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 字数: 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季羡林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54980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国学大师的陪伴下感受语文的迷人魅力;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精选课本中的作家作品,一线语文名师推荐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佳作二十余篇,内容或描绘自然万物,或记叙游览胜景,或追忆亲友故人,或抒发人生感悟,语言平实,充满哲思,滋养着孩子的心灵成长。其中,《月是故乡明》入选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阳光也有风雨,孩子的每一次经历,都是心灵的养分。季老的文章,除了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与珍惜,学会欣赏生活的每一个可爱之处,感受生命里每一个美好的片段,更让孩子们从亲切细腻的文字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国际有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学术著作有《糖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等,翻译作品有《罗摩衍那》《五卷书》等,散文随笔有《清塘荷韵》《留德十年》等。
目录
读的是一种情怀——《月是故乡明》导读
第一辑在他乡
寻梦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星光的海洋
中餐与西餐
第二辑归故里
母与子
我的童年
月是故乡明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赋得较为的悔
怀念母亲
第三辑谈读书
我最喜爱的书
我的书斋
成功
第四辑观趣景
神奇的丝瓜
清塘荷韵
二月兰
晨趣
春满燕园
摘要
     寻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踪。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蒙,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36年7月11日于哥廷根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