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陪孩子走过3-7岁成长关键期

陪孩子走过3-7岁成长关键期

  • 字数: 1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涵涵妈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211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50万+粉丝信赖的涵涵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结合专业知识分享可靠实用的育儿经验。2、3大主题,8个模块,44个具体问题!教养孩子的问题,涵涵妈都有办法解决!①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底气!②习惯培养:自律、独立、专注、细心、思辨……培养好习惯胜过学知识!③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让孩子提前适应系统教育!
内容简介
3-7岁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孩子的性格、智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将在这一阶段逐步成型。短短5年,对孩子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本书从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性格习惯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正式接受系统性教育的小学前三年对孩子学习模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父母要如何陪孩子走过最关键的5年。
作者简介
涵涵妈,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育儿作家,一个懂得妈妈困惑的妈妈,著有《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5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创始人,陪孩子读了10年绘本,一切育儿知识均来自专业所学和生活实践。
目录
第一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是不是一位好母亲,与学历和地位无关
家长会“偷懒”,孩子更独立
愤怒妈妈的情绪管理
别让你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杀伤力大到你难以想象
父母总是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仪式感
有个玩伴,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七八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微妙关系
为什么你越说不要,孩子越偏偏要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执拗敏感期”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正向语言沟通
……

摘要
     第一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下面这些情景,相信你一定很熟悉: 我家孩子特别爱吃糖,她会不会有龋齿啊? 我儿子不爱写作业,爱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可怎么办啊?他的人生还有前途吗? 咦,你看别人家的小孩都会爬了,会说话了,我家宝宝咋还不会呢? 妈妈每日为孩子的各种事情焦虑、担心,孩子则在妈妈的担忧和焦虑中成长。 下面我们就按焦虑妈妈的类型来分析,看看妈妈的焦虑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可怕的影响。 01  严重洁癖“照顾狂” 这种过度担心式的焦虑如同诅咒,它会让孩子变得身心脆弱。 我一个朋友上大学时不怎么爱收拾宿舍,可有了孩子之后,你一进她的家门,绝对会闻到浓浓的消毒剂的味道。她甚至会一边跟我聊天,一边不停地从孩子手里抢过玩具,用蘸了酒精的抹布擦拭。 陪她一起做饭,打开她家的冰箱,有机食品琳琅满目,还有进口的脱脂奶酪、核桃油、浓缩果汁等。做辅食的工具更是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淘不来的。除此之外,她还让朋友从全国各地代购来各种营养素补充剂,恨不得把全世界最有营养的东西都塞进孩子嘴里。 这就是典型的过度担心式焦虑。做妈妈的恨不得把全世界优选的都拿来给孩子,却又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整天在“我是不是个好母亲”的问题上纠结。 这种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如果一个妈妈整天想的是“你不要生病”“你不要不听话”“你不要……”,就会接近觉察不到孩子真实的感受,因为她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为孩子扫除阻碍的目标上,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连接的,于是,孩子很容易便会创造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妈妈的照料,才会感受到妈妈的爱。 这就是为何你担心的越多,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变成真的。 而且因为过度保护,再加上妈妈焦虑情绪的传染,孩子容易得“脆弱儿童综合征”。家长的焦虑会使孩子的免疫力和耐受力下降,从而影响身心发展,让孩子变成一个身体和心理都脆弱的人。 02  苛求完美,着眼于孩子的缺点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或特别叛逆。 有名亲子教育专家海文颖曾说:“父母没有接纳力,孩子没有幸福力。”换句话说,父母拥有接纳力,才能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因为孩子被心中最重要的人接纳,才能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足够好,这样才有充足的空间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去获取人生的幸福。 经常遇到一些咨询者——大多是妈妈,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总是不停地强调孩子的缺点,甚至会不自觉地将缺点放大数倍。从她们的讲述中,我看到的是过度焦虑的妈妈和疲惫无力的孩子。 这些妈妈对孩子的优秀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却用高倍数的放大镜去放大孩子有待成长的特点。而且她们总喜欢用世俗的标准,比如听话、外向、成绩优秀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并由此觉得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孩子问题多多,不够优秀。结果,一部分孩子在力求完美的爸爸妈妈的指责中不断地接收负面的信息,渐渐把自己定格在不良的程序中:“我是不行的,我是不好的。”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变得过分叛逆:“我就是不想成为你说的那个样子!”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一面变得更加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之路,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外向的人难道就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爸爸妈妈们的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孩子无尽的爱,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因过度而产生了攻击性,让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感受不到爱。 所以,请试着接纳你的孩子,学会共情,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孩子的优点,弱化孩子的缺点。这样,你会变得更加快乐,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幸福。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