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比青春期更关键

比青春期更关键

  • 字数: 2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加)芭芭拉·纳特森-霍洛维茨,(加)凯瑟琳·鲍尔斯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902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初次提出野蛮成长期概念,以及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学会的4种能力,没掌握之前都不算长大。本书是关于从童年过渡到成年这一至关重要阶段的颇有见地的书籍之一。 ●从科学的角度解读青春期迷惑行为,并非说教,也非鸡汤。理解了动物,就理解了人类青少年难管教的根本原因。 ●出版一年囊括6大重量级图书奖项,包括“英国科学教育协会2020年度图书”“《出版人周刊》2019年*受期待图书”“《纽约时报》编辑精选图书”“ 《芝加哥论坛报》当下的28本书”等。 ●哈佛大学专门为这项研究开设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开课《在地球上长大成年》,广受好评。 ●靠前发展心理学领军人物、青少年教育专家苏彦捷倾情翻译。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纵观整个动物王国,动物青少年都热衷铤而走险。死于交通意外的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多。同样的,被汽车轧死的青少年动物也比成年动物更多。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独特的存在,但是地球上所有物种中的青少年都面对着相同的长大的挑战:生存下去,取得成就,以及找到自我。 “医学界的达尔文”芭芭拉·纳特森·霍罗威茨继“动物普通性“后提出了又一开创性概念:野蛮成长期。她提出了全新界定成年的基本要素,不以年龄为标准,而是成功完成4项任务,获得4种能力,才算长大。野蛮成长期这段人与动物共有的对其一生都至关重要又激情振奋的阶段,从未被如此深刻地分析过。 这是一部跨学科的绝妙之作,涉及自然科学、心理学、社会学、 遗传学、生物进化学及神经科学。行文大气,画面感十足,4个动物主角的生命故事特别引人入胜,在故事中透出一个科学家关于人与动物的全新思考。"

作者简介

"芭芭拉•纳特森-霍洛维茨(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 ●医学博士,进化医学研究领域**,“动物普同性”提出者,堪称医学界的“达尔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教授,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系客座教授。她的研究结合了社会学、生物学、发展心理学等多学科,为人类身体及心理健康的改善提供了新视角。 ●演讲家和畅销书作者,其TED演讲播放量高达百万。她的上一部著作《共病时代》被评为《纽约时报》畅销书。 凯瑟琳·鲍尔斯(Kathryn Bowers) ●《大西洋月刊》编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频道编剧和制片人,执业动物行为学家。 ●编辑和撰写多本畅销学术图书,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医学叙事课程。"

目录

序言 什么是野蛮成长期      一部分 生存能力 1章 越无知越冒险 第2章 恐惧催生警惕 第3章 识别危险 第4章 对抗危险 第5章 主动出击 第二部分 社交能力 第6章 接受你的出身 第7章 了解群体规则 第8章 **无处不在 第9章 被排挤的痛苦 10章 盟友的力量 第三部分 孕育后代的能力 11章 性很容易,而浪漫不易 12章 为第*次做好准备 13章 *重要的学习:第*次 14章 解读求偶信号 第四部分 谋生能力 15章 练习离家 16章 学会谋生 17章 应对孤独 18章 寻找自我 结语 注释和参考文献 致谢 术语 关于4张地图的说明 译者后记

摘要
     越无知越冒险 南乔治亚岛坐落在距南极洲约1600公里的大西洋中。如果你曾于2007年12月16日拜访过此地,那么你可能见证过一只王企鹅生命中决定性的一刻,这只王企鹅名叫厄休拉。在这个周日,厄休拉离开了它的父母。它与一群嘎嘎尖叫着的和它有着一样外表的同伴,一起摇摇摆摆地走下沙滩,毫无预兆地跳入冰冷的水中,全速游离了它的家,一次也没有回头。 在这一刻之前,厄休拉还从未在距它出生之地90米以外的地方冒过险。它从来没有在海浪中嬉戏过,从来没有尝试过在外海中游泳,更是从来没有自己觅过食。直到此刻,它的每一餐都还是由父母准备的(父母部分消化和反刍后再直接喂进厄休拉张开的小嘴里)。 小时候的厄休拉是一只毛茸茸的小雏鸟,在父母的羽翼下获得温暖,能够经受住极寒与烈风的考验。当可怖的肉食性贼鸥为了喂养自己的后代企图撕碎幼小的企鹅时,厄休拉在爸爸和妈妈的保护下得以存活。像其他的王企鹅一样,渐渐长大的厄休拉拥有了和父母之间的秘密语言,一种仅属于它们三个的独特叫声。对于王企鹅来说,父母会持续养育幼鸟一整年。在此期间,它们的小家庭是紧紧相连的三人组。爸爸和妈妈在照顾者、养家者和守护者的角色间进行平衡,共同照料它们的幼崽。 渐渐地,变化开始了。厄休拉慢慢褪去了雏鸟时期的褐色软毛。在它幼翅粗糙的斑块间,开始陆陆续续地长出了一些光泽饱满的黑白成羽。它起初短促尖利的青涩啾啾声也变成了深而低沉的嗡鸣。这种低沉的嗡鸣让企鹅们的领地听起来就像是庞大却没有指挥者的卡祖笛(一种管乐器)乐团演奏现场一样。 厄休拉的转变不只发生在身体上,它的行为也在骤然间不同以往。它变得极为好动,开始往更加远离父母的地方游走。白日里,它和其他正值青少年时期的企鹅凑成一团聊个没完。它的此般躁动有个特别的学名:迁徙焦虑(德语作zugunruhe)。对于即将远离故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甚至昆虫,都已有关于迁徙焦虑的研究。动物的迁徙焦虑通常伴随失眠,这是由引起唤醒的肾上腺素和诱发睡眠的褪黑素交替所引发的。倘若是一个人类个体,可能会使用“兴奋”“忧虑”“期待”这样的词语来描述迁徙焦虑的感受。 在12月16日这个特别的周日之前,厄休拉日益增长的游走冲动还会被每晚回到栖息地,在爸爸妈妈和其他同伴那里寻求安全的驱动力所抑制。但是今天,不再是这样了。厄休拉身着华丽、精美而崭新的“礼服”,在肾上腺素的驱使下兴奋不已,和它的同伴们彼此嗡鸣应和着,朝着海岛的边缘移动。这群正值青少年时期的企鹅们熙熙攘攘,你推我搡地行进,目视海洋,间或回头瞥向故乡。它们不再是雏鸟,也不是成鸟。海洋对它们来说就是一片广袤的未知世界,它们站在这个世界的入口,只短暂地停留了一阵。 就像初出茅庐的人们要在外面的世界立足一样,厄休拉面临着四重艰巨的考验:它要迅速学会自己觅食并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憩,它要能跟得上所在企鹅群体的阶层变动,它要学会向潜在的配偶示爱并与之交流,它还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浩瀚的海洋中独当一面。 但若厄休拉没能活下去,作为企鹅所经历的所有里程碑都将不复存在。第一重考验,便是要让自己处于安全的境地。若不能做到这一点,身为一只小动物,它的未来还没开始就要落下帷幕。厄休拉眼前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要直面死亡与生存。 对于每年从南乔治亚岛四散而出的青少年企鹅来说,离家的第一天,毫不夸张地说,不是成功地游走,就是败北的沉没。同全世界其他正值青少年时期的动物一样,成年早期的企鹅既无丰富的经验,又无充分的准备。它们直到为时已晚之前都意识不到天敌的危险。即便它们察觉到了危险,也可能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应对。缺乏求生的技巧,又没有了父母的保护,青少年个体很容易被天敌盯上。它们即所谓的易捕获的猎物。 厄休拉在水中最初的经验,也是它同水下世界的初次遭遇,而水下世界是残暴的。在企鹅繁衍之地不远处的水下潜伏着的是它们的天敌豹形海豹,拥有着足以吞下一颗篮球的巨颚。。想象一下那些齿若猛虎的血盆大口,高速冲向企鹅仅有网球般大小的脑袋的情景,连接那些巨颚的是豹形海豹的食道。一餐之中,豹形海豹能吃下至少10只企鹅。豹形海豹是地球上很优秀的捕猎者之一,它们的肌肉重达半吨,在水中极具爆发力,非常擅长猎杀企鹅。豹形海豹能够以出色的准度逮住企鹅,在水面上下反复猛撞,从而剥下它们的羽毛,其骇人的剥毛方式可与日本刺身厨师的刀功相提并论。正如它们与猫科动物同样的名字所昭示的,豹形海豹是擅长伏击的猎手,它们隐藏自身,静候猎物上门。它们沿海岸线排布如水雷,藏身于冰岸边缘难被发觉之处。它们经常伪装成海中的漂浮物,随海浪静默地漂移,以便对放松警惕的猎物发动奇袭。离岛的青少年企鹅必须冲破豹形海豹的死亡威胁,游到对岸。如果它们不入海,便永远无法长大。可如果它们没能从豹形海豹和擅长豪夺的虎鲸群的威胁下逃出生天,余生的第一日,也将成为它们的末日。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