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常见螳螂野外识别手册
字数: 19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超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条码: 978756892755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有分布的相对常见且有代表性的77种螳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等信息予以简介,涵盖种数约占我国已知的螳螂物种数的一半,涉及全部科及多数属。书中每个物种均配有可供识别的生态照片,令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常见螳螂进行识别;书后附有中国螳螂主要属的螵蛸图版及农林业上常遇到的物种的生殖器图版,以便于专业人士区分近似种。本书是广大昆虫专业人士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生态摄影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人士用作参考。
目录
入门知识(1)
概论(2)
身体结构(8)
生活史(16)
生物学(19)
采集、饲养及标本制作(27)
采集与饲养(27)
标本制作(29)
种类识别(31)
小丝螳科(34)
越南小丝螳(34)
怪螳科(36)
中华怪螳(36)
侏螳科(38)
格氏透翅螳(38)
宽翅黎明螳(40)
齿华螳(42)
二斑彩螳(44)
云南细螳(46)
云南矮螳(48)
中华柔螳(50)
跳螳科(52)
绿脉虎甲螳(52)
顶瑕螳(54)
名和小跳螳(56)
五指山小跳螳(58)
长翅小跳螳(60)
布氏跳螳(62)
中南捷跳螳(64)
那大石纹螳(66)
宽斑广缘螳(68)
七刺闽螳(70)
角螳科(72)
美丽艳螳(72)
淡色缺翅螳(74)
斑点缺翅螳(76)
格华缺翅螳(78)
海南角螳(80)
铆螳科(82)
短翅搏螳(82)
云南惧螳(84)
埃螳科(86)
芸芝虹螳(86)
箭螳科(88)
梅氏伪箭螳(88)
锥螳科(90)
浅色锥螳(90)
花螳科(92)
天目原螳(92)
褐缘原螳(94)
中华原螳(96)
沟斑原螳(98)
中华齿螳(100)
察隅齿螳(102)
长翅齿螳(104)
海南齿螳(106)
冕花螳(108)
中华弧纹螳(110)
透翅眼斑螳(112)
明端眼斑螳(114)
江西眼斑螳(116)
中南拟睫螳(118)
中华屏顶螳(120)
陕西屏顶螳(122)
魏氏屏顶螳(124)
角胸屏顶螳(126)
短屏顶螳(128)
索氏角胸螳(130)
大异巨腿螳(132)
武夷异巨腿螳(134)
基黑异巨腿螳(136)
半黑舞螳(138)
日本姬螳(140)
壮姬螳(142)
印度姬螳(144)
中印枝螳(146)
枯叶螳科(148)
华丽孔雀螳(148)
螳科(150)
云南亚叶螳(150)
薄翅螳华东亚种(152)
棕静螳(154)
连纹静螳(156)
南洋半翅螳(158)
中华刀螳(160)
枯叶刀螳(162)
狭翅刀螳(164)
瘦刀螳(166)
勃氏刀螳(168)
宽胸菱背螳(170)
长菱背螳(172)
广斧螳(174)
中华斧螳(176)
贝氏斧螳(178)
台湾巨斧螳(180)
杂斑短背螳(182)
梅花半斧螳(184)
五刺湄公螳(186)
附录
附录 1:中国螳螂常见属种的螵蛸图版(188)
附录 2:中国农林城市环境常见螳螂雄性外生殖器图版(192)
参考文献(194)
跋(198)
致谢(199)
摘要
螵蛸:螳螂将卵粒产在螵蛸(oothecae)之中,多数螳螂的螵蛸有着明显的分层结构,其内还有分隔卵粒的卵室,螵蛸顶部有孵化通道。螵蛸的泡沫层可以为其中的卯保温保湿,并能一定程度地阻碍寄生性小蜂的侵害。 生活史 螳螂属于不接近变态昆虫,一生包括卯、若虫、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螳螂的卯表面光滑,长卯形,通常米黄色或黄绿色;所有现生螳螂都将卯产在泡沫质的螵蛸之中,因种而异,一块螵蛸中可能包含屈指可数的几枚到上百枚卯粒。很多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螳螂会以螵蛸中的卯的形式越冬;锥螳属Emousa及一些花螳科Hymenopodidae的物种常以大龄若虫越冬,而在温热带地区,螳螂越冬的形式则可能更为多样。当卯中胚胎发育成熟,若虫即钻出卯皮,顺着螵蛸中的通道钻出孵化,这时的若虫附肢紧贴在躯干上,呈鱼形,无行动能力,仅能扭动前行,称为“前若虫”;“前若虫”由一根丝线悬吊从螵蛸中滑出,并在离开螵蛸后迅速进行第一次蜕皮,成为1龄若虫。1龄若虫已经有着与成虫相近的外形,它们会在短时间内离开螵蛸,各自独立生活。 螳螂的若虫习性通常与成虫相仿,也捕捉各类小动物为食。螳螂的若虫经过6~8次蜕皮达到成虫阶段,若虫发育过程中造成的断足等损伤,可伴随蜕皮一定程度地恢复。不同种的螳螂蜕皮次数可能不同,通常小型种蜕皮次数较少;而同种螳螂中,雄性的蜕皮次数也常比雌性少1~2次。 成虫是螳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发育成熟的翅及生殖系统为标志。成虫后的螳螂即不再蜕皮,因而身体的损伤也不能再恢复。螳螂的成虫寿命较长,通常可达2~3个月,一些种的成虫甚至能存活6个月以上。新羽化的成虫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且需要进食才能接近成熟,接近成熟后的螳螂即可交配产卵,但未经交配的雌性螳螂也可产下正常的螵蛸,一些种有孤雌生殖的记录。两性一生均可多次交配。螳螂的螵蛸通常产于植物枝条或叶片之上,但也有一些种类会将螵蛸产进树皮缝隙、岩壁、石下,甚至通讨瞧軎B的掺掘将螵蛸产入地下。 生物学 捕食:螳螂以敏锐的视觉发现,并依靠发达特化的前足攫取、控制描别。尽管强有力的捕捉足可能严重地创伤或损坏猎物的身体结构,但被控制的猎物并不会被刻意杀死,而是以咀嚼式口器直接啃咬,直到猎物因肢体破碎而失去活性。螳螂的猎物几乎全是昆虫或近缘的陆生节肢动物,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对昆虫的偏好,而是因为在所处的环境中,在螳螂可控的体型范围内的小动物几乎全是昆虫;这也意味着对大型螳螂而言,小型脊椎动物依旧可能出现在它们的菜单之上。小型鸟类是最常见的非常规猎物,各大洲都存在有能力捕猎小鸟的螳螂。大多数螳螂并没有特殊的捕食偏好,但一些习性或形态独特的类群依旧可能有比较专一的食性:在树干上活动的怪螳属Amorphoscells非常善于以细小的前足灵巧地攫取身旁经过的蚂蚁;在亚洲东南部分布的箭螳族Toxoderini的种类则偏好捕食蝴蝶,它们捕捉足上纤细的直立长刺很适合卡住蝴蝶这样有宽大翅膀但反抗能力较弱的昆虫。 P16-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