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灰尘的旅行

灰尘的旅行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高士其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75524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听读版,本书由专业配音工作室朗读配音。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孩子的另一种阅读习惯就是喜欢听有声书。本书通过手机扫描实现点读功能,丰富小读者的阅读体验。
2、配合部编教材,收录知名童书作家作品和名著。包括金波、李四光、泰戈尔、贾兰坡、高士其等和中外名著。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菌儿”的细菌,它为读者娓娓讲述了其菌类家族不同族群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细菌,更让我们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打开这本书,那些时而淘气,时而傲慢,时而伤感,时而狰狞的菌儿就用它那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们说出了它全部的秘密。
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1988),福建福州人,我国有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因在科学实验中感染细菌导致身体残疾。归国后,他将全部精力奉献到了科普创作与抗日救亡活动中。半个世纪中,他在轮椅和病床上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是亿万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被他们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
目录
1/我的名称
6/我的籍贯
12/我的家庭生活
18/无情的火
25/水国纪游
32/生计问题
38/呼吸道的探险
46/肺港之役
54/吃血的经验
62/乳峰的回顾
71/食道的占领
78/肠腔型的会议
87/土壤革命
94/经济关系
105/人生七期
111/人身三流
118/细菌的衣食住行
122/细菌的大菜馆
128/灰尘的旅行
131/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
136/清水和浊水
140/地球的繁荣与土壤的劳动者
146/细菌学的第一课
152/毒菌战争的问题
摘要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记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有一点儿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暂时的一种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作“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这名字了,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儿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只大狗、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中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这里的“茵”,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射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茵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茵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茵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的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100倍呢。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不知道也罢,我也示得过着逍逍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始终没有和我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疔疮来了。” “寄生虫就算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这是我亲耳听见过三位中医,对于三位病人所说的话。我在旁暗暗地好笑。 他们的传统观念,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之中还有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箕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指我,而我却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生生、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小最小的生物。 既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说起来也话长,我真是有冤难申,在这一篇自述里面,当然要分辩个明白,那是后文,暂搁不提。 因为一般人没有亲见过,关于我的身世,都是出于道听途说。传闻失真,对于我未免胡乱地称呼。 虫,虫,虫——寄生虫,病虫,微生虫,都有’一个字不对。我根本就不是动物的分支,当不起“虫”字这尊号。 称我为寄生物,为微生物,好吗?太笼统了。配得起这两个名称的,又不止我这一种。 唤我作病毒吗?太没有生气了。我虽小,仍是有生命的呀。 病菌.对不对?那只是我的罪名,致病并不是我的职业,只算是我非常时期的行动,真是对不起。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