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心的处方笺 河合隼雄的55个治愈处方
字数: 21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日)河合隼雄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55511357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日本重量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为那些被看似无比正确的僵化观念捆绑,烦恼不已的人写的。 在河合隼雄先生看来,僵硬其实是一种心灵没有弹性、不自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真正需求被压抑,内心充满了焦虑、沮丧和抑郁。只有给心灵松绑,看到事情的多个方面,才能消除烦恼,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本书中,作者河合隼雄先生将会带领你突破常识误区,让你不再被无形的绳索束缚;从全新的视角,在已知的事情里寻找被忽视的真相和未知的可能性,让所有在生活中挣扎历练的人经历一次靠前的心灵净化,回归灵魂的白色。 ---------------------------------- ※ 心理学经典畅销著作,出版近30年,累积销量逾150万册。 ※ 特别附上心理咨询师译者的专业解读。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日昇作序推荐。 ※ 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大江健三郎、安藤忠雄、几米等都推崇备至的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代表作之一。 ※ 关于自我、人性和关系的55个心灵处方
内容简介
人心是可以读懂的吗?特别正确的话值得听吗?想要独立又想依赖怎么办?抹杀自己的欲望会令无辜的人受累?男人和女人真是两种无法相互理解的动物吗?……每一个看似常识性的问题,河合隼雄先生都给出了颠覆常人惯性思考方式的另一种答案。每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里,都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独到见解。这一次,就让我们跟随这位极富盛名的心理学大师,唤醒沉睡多年的心灵,聆听迷失良久的心声,寻回灵魂最深处的感动。当你困于蛮不讲理的世间,愤愤地想举起拳头时;当你累于纷乱纠缠的人际关系,默默地想滴下眼泪时……不妨认真听取本书55种烦恼心声的细微震颤。不知不觉,你就会自然发现遗忘已久的“心的处方笺”。
作者简介
[日]河合隼雄(かわいはやお,1928—2007) 享誉世界的日本心理学家,被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大江健三郎、安藤忠雄、几米等推崇备至的心理学大师。 他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是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是将箱庭疗法引入日本的第一人,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他不仅致力于让心理学服务于每一个人,还关心社会问题,探究日本文化。他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走进内阁的学者。 他贡献卓著,被授予“紫绶褒章”“社会文化功劳奖”“朝日奖”“瑞宝重光章”等多项大奖。面对他的离世,日本民众扼腕悲叹:“日本再无心理大师。” 他一生著作多达300余种,涉及学术专著、心理学普及读物、心理治疗方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心灵成长、与名人的对谈等。国内已出版《爱哭鬼小隼》《心理治疗之路》《心的栖止木》《大人的友情》《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等多部作品。
目录
01人心不可测<那些读心操控术真的有用吗>
02抱怨时多想想“好事不成双”<为什么好事总轮不到我头上>
03很大程度上正确的话就是毫无意义的话<听人劝就能吃饱饭吗>
04一旦打破了沉默,就请继续说下去<忍耐是优选的美德吗>
05沉湎于过去,就是不肯往前走<过去真的比现在更好吗>
06唯有强者才懂得感谢<什么样的人会记得你的好>
07觉得焦躁,是因为害怕自己被看透<我们怎么莫名就烦了>
08离灯塔太近,就有触礁的危险<一心做好男人、好妻子、好……未必是好事>
09放掉对满分的无谓执着<为什么你总输给关键时刻才使劲的“投机者”>
10过分认真啊,也得歇一歇<太认真的人为什么总是会冷场>
11全情投入以后,才能离开<为什么总是难以挣脱束缚的怀抱>
12抱怨的时候,往往是优选的时候<你能否看到怨言背后的机遇>
13决定逃跑的时候,就别心疼东西<“能进能退”的社会技能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14愿景有时比现实更珍贵<我爱的是你,还是你的影子>
15别让心灵的支柱压倒灵魂<有时,是从内心深处累了……>
16灭掉灯,有时能看得更清楚<到处寻觅自我激励的办法,真有用吗>
17不要破坏内心的自然环境<用心培养一个人,怎么成了毁灭他>
18被抹杀的欲望会变成伤人的利刃<总在忍耐的人,你知道你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吗>
19精神的力量并非只有忍耐<让人克己牺牲才是团队精神吗>
20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换来回报<你真的尽心尽力了吗>
21理解是男女之间无法逾越的屏障<真有人能摸透异性的心思吗>
22理解别人是豁出性命的工作<这辈子你真的用心理解过别人吗>
23善事要做到别人心坎里<为什么一心做好事反而常被人埋怨>
24只有经过死亡的洗礼,才能看到重生的火光<你的心,经历过死而复生吗>
25试着雕琢你的灵魂吧<你的灵魂,它还好吗>
26依赖是独立的支柱<离开亲人,你就真的独立了吗>
27有想做的事,马上去做做看<遇上艰难的工作,憋着就能做出来吗>
28在心智上保持自处<如何才能真正不孤单>
29胜与负,往往只有一线之差<为什么矛盾的两端常常是51∶49>
30最容易发生的是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为什么改变总是从一个特别到另一个特别>
31在路边玩过草的人,才能体会路的味道<为什么玩性大的人,有时反而成就高>
32本性会在危急关头暴露无遗<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本性吗>
33勇气也有软硬之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
34谎话说多了也能成真<朝人生目标冲的时候,其实也可以高喊口号>
35谎话是常备药,真相是猛药<不想谄媚又不想非主流,该怎么说话>
36担忧与痛苦都是乐趣的一部分<你会因为怕家人担心而不告诉其实情吗>
37处理家庭关系是一项大事业<管孩子怎么比管下属还要难>
38太过明理的父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和孩子争吵的未必就是好父母>
39物质的丰裕让教养儿女更难<为什么有钱了,孩子却更难带了>
40长时间地说教往往收效甚微<为什么话说得越多越容易招人反感>
41认清自己是谁,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你是否刻意回避告诉别人你是谁>
42事情会因人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价值<世上真有『命中注定』吗>
43用双眼去看,才能看出深度<怎样才能练就一双极具洞察力的慧眼>
44有羡慕别人的时间,不如去干点什么<眼红别人能给你带来收益吗>
45放弃权力,才能磨砺出内在的权威<培养真正的权威,靠权术有用吗>
46要登上权力的宝座,就得承受孤独<你准备好承受权力带来的苦痛了吗>
47别让健康病侵蚀你的心<太热衷于养生,是病了吗>
48了解可以减轻不必要的伤害<“幸免于难”的人接近是因为运气好吗>
49为了得到“幸福”,需要有所放弃<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50精神性的东西泛滥会掩盖精神本身<你是否真正理解“精神”二字>
51真正稳定的关系是在冷静后形成的<一段感情爆发危机、决裂了,就不能挽救了吗>
52有时,唯有背叛才能保持距离<为什么深深依赖的人非要选择背叛>
53虚伪的民主是扼杀创造力的元凶<想创造与改变,为什么总让别人不高兴>
54创造力是上天赐给所有人的礼物<我能做独一无二的我吗>
55内心新矿藏越挖越多<为什么有人总精力充沛,有人总死气沉沉>
后记
附河合先生的口头禅
摘要
作为一个从事多年临床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来向我讨教,问我有没有什么读心术,能轻而易举地读懂他人的想法。更有甚者,有的人因为要与我见面而惴惴不安,唯恐我一眼看穿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可否认的是,我研究的是临床心理学,而且略有所得,也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心”。然而,也正因如此,我反而认为人心是最不可能被读懂的——这恐怕与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截然相反。 我再强调一次我的观点:我坚信人心不可能被看透。普通人可能会以为,看透人心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有的人说,只要看一眼对方的长相,就能立即判断出其是“好人”还是“坏人”。可要是从心理学家的专业视角来看,那些看起来一本正经、相貌堂堂的人,他们的内心也有可能藏着些污浊不堪的事。反之,一些面目可憎的人,也有可能是心思纯良的善者。真正了解心理学的人,不会一看外表就武断地下结论,而是会以“人心是不可看透且变化无常的”这样的态度来看待他人。 曾经有个孩子,被父母和老师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被打发到我这里做心理咨询。单从表面上看的话,这孩子也确实做了不少出格的事。父母和老师耗尽心力,想让这孩子改邪归正,结果却总是白费力气。徒劳数次以后,父母和老师就都放弃了,把孩子送到了我这里。在这个时候,按照一般人的设想,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分析这孩子的内心,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不光如此,他们还会觉得心理咨询师也该对孩子的父母如法炮制,好从中找到诱发孩子种种不良行为的根源,之后再据此想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对策……如是这般吧。 不过,真正的专家却根本不会这么做。 在跟这个被所有人认为是“无可救药的不良少年”的孩子聊天的时候,一定要以一种探求的态度,比如“实际上真是那样吗”“到底为什么要叫他不良少年呢”,这是最关键的。千万不能像他周围的那些人一样,不假思索地就把他看作一个不良少年。当我以这样的态度接近孩子时,他竟然出人意料地开始袒露心迹。他流着泪,说着自己的母亲的可怕之处,说他自己从小就总是被母亲骂……要是听到这里,你立即就说“母亲的态度正是导致孩子不良行为的根源”的话,那么你依然是个外行。 孩子一边哭一边控诉着母亲的可怕——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真实的,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点,但这还远远不足以让我们将其与“他母亲是个可怕的人”画上等号,更不能迅速得出“母亲就是原因”这样的结论。同样,当我们与他的母亲进行咨询会谈时,也应如此。要时刻抱着“不轻易下结论”的态度来为咨询者服务。 以这样的态度坚持数次咨询以后,以往我们看不到的整座冰山,也就渐渐浮出了水面,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令常人匪夷所思的往事。声泪俱下地控诉可怕母亲的孩子,也会慢慢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爱;固执地认为孩子坏到无可救药的母亲,也会慢慢试着找些共同话题和孩子沟通,而孩子也能开始慢慢和母亲交谈了。 话虽如此,但事情本身往往又没那么简单。很多来访者的心理状态都是在一段时期内呈起伏状,时好时坏,像一条曲线一样起伏变化着。不过,无论如何,最关键的就是不能根据来访者即时的状态立即下判断、做分析、得结论,而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种未来的可能性上,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咨询。 不妄下判断,一边期待一边观察,人性这座隐藏在海水深处的冰山就会慢慢显露出来,人也会因此而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简直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不过,这并非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要消耗非常多的心理能量。反之,以为自己读懂了,并且果断地下判断得结论,这倒是轻松得多。“这孩子会出问题,原因全在他母亲”或者“既然这孩子已经是个不良少年了,就真的无可救药了”,像这样下判断的话,自己的责任就减轻了。只需要批评某个人,就能让你产生这件事已经解决了的错觉——这是一种对心理学的滥用,让我忍无可忍的滥用。 与“身体的处方笺”截然不同的是,“心的处方笺”要做的不是分析现状、究明原因、拿出对策,而是从未知的可能性中探寻事情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处方笺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浮现。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