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之谜"解答的开启之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读

  • 字数: 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作者: 张彦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51501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一种通过消灭私有制而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的运动。通过共产主义,人克服了异化,人的需要得到真正满足,全面占有本质,并实现自由的发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翻译出版工作较为困难,但它发表后对东髓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诸多学者在研究这部手稿后,从根本上转变了对马克思的研究态度和方向,如美国有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将《手稿》出版后引发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热潮评为“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
时至今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仍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多、同时也是难懂的文本之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一项早期的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诞生
一、《手稿》的写作背景
二、《手稿》中丰富的思想底色
三、《手稿》的重要价值

第二章 一个经典的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梗概
一、《手稿》的基本结构
二、《手稿》的基本内容
三、《手稿》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一个重要的论题: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一、“异化”的语义学探讨
二、《手稿》中的“异化”与“异化劳动”
三、《手稿》中的“异化”与私有财产

第四章 一个不朽的主题: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一、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
二、从“空想的”社会主义到“真正的”社会主义
三、共产主义运动

第五章 一种不灭的影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意义
一、《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作用
二、《手稿》在西方学界引发的“两个马克思”之争
三、《手稿》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