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包豪斯:1919-1933

包豪斯:1919-1933

  • 字数: 33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德国包豪斯档案馆,(德)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Magdalena Droste) 著;丁梦月,胡一可 译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37763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已在包豪斯档案馆和包豪斯设计博物馆从事研究多年,作为包豪斯学派的著名学者,其对包豪斯的研究是非常深入、专业的。本书以公正、客观的视角论述了包豪斯发展的历史,从包豪斯的起源、发展、重组至最终解散,向读者简明地介绍了其结构和发展历程,也全面探讨了包豪斯的社会价值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全书内容结构编排非常清晰、系统化,基本与包豪斯发展历程相吻合。书中的插图绝大多数来源于包豪斯档案馆的收藏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包豪斯在设计和教学上的丰硕成果,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建筑师、建筑专业学生、设计师等目标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与启发。米兰多莫斯设计学院更是将本书视为“一本为寡然无趣的包豪斯建筑作品带来阵阵清风的书籍。”
内容简介
《包豪斯(1919-1933)(精)》对艺术和建筑的开创性运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和设计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迄今为止有关包豪斯的珍贵藏品。这里的藏品丰富而全面,不仅有包豪斯的相关文件、设计产品、各类研究、手绘草图,还有建筑设计与模型,等等。包豪斯档案馆致力于包豪斯历史的研究和介绍,涵盖了在芝加哥的新包豪斯和在乌尔姆的设计学院的历史。本书从包豪斯档案馆的丰富藏品中精选了一部分,通过研究包豪斯主要的支持者——包括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马塞尔·布劳耶、瓦西里·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的作品,追溯这一不朽的艺术运动。
作者简介
德国柏林包豪斯档案馆是柏林非常重要的文化象征,用来纪念包豪斯运动,即20世纪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和设计运动,来到这里可以回顾包豪斯设计的历史。包豪斯档案馆位于包豪斯建筑设计艺术学院内,它出自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之手。档案馆里面珍藏着世界上有关包豪斯学校历史及其各个创作领域的作品,其中包括:建筑设计、家具、陶瓷、金属、摄影、舞台、预备班作品以及有名教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等人的创作。
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在德国亚琛与马尔堡获得美术史、文学两个学士学位,从1980年起在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负责包豪斯学派的展览与相关的出版工作。她曾经对包豪斯家具和编织工作坊进行研究,尤其专注于女性在手工业当中的角色的研究。如今玛格达莱娜是包豪斯学派的著名学者,在德国建筑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与成就。
丁梦月,2011.9-2015.7毕业于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15.9至今就读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在读。
胡一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数字建构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规划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
目录
前言
包豪斯的起源
魏玛包豪斯——表现主义时期的包豪斯
关于教师
约翰—伊顿和他的教学
关于工作坊
聚会一工作一玩乐
包豪斯的女学生
建筑教学和房地产
格罗皮乌斯与伊顿之间的冲突
政治纷争中的魏玛包豪斯
艺术与技术——走向新融合
包豪斯的风格派
保罗·克利的课程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课程
陶器工作坊
编织工作坊
金属工作坊
家具工作坊
彩绘玻璃和壁画工作坊
木刻工作坊和石雕工作坊
装订工作坊
平面印刷工作坊
魏玛包豪斯的剧院
1923年包豪斯展
魏玛包豪斯的建筑
魏玛包豪斯的衰落
德绍包豪斯:设计研究所
德绍包豪斯的建筑
教师住宅
多登住宅区
1925年和1927年的学校改革
包豪斯著作——《包豪斯》季刊
约瑟夫·阿尔博斯和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在德绍的基础课程
保罗·克利和瓦西里·康定斯基在德绍的课程
工作坊的生产和教学
印刷和广告工作坊
编织工作坊
细木、金属、壁画和雕塑工作坊
德绍包豪斯的戏剧
困难年代1926—1927年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辞职
汉斯·迈耶:必需品,不是奢侈品
包豪斯重组
工作坊重组
室内设计工作坊——细木工作坊
室内设计工作坊——金属工作坊
室内设计工作坊——壁画工作坊
广告工作坊
编织工作坊
汉斯·迈耶管理下的戏剧
自由绘画课
汉斯·迈耶管理下的建筑教学
贝尔瑙工会联盟学校
多登住宅扩展
汉斯·迈耶领导下包豪斯取得的成就
汉斯·迈耶被解雇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包豪斯成为建筑学院
包豪斯的新课程
财政困难与政治斗争
希尔博赛默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课
容克斯住宅区
广告和摄影工作坊
编织工作坊与室内设计工作坊
德绍的政治终结
德国的包豪斯?包豪斯的终结
柏林包豪斯
注释
人物介绍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摘要
    1. 在向全德国发布的包豪斯宣言(如第18、19页图)中,格罗皮乌斯制定了新学院的计划和目标:艺术家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未来建筑”。对艺术院校“现代观念”改革的讨论在柏林州立图书馆馆长威廉?冯?博德(Wilhelm von Bode)191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所提及。他主张美术、艺术和手工艺学科应该设置在一个院系中共同发展,这样可以缓解艺术家无从就业的现状——这在当时被称为“艺术家无产阶级”。
     2. 格罗皮乌斯采纳了巴特宁“专家团”的建议。包豪斯的等级体系在巴特宁的文章中已经被明确地构想出来:学徒—熟练工—导师体系。
     3. 格罗皮乌斯通过第一个包豪斯计划传播了革命期间和革命后教学改革的理念。但是包豪斯不只想成为美术学校与艺术和手工艺学校的合并;相反,它的教学是由建筑建造的象征性目标和实践性目标双向控制的。对格罗皮乌斯来说,与“艺术苏维埃”的想法一致,建筑是社会的、智力的和符号的活动。这使得先前一些独立的学科和职业得以融入一项共同任务当中。建筑就是要缩小等级差异,让门外汉和艺术家能在同一平台对话。
     4. 早期,伊顿对每个工作坊都具有影响力。除了费宁格负责的平面印刷工作坊和马尔克斯主持工作的陶器工作坊,伊顿和穆奇是其他所有工作坊的形式导师。然而第二学期,伊顿把石雕工作坊交给施莱默,穆奇接管了编织工作坊,克利负责装订工作坊,格罗皮乌斯负责细木工作坊。到1922年10月,伊顿的影响力在重组改革中被削弱,只剩下金属、彩绘玻璃和壁画工作坊由他负责。
     5. 迈耶也为工作坊的哲学思想注入了新的灵感。在“包豪斯生产原则”中,格罗皮乌斯曾宣布包豪斯的主要目标就是工业产品模型的开发研究。迈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包豪斯要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满足“工人阶层”的产品模型。迈耶因此将包豪斯的社会目标转化成一句话——流行的必需品而不是出众的奢侈品。“标准”一词成为工作坊生产活动的试金石。迈耶想创造尽量少的具有普适性的标准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最广泛地被大众接受,并能悄无声息地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