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分类的艺术 动物学家如何认识世界

分类的艺术 动物学家如何认识世界

  • 字数: 2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 作者: (英)大卫·班布里奇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77471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分类的艺术》内容关于动物,动物世界是寓言主角,是生命之树,是清单编目,是网络,是迷宫,是未知之地,也是我们人类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 在地球上栖居不计其数的生命,彼此之间有着各种相似与不同之处。早在达尔文之前,人类祖先的目光就已经落在了它们身上。古老而原始的动物分类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揭示这一隐秘秩序的渴望。这些尝试在历史上出现之频繁超出我们的想象。神话与传说,宗教与艺术,生命之树与演化线路图,直到现代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复杂化分类体系……书中收录的分类小史与人物小传讲述了一个个残忍或唯美,冷峻或热忱的分类故事,并最终归结到人类对自身的困惑与迷恋。 ✮《分类的艺术》内容关于艺术,本书意在重现这一艺术化的动物分类发展史。 在人类最初的绘画作品中,动物便拥有一席之地。有两个主题在人类的早期岩画中频频出现:旷野里的动物和人类的手——后者灵巧而有力的拇指令其在一众生物中脱颖而出,别具优势。人们探索动物世界的热忱往往出于实用,比如判断猎物是否有毒或是否易于捕获,但另一个驱动力同样不容忽视:对艺术的追求。书中收录的图像在博物学、地质学、动物学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内容简介
人类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孜孜以求,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动物,作为最早让人类引起注意的对象,对它们的研究以及传道解惑,不单单有着实践与理论基础,还有艺术与美学的驱动。从单纯视觉上的辨别与区分,到进化论诞生后的计划与分类。本书以超过两百张图片与图谱,讲述了一个如何将飞禽走兽更“艺术地”系统化分类的故事。
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人们描绘和给动物分类的热情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生存所需。正是这些狂热创造出了汗牛充栋的精美艺术作品,即使穷极一生我们也难以阅尽……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这些作品中高超的描绘精细度和审美艺术性,仿佛除了科学信息,震撼人心的视觉呈现本身就能给予人类深邃的哲学体悟。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 大卫·班布里奇 David Bainbridge 生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也是剑桥大学生理、发育和神经科学系的临床兽医解剖学家。班布里奇已编写多部临床相关学术专著,并已出版八种科普书籍。他是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的研究员,从事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古生物学的学习与研究。 ◎ 译者介绍 胡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四足动物功能形态学及鸟类的起源与演化。 王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目前致力于探寻蛇颈龙类、鱼龙类等海生爬行动物何时何地“重返海洋”,及其水生适应的演化过程。 邢路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中心工程师、博士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目前研究方向为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动物寓言集和狗头人
第二章 在纷繁中建立秩序
第三章 新旧之交的生命之树
第四章 外在的样式,内在的构造
译名对照表
图像来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