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下儿童团 彩插版

地下儿童团 彩插版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 作者: 胡树国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881385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抗日小英雄儿童文学经典读本:地下儿童团》是著名作家胡树国的长篇儿童小说。讲述了抗战时期,在新四军第五师领导下,平汉铁路南段少年儿童团,不屈不挠,反抗日寇的奴化教育,在千里铁道线上张贴传单、锄除汉奸、袭击鬼子火车、保卫家乡的故事。小说写出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中国孩子自立自强的品格和精神。
作者简介
胡树国,1934年7月出生,湖北首广水市人。曾任湖北省襄樊市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局长、编审。著有报告文学集《高山盛开大寨花》、传记文学《备染羊城》等。
目录
一 牛角湾
二 鬼子办起了洋学堂
三 汉奸在学堂杀人
四 铁强华弹打杨仁斋
五 我爱我的祖国
六 任务
七 火红的红缨
八 打陀螺
九 巧用马蜂
十 大刀进行曲
十一 戳穿谎言
十二 鬼子搜察
十三 锄奸
十四 接关系
十五 夜袭火车
十六 在狱中
十七 卢三反正
十八 救战友
十九 投入新的战斗
摘要
     一 牛角湾 湖北、河南边境有一个五千多户人家的城镇,东临群山叠嶂的大别山,西靠连绵起伏的柏桐山。市区地势平坦,有大别山奔腾而下的清澈碧绿的沙子河,环绕市区蜿蜒流过。对面陡峭的金牛山拔地而起,像一座独特秀美,高耸云端的宝塔。 平汉铁路像大地的动脉穿过市区。火车站在市区东面,跨过铁路再向东,有一个铁路工人聚集的村子,村子北大南小,中间成弓背行,像一个弯弯的牛角,人们管它叫“牛角湾”。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爆发了一起震惊千里铁道线的少年儿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那是一九四三年深秋。 天空阴沉沉的,大团大团的乌云从天边压过来。凄厉的北风把车站上的煤炭刮得漫天飞舞,到处一片灰蒙蒙。枯黄的残叶在疾风中旋转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呜——”几辆鬼子摩托车开过牛角湾,接着十几个鬼子和十几个伪军端着寒光闪闪的刺刀,押着一群“囚犯”,缓慢地走过来。这群人衣服破烂,满脸血痕和尘土,骨瘦如柴。鬼子用小指头粗的铁丝穿过他们的锁子骨,把他们连成一串。他们的肩上淌着血,痛楚地摇摇晃晃地挪动着脚步。 牛角湾的铁路工人、妇女和小孩,惊恐而又十分冷悯地目送这些即将被杀害的无辜者。 “囚犯”们渐渐地走远了。一个十二三岁的,打着赤脚的男孩,在这不幸的队伍后面跟了一阵,就站在高坡上,眼里噙着泪水,木呆呆地瞅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嗒嗒嗒,嗒嗒嗒…… 金牛山下响起急剧的枪声,那群“囚犯”一个个踉踉跄跄地栽倒在地上。枪声中夹杂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壮烈的口号声。 站在高坡上眺望的男孩,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用手蒙着脸,呜呜地哭着朝牛角湾跑去。 牛角湾村头,靠马路边有一间破屋。墙壁是用烂砖头和黄泥垒的,屋顶上覆盖着一层麦秸,麦秸上凌乱地放着一些脸盆大小的破铁皮。门楣很低,出进都得低着头。门口有一棵八九丈高的洋槐树。如今西北风一刮,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一只黑老鸹蹲在树枝上,令人心烦地哇哇直叫。 赤脚小孩带着满腔愤怒和不平,鼓着小嘴,气冲冲地朝破屋走去,刚到门口就大声嚷道: “妈,鬼子又杀人啦!” 走近一看,门关着,推门进去,屋里空无一人。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呼呼地出闷气。 不一会,从门外走进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她中等身材,虽然苦难的生活在她的脸上悄悄地布下了皱纹,面色显得蜡黄,但她的头发依然乌黑,闪光的眼里透露出坚毅、善良的神采。走路很快,动作麻利,看上去精明强干。她端着一个上了釉的瓦钵走了进来。 赤脚小孩名叫铁强华,见妈妈进来,连忙悲哀而又气愤地说: ‘妈,鬼子今天又杀人啦,那些人真可怜,死时的叫声,刺得人心里多难受啊!”顷刻,妈的脸色气得发白,胸脯急促地起伏着,愤愤地骂道: “强盗,这批强盗啥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鬼子不把咱们中国人当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咱们中国人不晓得跟他们拼?” “孩子,这就是当亡国奴的下场。咱们中国人要想不遭人家杀害,就只有组织起来。没有组织,一盘散沙,想拼也拼不成。”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