中心或派对中,走进去时原本一切安好,出来时却会精神不振、头晕目眩、焦虑不安,身体某个部位无缘无故痛了起来。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每个人身体周围都包着一个精微能量场,散发出来的微光,可穿透并延伸几英寸,甚至是几英尺。能量场传递着信息,如心情、身体健康状况。我们身处拥挤的场所时,他人的能量场会与我们的能量场重叠。我接收到大量的强烈感受,但接近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诠释。我只感受到人多时会焦虑疲惫,最重要的是我想逃离。 我的青少年时代在洛杉矶度过,一度对药物上瘾,好让自己不那么敏感(我可不建议各位这么做!)。麻木之后,我就有办法面对这个世界,和朋友一样参加派对,逛购物中心。那种感觉太棒了,我松了一大口气!我在个人回忆录《神奇的第二视觉》(Second Sight)中提过,着药物关掉直觉与共感能力,但后来出了一场差点造成悲剧的车祸。我于凌晨三点开着一辆奥斯汀(Austin)的Mini Cooper,冲下托潘加峡谷1500英尺高的悬崖,爸妈差点没吓死,于是把我送去看精神科医生。 我自然是百般不愿意地去看了精神科医生,但没想到我的医生如天使下凡,他是世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让我了解,如果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得全心接受自己的敏感天性,而不是逃离。我开始踏上治愈之旅,接受自己是一个共感人。由于童年时期的共感与直觉体验吓坏了我,我在逐渐蜕变成医生与女人时,有一部分是在学习拥抱共感能力。那些是应该被呵护、培养的宝贵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日后我在担任精神科医生和举办工作坊时,特别着重于协助高敏感人士。 没错,身为共感人的我们有可能发光发热!共感力是这个世界需要的良药。 P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