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的散步 艾青散文随笔选

诗的散步 艾青散文随笔选

  • 字数: 28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艾青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2250596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艾青所写的散文独具风格,笔下既有画家的视角又有诗人的情怀。2.艾青擅长文学理论,深入浅出,精辟而睿智。
内容简介
《诗的散步:艾青散文随笔选》系《时代记忆文丛》之一。本书精选艾青散文及随笔作品。作者通过鲜明深刻的形象,以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运动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其散文、随笔不仅反映了作者创作才能,写作水准,又记录了他严肃的、艰苦的写作实践,体现了作者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本书包括《诗论》《为了胜利》《夏日书简》《了解作家 尊重作家》《画鸟的猎人》等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祖籍浙江金华。19岁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三年后回国,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因参加反帝活动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出狱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爱国主义诗人"。艾青一生从事文学创作,涉及多种题材。其长篇诗作以情感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深邃而见长;短诗以“朴素、单纯、集中、明快"为宗旨,思路敏锐,具有时代感。艾青所写的散文也独具风格,笔下既有画家的视角又有诗人的情怀。艾青擅长文学理论,深入浅出,精辟而睿智。艾青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目录
上篇
诗论
诗的散步
《北方》序
诗的散文美
诗与时代
诗与宣传
诗人论
为了胜利
我怎样写诗的
论抗日以来的中国新诗
开展街头诗运动
关于诗的一封信
……
下篇
西行
忆杭州
给画家们
文学上的取消主义
送别
谈批评
夏日书简
第一日
了解作家 尊重作家
坪上散步
赎罪的话
俘虏
……
摘要
     八 在这选集里所收集的四十多位新人的诗,它们包括了中国新诗各种比较重要的倾向,包括了中国新诗各种比较重要的流派,他们各具风格与韵致,而每种声音都如此清澈地歌唱着为这民族所一致体验着的悲哀里感受着的欢愉,激荡着的热情,进行着的战争,争取着的胜利,企求着的美好的理想,工作与粮食,自由与幸福,文化与艺术的可靠的保障。 那贯穿在它们里面的思想与情感,正可以从各方面反映今天全民族的思想与情感;它们里面所发出的愿望,正可以从各方面反映今天全民族的愿望,他们的共同所要求的那些终极的目的就是中国的独立解放,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他们比一切更知道的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解放,人民的自由平等,必须坚持全国人民政府之间的团结,必须坚持抗战——直到中国接近胜利了为止。 这六七十首诗,它们所触及的题材有英勇战斗的歌颂,有对于真正为人民而劳瘁的人的歌颂;有民众动员的画面;有对于支持抗战最有力的劳动人民的慰问;有为因抗战而流血牺牲的人们的哀悼;有来自失地的悲哀的呼声;有前线和后方生活的画图;有反对世界法西斯摧毁文化的檄文;有对于世界的为正义而斗争的友军的同情,和他们牺性的哀悼;有对于妥协投降的警惕;有坚强的誓言,有对于背叛者的愤仇;和今天中国方面的生活的画图……它们的所有的激昂,悲愤,壮烈,哀伤,忧郁,欢快,兴奋……都是为了战斗,为了牺牲,为了支持,为了胜利。 这些诗,不仅标明了中国新诗的显著的进步,同时,也标明了中国的诗人的显著的进步。有些诗人,在抗战以前是那么幸福,做着艺术的俘虏,膜拜着美为至圣;有些诗人得意着把艺术当作魔术,当众变幻着他的空虚与神秘;有些诗人在感觉的浸淫里任性地亵渎着艺术,像污辱一个善良的女人似的;但今天,他们都在迫使着他们不得不进步的现实的前面进步了,不进步的就被淘汰,永远是自然发展的优选的真理。这些的人,有缓慢地在探求着创作的出路,有的却勇敢地踏进了新的创造的锻冶厂,有的转变得连他自己都不会或者不愿意得他的原形。他们同样地都为自己的艺术取得了解放,有如勇敢的普罗米修斯,冒犯了宙斯的禁律,把火交给人间。 有些诗人,他们几乎和抗战发动的同时,一面撇开了艺术至上主义的观念,撇开人生的哲学说教,撇开了日常苦恼的缕述,撇开了对于静止的自然的幸福的凝视;一面就非常迅速地(当然,在他们的内心的奋斗过程里不会是太简单的)把自己投进了新的生活的洪流里去,以人群的悲苦为悲苦,以人群的欢乐为欢乐。使自己的诗的艺术,为受难的不屈的人民而服役,使自己坚决地朝向为这时代所期望的,所爱戴的,所称誉的指标而努力着、创造着。 卞之琳,何其芳,曹葆华,都写了好多诗,这三位诗人,最显著地受到抗战的影响,他们都同样地为自己找到了他们诗的新的栖息的枝桠。 如果说卞之琳极力想从自己的意念里去寻找他的对于新的生活的肯定与融洽,因而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自己,则何其芳显然是从个人内心的变动去感受新的生活的侵入他的世界观的那种力量,他的歌里,常常有意无意地掺进了对于自己的剖白——这种剖白是这诗人最感兴味的;而曹葆华则比上面所讲的两位诗人更大胆地诋毁了过去,赞美未来。 方敬,骆方,厂民,锡金,韩北屏……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他们的技巧的平稳,他们的一般化的手法,他们的极力想控制情感的企图,羞涩地把思想显露出来的态度等等。 力扬,常任侠,徐迟……很多场合,显然是为创作的意欲而唤起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的诗,技巧的成分常常过多于感情的成分。 毕奂午以优美的格调,抒出他的不屈的意志的声音。这诗人如果我们要加以责难的话,那就是他的意志常常是代表个人的这一点,他好像不很有意味去发现革命,必须是群众的行动这一观念,因此他的诗里的信仰,就常常成了没有根株的花树一样,是一种道德上的奢侈品了。 蒲风,田问,袁勃,戈茅……被生活的浓烈的光焰所陶醉,他们的诗,常常流露了由于激情所带来的喘急呼喊。 贾芝为自己发现了诗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不是依靠脚韵的那种催眠的声音,而是从快愉的情感所唤起的声音;而另一诗人——括洛用富有旋律的语言,去发现它。 孙钿,彭燕郊,李素石,比人家更自然地呼吸了新鲜——这新鲜是从对于土地的爱里所散发出来的。 李雷似乎始终为自己保留着忧郁,想用忧郁喂养他的憎与爱。 李又然是以信念为教训,他的诗闪着智慧的光。他是企图以诗启示自己并温暖自己的。 袁水拍是今天最富有西欧明澈的理智的诗人,他常常以带着强烈的憎与爱的讽喻,解释并批判着世界。 邹荻帆,邹绿芷的情感比较深沉,刘火子的比较明朗,健康,鲁藜的格调比较清新。 戴望舒依然保留了诚挚的语言。 P99-10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