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徐燕婷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222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徐燕婷 浙江杭州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系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词学》编委、编辑,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晚清民国词学与女性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规划一般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有《月满西楼——李清照传》及合著《纳兰词评注》《民国闺秀集》(全八册)等。并在《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个别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内容简介徐燕婷将民国女性词人的创作放到晚清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注重从整体的视角客观评价个体词人的创作成就,展示她们的词集出版及创作、社集概貌。除了对重要词人、词集、词社作深入阐述外,充分兼顾了不同时期其他女词人的创作和作品结集情况。分别对这些之前鲜有人关注的词人生平、词集版本信息和集社情况作了介绍,对她们的词集内容、作品风格等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突显其创作特点和实际价值。通过对女性词人与词集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民国女性词在不同阶段发展流变过程的特征。
内容简介
徐燕婷将民国女性词人的创作放到晚清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注重从整体的视角客观评价个体词人的创作成就,展示她们的词集出版及创作、社集概貌。除了对重要词人、词集、词社作深入阐述外,充分兼顾了不同时期其他女词人的创作和作品结集情况。分别对这些之前鲜有人关注的词人生平、词集版本信息和集社情况作了介绍,对她们的词集内容、作品风格等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突显其创作特点和实际价值。通过对女性词人与词集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民国女性词在不同阶段发展流变过程的特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民国女性词人词集概况
第一节民国女性词集不同阶段刊刻情况
第二节民国女性词集作者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民国女性词集作者的身份构成
第四节词学教育与民国女性词创作略论
第二章晚清闺秀词余风的笼罩与突围(1912-1926)
第一节徘徊于低谷期的词集刊刻与群体分化
第二节轗轲之境与传统闺秀的性情书写——以许禧身《亭秋馆词钞》为例
第三节才女遭际与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以罗庄《初日楼稿》等集为例
第四节闺秀名士化与词体的创作实践——以陈翠娜《翠楼吟草》为例
第三章新学教育背景中词体的新变与因循(1927-1937)
第一节民国女性词集刊刻的井喷与新旧之变
第二节闺秀“出走”与淮南三吕的创作殊途——以吕氏姐妹词集为例
第三节女性学人词与词体创作的现代转型——以陈家庆《碧湘阁词》为例
第四节交游唱酬与官宦闺秀的文学生活日常——以吕凤《清声阁词四种》为例
第四章抗战后词坛两极局面之转型与复归(1938-1949)
第一节民国女性词集刊刻的凋零与两极走向
第二节闺秀的“觉醒”与词中的“侠骨”——以徐自华词集为例
第三节时代亲历者与直己以陈的忧患书写——以汤国梨《影观词稿》为例
第四节易安才情与学者型闺秀的乱世词史——以沈祖棻《涉江词》为例
第五节“灵心写就新词”与融贯中西的探索——以茅于美词集为例
第五章群体创作与《寿香社词钞》
第一节寿香社考及女词人概述
第二节寿香社女词人的雅集与创作
第三节寿香社女词人创作的传统范式与新变
第四节诗心渐泯与书窗佳日的闺友唱酬——以何曦《晴赏楼词》为例
第五节至情至性与优裕之境的词体创作——以刘蘅《蕙愔阁词》为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