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痛苦的正当尺度:工业革命中的监狱(1750-185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加拿大]叶礼庭/著赵宇哲/译
出版日期: 2019-12-01
商品条码: 978755351638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的底本是叶礼庭在哈佛大学攻读历史学时的博士论文,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用英国监狱改革的史料充实了关于“现代监狱诞生”的论述,常常与《规训与惩罚》一同被提起,可与后者对照阅读。 ◆除了对刑罚思想的深刻剖析,本书也生动叙写了工业时期监狱生活的变迁,可以当作一本监狱史来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故事性。 ◆装帧设计出自屡获“中国好看的书”殊荣的有名设计师周伟伟。封面的橙色对应的是囚服的颜色;封面中间禁锢在栏杆中的头脑,象征的是对于思想的规训。
内容简介
叶礼庭着眼于感化院在英格兰出现的历史时刻,探索通过何种方式、经历何种历程后,人们开始相信将囚犯孤立在单间中,让他们穿上囚服,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根据时钟来管制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圣经和苦役来“升华”他们的心灵是公正、合理而人道之举。在这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正在进行工业化的英格兰,一种新阶级关系观念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刑罚哲学,一种不针对身体而针对心灵的刑罚哲学。鞭子、烙印和绞架——原来用来驯服穷人,让他们勉强服从的公共刑罚——慢慢被监狱以及犯罪的穷人应该参与自我改造的理念所取代。
作者简介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 1947— ) 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知识分子。叶礼庭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校,也曾担任战地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多年,出任多国政府顾问,提供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深刻洞见。其文章多见于《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媒体,另著有《伯林传》《血缘与归属》《战士的荣耀》《火与烬》《陌生人的需求》等作品。 1987年,他的家族回忆录《俄罗斯相册》获得加拿大文学优选荣誉——总督奖; 2001年,获乔治•奥威尔奖; 2003年,获汉娜•阿伦特奖; 2009—2011年间,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 2016年11月,获得加拿大平民优选荣誉——加拿大勋章; 2016年至今,担任中欧大学校长。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本顿维尔 第二章 18 世纪的刑罚 第三章 爱的绳索,铁的桎梏:感化院的意识形态起源 第四章 布道的高墙:现实中的感化院 第五章 辉格党、雅各宾派和巴士底狱:受到攻击的感化院 第六章 彼得卢时期的监狱改革政治 第七章 监狱、政府、劳动力市场:1820 年至 1842 年 第八章 结论 缩略语列表 注释 手稿文献目录 索引
摘要
第一章 本顿维尔 1 位于北伦敦苏格兰路(Caledonian Road)的本顿维尔(Pentonville)感化院从1842年建立之时就成为拥有争议的时代象征之一,赞美者认为它提供了解决犯罪问题的途径,其他人——当中较为知名的有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和查尔斯·狄更斯——则讽刺说这是“重罪犯的殿堂”。它既是公众讨论的焦点,也是时代的纪念碑,而今天没有任何监狱能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公爵亲王、外国官员、各郡法官、政治家和布道者都曾参观过它拱形的走廊,一睹孤独和静默作为新的管教方法在现实中得到应用。本顿维尔不但在英格兰,而且在欧洲大多数地区迅速成为监狱建筑和管教方面的典范。它表明三代人有关管教规则的思考和实验在此达到了很好。本顿维尔坐落在一块6英亩的土地上,矗立在25英尺的高墙后,在周围工人区的住宅中若隐若现,它是一个呈三叉形的巨型法律要塞。 19世纪40年代,随着拱形走廊里早晨5点45分响起的铃声,关在本顿维尔的罪犯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要跟着铃声的节奏来:起床、工作、吃饭、去教堂、放风、查房、熄灯。现在,在查房开始前的15分钟里,犯人要穿上囚衣、整好吊床、洗干净脸、擦净石板地、取出鞋匠凳(cobbler's bench)准备工作。 犯人的房间从用铁棍封着的窗到用木闩锁上的门共有13.5英尺长,两边的墙之间有7.5英尺宽,从地板到天花板有9英尺高。屋内陈设稀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鞋匠凳,还有吊床、扫帚、篮子和一个墙角架。架上有个白镴杯子和盘子、一块肥皂、一条毛巾和一本《圣经》。除了放风和去教堂,犯人每分钟都待在这个空间中,置身于这些东西中。在1842年监狱成立时,犯人会被单独囚禁18个月。随着当局逐渐知晓单独囚禁的作用,单独囚禁时间先减到了12个月,又减到了9个月。 本顿维尔有450名囚犯,分别关在三个条形区域中一模一样的牢房里。犯人之间隔着一堵两英尺厚的墙,晚上他们会通过敲墙来传递信息,就像竖井中的矿工一样。他们这样做可能会受罚,因为囚犯间禁止进行任何交流。静默是这里的规则,犯人会因为姿势、手势、微笑或耳语而被送到地下室的黑屋里去。 早晨6点,犯人会听到脚步声在牢房门口停下,他不用抬头就知道,看守的眼睛从窥孔一扫而过,检查屋内是否整洁、他是否在鞋匠凳上做工。一些犯人每天坐在凳上缝制或修补犯人穿的靴子。沿着走廊,他们能听到敲击锤子的声音;楼上一层会传来织布机的呼呼声和咔嗒声——其他囚犯正在房间里织犯人穿的细平布。工作时间漫长且不间断,早饭前要工作一个半小时,午饭前三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每天一次,工头会沿着走廊的每个房间收取完成品,并分发新材料。 早晨7点半,牢房的活板门会被推开,一只手会推进来一杯可可和一片面包。犯人在吃早餐时,能听到走廊中餐车的车轮声和其他房间活板门推开时的回声。监狱像机器一样运转。450人的早餐十分钟就能送完。 早晨8点,伴着杠杆的轰隆声和门闩的吱吱声,牢房的门打开了。集合去教堂。在走到狭窄的过道上之前,犯人要带上一个铲子形的棕色面具,面具在眼睛处开了两个孔。戴上面具,他就不会认出与他一同在押的朋友和共犯。犯人走出牢房,立正站好,目光穿过楼梯,看到其他人——除了眨眼之外一动不动的人。口令一下,这些面具人就沿过道行进,走下铁质的螺旋楼梯,穿过由闪烁的煤油灯照亮的高挑走廊,走向教堂。 教堂是这台感化机器的大脑。教堂被分割成几百个包厢似的隔间,这些隔间能装下一个人,它们分布在布道台之下。前进的人在教堂门口停下。当值的看守开始摇一个计数机。当犯人的号码出现在告示板上时,他就出列,走过一排排隔问,直到走进自己的那间,并关上门。教堂中响起了犯人靴子的响声和关门声。看守坐在高脚椅上,他们的目光扫视着教堂,观察下面囚犯的动静。 牧师爬上了通往布道台的台阶,开始背诵当日的长短祷告。接下来他会读一段《圣经》: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 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神。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场的羊。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