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制造 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中国制造 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有史有论,史论互证”,以史为线回顾中国制造的复兴之路,探究中国制造崛起的深层根源,以论为主,全方位解读中国制造的能力修炼工夫,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话题,展望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
  • 字数: 29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曾纯 著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56007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中央宣传部2022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作序推荐。 2.工信行业的资深媒体人、现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杂志总编辑,对中国制造深刻、独到的见解、认识和反思。 3.本书翔实例证全景描绘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多角度翻检了政策、创新、人力对中国制造演进的影响。 4.三大特点:一是以史鉴今:结合史料娓娓道来梳理中国制造发展脉络;二是数据翔实:活用数据条分缕析对比中国制造今昔变化;三是例证丰富:叙议之间由故事串联中国制造的崛起与转型。 5.图书装帧精良,印刷精美。
内容简介
本书史论结合,以生动史实切入,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并将中国制造置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洞察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剖析中国制造复兴的内在成因及其演进逻辑,透视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核,探究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制造业兴衰成败的一般规律。这是一本旨在讲好中国制造故事、建立民族工业文化自信、凝聚实现民族复兴澎湃力量的“大众精神读物”。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中国制造复兴之路”用翔实的例证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制造是如何走上复兴之路的,概述中国制造在近现代不同时期(探索期、奠基期、崛起期和由大求强期)的演进历程,探究中国制造复兴的深层根源,展现大国工业崛起的荣光。下篇“中国制造能力修炼”细致考证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基本能力所在,从不同角度翻检影响中国制造演进的产业政策取向、重大创新实践、根植韧性、人力结构和民族工业文化等因素,全方位探索中国制造如何才能实现持续成功,并展望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图景。
作者简介
曾纯 媒体人,现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杂志总编辑,曾任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社会科学系主任、《中国电子商务》总编、《数字时代》执行总编、《中国工业评论》总编等。在制造强国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及汽车产业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相关著述逾百万字。
目录
上篇中国制造复兴之路
第一章破局百年5
1.1独步天下6
1.2危机潜伏11
1.3“克星”登场12
1.4师夷长技14
1.5长路漫漫17
1.6“建国方略”21
1.7百年遗产23
第二章复兴曙光27
2.1终结“炮舰外交”28
2.2制造业基础:一穷二白30
2.3奠基大业:大规模工业建设起步33
2.4不对称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39
2.5初步工业化:工业体系成形42
2.6反思与启示:初步工业化的力量来源与经验教训45
第三章“第五极”崛起53
3.1“五极”的崛起与突破54
3.2工业化曲线陡峭上扬62
3.3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大国地位69
3.4中国快速工业化的奥秘73
第四章巨制鸿篇81
4.1对标制造强国82
4.2无形的“楚河汉界”89
4.3聚光灯下:先进制造产业焦点95
4.4高端突破:产业逆袭,多点开花106
4.5工业新时代的荣光117
第五章制造国运125
5.1关键变量:制造业改变世界格局126
5.2后工业社会的大国制造业135
5.3新工业烈火燎原143
5.4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153
5.5中国制造,世界贡献159
下篇中国制造能力修炼
第六章苦练内功:创新优化中国制造167
6.1工业革命其实是科技产业革命168
6.2现代制造业创新之道173
6.3制造创新:中国制造的“撒手锏”181
6.4升级方向: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189
第七章实践创新:民族制造的创造时空193
7.1产业组织创新的中国方案194
7.2技术创新的转型样本:从跟随战略到科技“无人区”创新198
7.3区域制造业创新:以苏甬两城为例201
7.4民族制造的文化自信210
第八章人尽其才:中国制造的人力金字塔219
8.1“一小时读懂中国”:规模优势主导社会变迁220
8.2庞大的产业大军与消费群体222
8.3勤勉的执行层229
8.4企业家群体与企业家精神23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