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想与方法 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

思想与方法 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诸葛沂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280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T.J.克拉克是英国有名艺术史家、作家,是“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艺术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对T.J.克拉克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有可能是国内第一本研究T.J.克拉克思想理论的专著。作者运用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比较法以及跨文化研究法等学术研究方法,将T. 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思想放在艺术史学科乃至人文学科整体发展脉络和历史情境中进行考察、研究,创造性地概括出了新艺术社会史的主要研究策略,为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思考框架,这便是本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内容简介
T.J.克拉克是20世纪至今西方杰出的艺术史家之一,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重要代表。本书以宏观、微观的视角,对T.J.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既揭示了艺术社会史的基本观念,剖析其理论来源与方法策略,提炼评析其现代主义理论,又解析了其具体研究个案、卷入的重大争论及艺术史写作实验。重点在于揭橥其在研究中调和艺术与社会、内在与外在的关系时所运用的一系列策略,如“否定”与“隐喻”等中介方法。本书的主体虽然以T. 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为研究对象,但优选的期望,在于通过呈现一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复杂模式和内在肌理,为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一种具有借鉴和攻玉价值的参照。
作者简介
诸葛沂,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杭州师范大学很好人才学者。浙江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师从沈语冰教授,致力于西方艺术史学和艺术批评理论的翻译与研究,兼及视觉文化和电影研究。著有《尤利西斯的凝视: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世界》《艺术与此在》等,独立或合作翻译《现代艺术:1851—1929》《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神龙:美学论文集》《作为模型的绘画》和《印象派:反思与感知》等,并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国家与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若干。与沈语冰教授合译的《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曾获AC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类出版物提名奖。曾参加第35届世界艺术史大会,赴巴黎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DFK)等处访学交流。现兼任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长,浙江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第一部分T.J.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思想与方法
第一章导论:艺术社会史与T.J.克拉克
一、艺术社会史:定义、界别与历史
二、T.J.克拉克的学术之路
第二章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基本观念
一、从黑格尔主义出发
二、社会进程中的艺术
三、表象的战场
四、艺术与社会的新关系模式
五、否定与乌托邦
第三章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方法策略
一、中介机制
二、事态分析
三、情境主义策略
第二部分T.J.克拉克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第四章T.J.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路
一、资本主义社会:现代主义的历史坐标系
二、现代主义的本质
三、现代主义的特征
四、现代主义的契机与类型
五、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延续
六、现代主义之争:在格林伯格、克拉克和弗雷德之间
第五章另类现代主义叙事与艺术史的反向实践:T.J.克拉克《告别观念》辨议
一、历史:缘起与问题
二、叙事:谁的乌托邦之梦?
三、路径:“不确定性”与隐喻
四、反思:艺术社会史的反向实践
第三部分个案研究与解析
第六章公众形象和公共艺术的困境:革命年代的艺术
一、“公众”:方法论的起点
二、街垒:最突出的题材
第七章艺术与意识形态的交锋:库尔贝与年革命
一、破与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分裂的形象:艺术家的波希米亚之梦
三、颠覆神话:《奥南的葬礼》中的断裂
四、异轨的共鸣:激进的主体性
五、影响与评价
第八章景观的神话:马奈及其追随者的艺术
一、表象的等级:艺术如何回应社会政治?
二、奥林匹亚的选择
三、景观的侵袭
四、田园诗的幻灭
第九章艺术如何无政府主义?:论关于毕沙罗的两种解读
一、理查德·布瑞特尔:从证据到结论
二、T.J.克拉克:形式的隐喻
三、对比、评述与启发
第十章反具身化的绘画实践:对塞尚的保罗·德·曼式解读
一、引论
二、德·曼的文本唯物主义及“具身化”批判
三、德·曼式的塞尚
四、现代主义宏旨
第十一章最后一击?:论波洛克及抽象表现主义
一、艺术史理路的延续
二、波洛克:抵抗隐喻
三、粗野的抵抗
四、最后一击?
第十二章撤退的英雄:毕加索新论
一、现代主义的退行性
二、立体主义与真实
三、告别真实,直面“虚假”
四、不舍与艰难:走向《格尔尼卡》
第十三章超越“语—图”之辩:《瞥见死神》的写作实验
一、对“语—图”之辩的超越
二、艺术与语言的共鸣
三、道德与批判的隐现
尾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