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字数: 19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王小圈
出版日期: 2017-06-01
商品条码: 978712131415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有趣是对个人魅力的优选评价。我们能判断什么人有趣,却很少能说出有趣是什么。本书旁征博引,深入剖析“什么是有趣”“为什么有趣”“如何有趣”三大命题,把“有趣”重构成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真正做到“开卷有趣”。本书融合历史、人文、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知识,行文流水,有趣有料有干货。
作者简介
王小圈,旅美作家。台湾大学MBA,曾任职于大型传媒集团、一线互联网公司。新锐作家奖获得者。
目录
第1章 有趣是一场令人愉悦的意外
1.1 无聊,一场悄悄袭来的现代瘟疫
没有选择
回避选择
无聊是一种特权
1.2 有趣是个什么东西
生活是否有趣
有趣的人
有趣和“”的差别
1.3 观察和想象:视角中分裂的对方
第2章 在柴米油盐中守护诗和远方
2.1 披萨,到底是不是大饼
2.2 审美,到底审的是什么
2.3 “城会玩”,玩的是什么
第3章 兴趣是天生的,无聊是被逼的
3.1 好奇心的重塑:朝闻道夕死足矣
好奇心是源动力
好奇心的另一面
3.2 越长大越无聊:自戕式发育
神经元剪切:越长大越孤单
我变强了,也变秃了
3.3 像哲学家一样观察世界:视角陌生化
形式的陌生化
观念的陌生化
第4章 “有趣”是一种技能
4.1 无知是的不自由——信息储备能力
历练
阅读
交友
4.2 世界不是平的——信息管理能力
广度和深度
知识结构的不同类型
管理变化中的知识
摆脱执念,断舍离
4.3 玻璃钢心——感知能力
感官感知
情绪感知
语言感知
4.4 品味是做人的底线——鉴赏能力
4.5 天马行空有航线——严谨的想象力
想象与规则
想象与扯淡
第5章 有趣是一种态度
5.1 没有不努力,只有值不值——同理心
尺度差异
信息缺乏
知识诅咒
5.2 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个人特质
何为个人特质
选择与自由
5.3 我打起脸来自己都怕——自嘲
基于示好的自嘲
基于自保的自嘲
5.4 赞美、倾听、反驳——情绪沟通
一针见血地赞美
心领神会地倾听
脚踏实地地反驳
第6章 有趣需要变现
6.1 “吹牛”技巧概论
如何“炫”?
什么情况下“炫”?
6.2 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吗
内向和外向的根本区别
表达方式多样化
“不善表达”,还是“不想表达”?
“不善表达”,还是“无话可说”?
6.3 有钱了不起吗?你说呢
成本
风险
流动性
第7章 终极有趣——精神世界的创造与维护
7.1 我们的三观是如何被确定的
三观来自何处
三观建构过程
一切都是套路
什么是真实?
7.2 一只随波逐流的帆水母
受限的个人视角
时代中的个人
浪口飞过一只猪
7.3 吸引力相对论
大众、小众和我
小众和我
我
我和他人
摘要
第1章 有趣是一场令人愉悦的意外 倾国倾城的美人,妆成每被秋娘妒;叱诧风云的名将,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一掷千金的富豪,亦有人不屑一顾;唯有一个人的有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有趣”是对一个人个人魅力的优选赞赏。 当我们夸一个人聪明,其实夸的是他的DNA。 当我们夸一个女子美貌,其实夸的还是DNA,或是夸她的整容医生艺高人胆大。 当我们夸一个人有钱,其实是一种对强者的崇拜。当代大多数人的生活情景中,钱是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虽然在人类历史上,有钱成为成功者的指标还没几年工夫。两百年前,欧洲人更热衷勋爵,中国人更热衷功名,有钱只是社会地位高的“结果”而非“原因”。 我们还会夸一个人勇敢、善良、诚信、博爱,等等,其实是夸对方符合当下的道德观,无异于“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 唯有有趣,跳脱功名利禄身世皮囊,也无关道德评价,是一种稀缺而珍贵的品质,也是对一个人的灵魂极为由衷的赞美。在这个什么都不缺又什么都不够的世界,没什么比一句诚心诚意的“你是一个有趣的人”更治愈了。 1.1 无聊,一场悄悄袭来的现代瘟疫 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会过期,唯有小心翼翼地未雨绸缪,方能多一线生机。可是,如果时间有富余,又无法被愉快地消耗掉,那便是彻头彻尾的——无聊。 我小时候没什么娱乐,大人业余看报下棋打牌,哥哥姐姐业余跳舞游园看电影,小朋友课余跳皮筋打玻璃弹打水枪,没有电脑和手机,那时的人活得并不苦闷。可是你若让现在的人关停一小时手机,这人大概会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神智惶恐,堪比忍受酷刑。如今科技高速发展,娱乐方式日新月异,打发时间的方式越来越多,人为什么反而觉得更无聊了呢? 没有选择 当一个理性的人在选择要不要做一件事时,他会先在心里列一个等式: 付出=回报? 比如付出“大热天一个小时的车程”,回报“和40公里外的好友喝下午茶”; 比如付出“1000元现金”,回报“在游戏里买很好道具打败小怪兽”; 比如付出“6个月的辛苦学习”,回报“注册会计师考试2门课程通过”。 当人们觉得一件事回报大于付出,就会选择去做。 我根据付出和回报两个维度建一个坐标系: ·高付出高回报:称之为“正事”。 ·低付出低回报:称之为“消遣”。 ·高付出低回报:称之为“倒霉”。 ·低付出高回报:称之为“幸运”。 倒霉事没人愿意做,幸运事可遇不可求。这里主要谈谈正事和消遣。 有很多高付出高回报的东西,所谓“正事”—— 想得到名牌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需要付出多年的埋头苦读。 想得到高收入的职位,需要付出多年的职场拼搏:自学、加班、人际关系管理。 想得到博大精深的学识,需要付出的是耐心和毅力,以及啃读枯燥艰深的书。 也有低付出低回报的东西,所谓“消遣”—— 想得到杀伐决断的快感,只需点开游戏软件。 想得到从头到脚浑身畅快,只需进入汗蒸房,再花300块请个推拿。 想得到口舌之欲,只需吃一顿丰盛大餐。 正事往往需要长期持续的付出,其中还包含相当程度的风险——你不知道你的付出有没有回报,只能认为付出多得到回报的概率更大。但正事的回报也非常巨大,考上一个好大学能让数年的人生道路更轻松,学会一项技能能让几十年职业发展更顺利,而学到一门深刻的学问、练习一项门槛不低的技艺能让人受益终生。 消遣的回报则来得更明确也更迅速,很多消遣的回报基于感官刺激。当人接受的刺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烈时,对感官刺激的敏感度就会下降,变得迟钝,这时就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才能引发快感,导致人对刺激的反应更加迟钝,陷入一个死循环——成瘾性药物就是这样伤害人类的。 正事和消遣只是一个主观的定义,别人眼里的消遣在你眼中可能是正事。 正事和消遣还是一个相对的定义,同样玩游戏,玩魔兽的比起玩俄罗斯方块的,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回报更多的愉悦感。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刺激反应的阈值,降低了人的耐心,这让低付出低回报成为人们热衷的“杀时间”方式。快餐小说、快餐电影、耸人听闻的标题党新闻、烟酒咖啡因等为刺激感官而生的消费品充斥我们的生活,“每天五分钟学流利英文”,“两分钟瘦身操”这种非理性宣传大行其道。 当一个人既不愿意为“正事”付出太多,又嫌弃“消遣”回报太少时,一种困惑、迷茫、犹疑、不悦的感觉就出来了,我们称之为——无聊。 你无聊的时候,不是没事干的时候,相反可能你还很忙:暑假还剩一周假期作业一点没动,下个月要考的证还没复习完,明天开会要讲的PPT还没写,可还是觉得“什么都不想干!好无聊!” P1-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