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敦煌彩塑纵论

敦煌彩塑纵论

  • 字数: 1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常书鸿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26003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零门槛的敦煌文化入门指南 僻处边塞的敦煌,为何会有如此丰富的古迹? 敦煌的工匠们竟可以与米开朗琪罗媲美? 如何临摹壁画? 莫高窟中究竟有多少幅飞天? 古代匠人如何能在塑像上刻画出“窃眸欲语”的表情神态? …… 没有艰深难懂的学术语言,没有高高在上的阅读门槛,只有轻松好读的敦煌文化常识 三本书相辅相成,层层深入,带你读透敦煌,读懂中国 ◎关于作者,没有人比常书鸿更懂敦煌 他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他是敦煌研究院创始人 他是敦煌学奠基者 他是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有名画家,临摹过数张敦煌壁画 他使远在西北边地的敦煌石窟逐渐为世人所知 半个世纪,一万八千多个日夜,他与敦煌共命运 ◎常书鸿之女常沙娜主编,延续对敦煌的守护与传承 常沙娜教授历时20余年,爬梳、集结常先生散见于数百种图书、报纸、期刊、内部资料中有关敦煌文化的文字,成此一套“敦煌三书” 完成对父亲弘扬敦煌的承诺,唤醒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敦煌研究院倾情提供多张珍藏洞窟图片,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全彩印刷,品质装帧,宜收藏,宜阅读
内容简介
《敦煌彩塑纵论》细数敦煌各类“神采具足”的彩塑,从早期南北朝时期的深受异域风格影响的“秀骨清像”,到隋唐以后逐渐珠圆玉润、体态优美的神佛菩萨,对其演变历程、时代特征、题材选取、制作方法等,都作了详尽而透彻的介绍,使读者不仅可以从图片中直观感受敦煌彩塑之美,更能唤起我们内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无比的敬意。
作者简介
常书鸿(1904—1994),有名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我国敦煌学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敦煌守护神”。1927年赴法留学学习油画,作品屡获大奖,并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因在书摊偶遇《敦煌石窟图录》,决心放弃巴黎的舒适生活,回国投身敦煌石窟保护工作。1942年参与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1949年后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局顾问、甘肃省文联名誉主席。
目录
敦煌彩塑
一 民族传统
二 外来影响和新的创造
三 题材和创作技术
四 时代特征和艺术上的成就
五 结语
敦煌图案——《敦煌唐代图案选》代序
《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序
附录一
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介绍
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学习祖国历史文物笔记
附录二
铁马响叮当
铁马响叮当——敦煌的春天
出版后记
摘要
     彩塑不像那些用大块石头从外向里逐渐加工雕琢而成的石刻,它是利用湿润、软和而易于操作的泥土自内而外从骨架大局一直到细腻的肌肉运动和五官表情,逐步捏塑而成的。艺术匠师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造型的体积适应着创造的要求,把一切可以觉察的色、相、重量等综合地全面地体现出来,成为质体和光色相结合、“神采具足”的彩塑。它不但形象地再现了人物,而且是“随类傅色”地刻画了人物的风采,使“默不作声”的泥塑成为“窃眸欲语”的生动造像。 敦煌莫高窟就保存有极大数目的这种优美的彩塑。这些彩塑配置在绚烂夺目的建筑彩绘和壁画装饰着的石窟中,它们不但是彼此辉映,而且是互相依存的。如有些菩萨、天女的飘带,绕在肩上、臂上的是立体彩塑,但当延展到墙壁上之后就用同样彩色的绘画接连下去(北魏、隋、唐都有类似的例子)。唐以后彩塑菩萨的头光大体都是用壁画来表现的。有些佛龛内仅仅塑造了主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成为七身一铺,而把未经塑造的另外八个弟子及天龙八部、飞天、龙女等扈从部属绘制到墙壁上面。龛楣图案、藻井图案与石室建筑的梁枋、斗拱图案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具体事实,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古典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的特点,这也符合中国艺术“绘塑不分”的古老传统。如北齐天统三年(567)张静儒《造浮图并素像记》云:“在黄冈上造浮图一区,素画像容,刊石立形,释迦菩萨,妙巧班公。”这里“素画像容”,指的是彩塑,当时还没有把“素”和“画”两个造型部门分开来。唐代彩塑名家杨惠之,原先是与吴道子同时向画师张僧繇学画的,《五代名画补遗》载吴道子和杨惠之:“号为画友,巧艺并著,而道子声光独显,惠之遂都焚笔砚,毅然发奋专肆塑作,能夺僧繇画相,乃与道子争衡。”这里不但说明杨惠之是一个有名的彩塑专家,而且他的画,也与当时画圣吴道子“巧艺并著”。他在毅然发奋专于塑作之后,他的彩塑不但能与道子争短长,而且能夺得他的老师画像的神态。我们从这里绘、塑并论的记载可以看到当时绘画和彩塑的密切关系。宋人郭若虚写的《图画见闻志》上有论到吴道子的“吴装”特点时说:“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雕塑之像,亦有吴装。”这里说明绘画的风格也同时是彩塑的风格,《广川画跋》上也说:“吴生之画如塑然,隆颊丰鼻,呋目陷脸,非谓引墨浓厚,面目自具,其势有不得不然者。正使塑者如画,则分位皆重叠,便不能求其鼻目颧额可分也。”以上所引文献上的记载,正与敦煌各时代彩塑的神态、衣饰、花纹与各时代壁画人物、装饰花纹是接近一致的,情况也是相符合的。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