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正念第八天 正念团体带领与自我修习一本通

正念第八天 正念团体带领与自我修习一本通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李波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713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十多年来,李波教授带领学生、社会人群、抑郁及焦虑群体、监狱司法系统人员等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正念练习,总结了修习体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东方文化背景进行阐释和引导。全书分八章,每章对应一次正念课程训,从细致入微的习练法门,到跨越千年的思考与领悟,循序渐进地引导练习者体会正念训练的方法和意义,改善自身的心智健康水平,并掌握带领正念认知团体的具体方法。
作者简介
李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认知心理学硕士,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现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8年开始从事正念研究、教学和培训,对正念的内涵、正念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临床干预效果、正念培训课程的开发均有研究。
目录
第一天:正念与“自动巡航”
我是组长,也是“健心”“健脑”教练
葡萄干练习
什么是正念
正念之光
正念的功用
正念的历史渊源
身体扫描
第二天:应对练习中的阻碍
练习:身体扫描
关于身体扫描的说明
为什么要盘腿席地而坐
为什么要做身体扫描
练习时注意力总是跑掉怎么办
嘴角上扬,保持微笑
在街道上散步
正念四观之一:观呼吸
第三天:动态正念
正念四观之二:观呼吸、观身体感受
关于观呼吸和观身体感受的说明
正念与左右大脑半球功能整合
正念与爬虫脑、情绪脑、皮质脑功能整合
正念行走
正念、专注力与自我知觉理论
正念伸展
三分钟呼吸空间(常规型)
第四天:辩证思考与活在当下
五分钟“看”或“听”的练习
正念四观:观呼吸、观身体感受、观声音、观想法
活在当下与两种反应倾向
两种不同的幸福
正念与幸福
太阳观想
正念与品茶
三分钟呼吸空间(应对型)
练习:正念伸展
第五天:想法不等于事实
练习:五分钟“看”或“听”
正念四观:观呼吸、观身体感受、观声音、应对想法困扰
想法不等于事实
练习应对想法困扰的意义
慈心禅
禅修冥想与正念的关系
练习慈心禅的心理意义
练习:正念伸展、三分钟呼吸空间(常规型)
第六天:觉察内在模式
练习:五分钟“看”或“听”、正念四观
想法如何成为事实
情结、结使
识别内在模式
提高幸福感“水平”
经历问题的五个阶段
禅宗故事:婆子烧庵
练习:慈心禅、正念伸展、三分钟呼吸空间(应对型)
第七天:行为改变心态
练习:正念四观
生活中的三类事情
正念与圣贤之道
争取每天有点儿心得收获
心理学实验:未完成事件与走神
智慧如日,想法如云
正念与压力、负性情绪应对
练习:慈心禅、正念伸展、三分钟呼吸空间(常规型)
第八天:简单重复的力量
练习:身体扫描
为长期练习做好准备
健康生活指引:完整的正念
心理学实验:酒店服务员的工作压力
念佛的心理学价值
回顾课程内容
关于参与正念团体的反馈
将正念融入当下每时每刻,延展到过去和未来
附录一:为什么说正念不只是觉察与接纳
附录二:正念和宗教是什么关系
附录三:正念、创新与道德实践
附录四:人性、佛性、神性
附录五:苦、原罪、压力、焦虑之同源说
参考文献
摘要
     我是组长,也是“健心”“健脑”教练 大家好,我们正念训练的课程今天就正式开始了。在正念课程上,我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自己是“健心”教练、“健脑”教练。“健身”大家肯定都知道,如果我们身体出现问题,例如容易疲劳、精力不足、做事效率不高、做一点事情就要休息很长时间、睡觉不解乏,腰、肩、颈、背等很多身体部位不舒服,没有胃口等,我们推断这很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通过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能够改善亚健康状况,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实可以非常简单,是不是?比如跑步、游泳、爬山、快步走,都是很简单的动作,每天能够拿出一定的时间,比如半个小时,科学、规律地坚持去做,健康状态就会逐渐得到改善。即使去健身房找私人教练,学习更加专业的练习方法,使用各种健身器材,一旦熟练之后,也并不复杂。可是,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对吗?难在哪里呢?难在坚持。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大家都知道锻炼身体的好处,但是实际上能够常年坚持锻炼的人恐怕在人群中比例并不高,所以锻炼身体虽简单却不容易。 之所以一上来就和大家说这些,是因为同样地,我们的心理也存在健康与否的问题。比如平时容易失眠,总是愁眉苦脸,觉得活着没意思,脑子里想法很乱停不下来,遇到事情容易着急发火,做事情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人总是冷漠敌意,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些外在表现看似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但归纳起来都可以说是心理上一定程度亚健康的表现。要改善心理的亚健康状况,也有方法,也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健心、健脑。 那么,如何去做?这里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正念,就是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好方法。希望通过八次课程,大家能够做到对健心、健脑的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也就是既知道怎么练习,又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练习。每周,我们除了一次课上大概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之外,其余的六天还需要大家每天拿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自己进行练习,这样才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每次课都有新的内容、新的练习。如果大家只是在课上练习一下,回去自己不做的话,后面的课程内容就会逐渐跟不上了。这也像锻炼身体一样,如果健身教练告诉你怎么做对身体有好处,你了解了但并不去实践的话,即使能够向别人讲得头头是道,自己从中的获益也是很有限的,就浪费了这次机会,岂不是很可惜! 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会把健心、健脑并列呢? 健心是一个方便的说法,和健身正好相对,而实际上正念练习是健脑。因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正念的机制和效果的研究,都要在大脑层面上去找科学证据。也就是说,经过正念练习,有没有在大脑的某些部位、某些功能区发生相应的积极变化,这才是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不只是从练习者个人主观经验上来判断,例如“我感觉正念练习挺好”“我觉得正念练习很有效”“我练习之后情绪更稳定了”……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禅宗的公案,就是禅宗二祖神光(慧可)去见达摩的时候,说自己心不安,请达摩为他安心。于是达摩让他把心拿来,要为他安心。神光想来想去,找不到,就对达摩说自己找心但是找不到。达摩就说我把你的心安好了。神光立刻有所领悟,那他领悟的是什么呢?和我们这里所说的心、脑有什么关系吗?如果我们说要健心的话,那这个心在哪里呢? 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