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

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傅修海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0350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左翼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本书对左翼文学进行现场研究,收集相关史料,借助较为成熟的文学理论,来重现左翼文学的发生现场、创作现场、批评现场、传播现场与活动现场,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文学史贡献与思想史意义,也提供了左翼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
内容简介
左翼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革命先驱在思想文化领域取得的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中国左翼文学的在场者和实践者,往往也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而所谓文学现场研究,我们的理解是,在借鉴“文学场”(布尔迪厄)、“历史叙事”(海登·怀特)、“总体历史”(福柯)、“活着的过去”(科林伍德)等较成熟的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对相关文学活动链、文学事件、文学交往、文学景观、文本关系网络等的还原、体察与研究。因此,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从中国左翼文学的“思潮发生现场”“创作现场”“批评现场”“传播现场”“文学活动现场的经典化”五个方面,基于个案和具体现象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发掘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文学史贡献与思想史意义。其中,还原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选择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的结构元素并加以描述和探讨是重点。
作者简介
傅修海,文学博士、博士后,郑州大学直聘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郑州大学教育部公民教育中心研究员、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刘斯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时代觅渡的丰富与痛苦一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白门柳)的节奏结构艺术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转摘7篇。曾获评河南省委宣传部百名优秀社科理论人才、河南省优秀博士后、河南省高校哲社优秀学者、河南省高校哲社研究年度人物、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并曾获得河南省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连续两次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特等奖。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现场研究
第一节 瞿秋白:从五四典型到左翼先锋
第二节 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学革命史观的兴起
第三节 陈映真“文学左翼”言说的葛藤
第二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创作现场研究
第一节 《子夜》创作进程中的颜色政治
第二节 丘东平的战争文学伦理与困境
第三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批评现场研究
第一节 革命与私谊:翻译论战中的瞿秋白与鲁迅
第二节 《百合花》:现代左翼抒情传统的当代演绎与变迁
第三节 对影成三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互文写作
第四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传播现场研究
第一节 鲁迅的经典化进程研究
第二节 纸墨寿于金石:《海上述林》的传播研究
第三节 赵树理的革命叙事与乡土经验
第五章 中国左翼文学活动现场研究
第一节 瞭望与批判:从文学革命到文学史观的“整理”
第二节 闻名·见面·抱团:从书信问答到翻译论战
第三节 从“相得”到“怀念”:合撰、互评与“余谈”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