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历代画论 掇英 类编 注释 研究(全2册)

中国历代画论 掇英 类编 注释 研究(全2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44578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0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六朝至明清时期重要画论大家的代表性画论言论,或佳句卓论、或加摘录,并辅助以注释、品评,是为雅俗共赏的读物。 《中国历代画论》新版共分九大部分:中国画本质特征论、起源发展论、功能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范畴论、风格流派论、评赏论、中外绘画比较论。试图勾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 新版本补充了不少新内容,如中国画的本质、特征、起源、美丑、雅俗、文质、比德、中和、理法、欣赏及中外绘画比较等论说。在本质论中,首先揭示中国画特有的哲学本质——画即是道。功能论中,将过去认识、教育、审美功能的提法,改为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此外,又补充了审美调剂功能。 新版本增加了近现代部分,主要是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俞剑华、宗白华、潘天寿、丰子恺、林风眠、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石鲁、黄胄等人的画论。他们有感而发,对前人的画论既有发微、探讨,又有自己独到的建树,代表了这一时代中国画论研究的优选水平。
作者简介
  
目录
自序
上编
一、中国画本质特征论
(一)本质
1.画即是道
(1)画与儒家之道
(2)画与老庄之道
(3)画与禅理
(4)综论
2.画为心物熔冶之结晶
3.画乃感情之产物
(1)画心画也
(2)画以得其性情为妙
(3)画以适吾意而已
(二)特征
1.画者画也
2.画是一种综合艺术
(1)画与诗歌
(2)画与书法
(3)画与题款
(4)画与印章
(5)诗书画印 熔于一炉
二、中国画起源发展论
(一)起源
(二)发展
1.借古开今
2.兼收并览
3.师其意而不师其迹
4.十分学七要抛三
5.善变创新 天下取则
三、中国画功能论
(一)审美认识功能
(二)审美教育功能
(三)审美娱乐功能
(四)审美调剂功能
四、中国画创作论
(一)感物
(二)感兴
……
五、中国画作品构成论
下编
六、中国画范畴论
七、中国画风格流派论
八、中国画评赏论
九、中外绘画比较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