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你好,中国花语
字数: 13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作者: 李宏震,徐洁佳
出版日期: 2022-01-01
商品条码: 978754774192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跳出西方文化对花语的解读,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对花的认知; ◎从“中国古笺谱最后的辉煌”即《百花诗笺谱》中选取九十种花,让读者欣赏到百年前《百花诗笺谱》木版水印的美; ◎辅以关于花的诗词和古籍对花的阐述,说明花的名字和寓意; ◎让读者了解90种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审读认知古人的审美和生活情怀; ◎以花为切入点,让读者对古代历史典故、名人逸事和文化品格洞悉一二; ◎内文选用100克高白纯质纸,色彩还原度高,完美展现古笺谱花卉之美;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极具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如今人们对于花的理解,多来自西方,比如情人节要送玫瑰,母亲节要送康乃馨。用这些含义代入情景去理解中国古人关于花的认知,会非常奇怪甚至荒谬。古人对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远远比现代人丰富细腻。比如剪春罗、晚香玉,光听到这些名字,就让人赏心悦目;又如蜀葵始终向阳,还能卫足,所以象征忠诚。历时两年多,作者翻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参考古籍对花的阐释,在“中国古笺谱最后的辉煌”——《百花诗笺谱》中选取九十种花,辅以关于花的诗词,弥补其有花而无诗、不能将花的名字和寓意逐一道出的遗憾,从而了解古人的花语评定,带读者找寻属于它们的文化故事。本书插图花朵图案张力大,花色潋滟多姿,构图巧妙,伸展富于变化。全书图文并茂,能让读者欣赏到百年前《百花诗笺谱》木版水印的美,让这枚沧海遗珠被更多人看见;让读者借助中国花语,了解每种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对于古人审美和生活情怀有一些深度认知。以花为切入点,让读者对古代历史典故、名人逸事和文化品格洞悉一二。
作者简介
李宏震,文化学者,文化投资人,品牌咨询专家。 近十年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扶植工作,深耕中国传统木版水印版画的收藏,研究,修复和再设计工作,使木版水印通过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再次焕发光彩。
目录
春华
梅花
迎春
连翘
桃花
山桃
杏花
李花
梨花
玉兰
辛夷
紫荆
牡丹
荷包牡丹
芍药
杜鹃
海棠
木香
瑞香
鸢尾
马兰
石竹
紫藤
金盏花
忍冬
丁香
金雀花
蓝香芥
夏炽
缠枝牡丹
石榴花
剪春罗
荷花
西番莲
凌霄花
牵牛花
蜀葵
黄蜀葵
锦葵
木槿
绣球
鸡冠花
凤仙
紫薇
金丝桃
蔷薇
野蔷薇
十姊妹
玫瑰
月季
百合
卷丹
射干
萱草
桔梗
翠雀花
虞美人
罂粟
美人蕉
栀子花
茉莉
玉簪花
梧桐花
虎耳草
晚香玉
秋实
夹竹桃
桂花
白
慈姑
红蓼
老少年
鸭跖草
夜落金钱
枸杞
扁豆花
铁线莲
芙蓉
菊花
蓝菊
万寿菊
僧鞋菊
素馨
秋海棠
都梁香
旱金莲
冬雪
蜡梅
水仙
兰花
山茶
南天竹
红豆
万年青
摘要
梅花,在我国有三干多年的历史,被视为吉祥之物,是报喜、吉庆的象征。梅花花开五瓣,代表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 早在《诗经·国风·召南·摞有梅》中就有梅花的记载:“搡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南宋诗人范成大著有《范村梅谱》,是我国最早研究梅花的专著。他在《范村梅谱》中提出:“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清代陈溟子在其园艺学专著《花镜》中也提到:“盖梅为天下尤物,无论智、愚、贤、不肖,莫不慕其香韵而称其清高。故名园古刹,取横斜疏瘦,与老干枯株,以为点缀。”所以在诗词和绘画中,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 梅花不畏严寒,开百花之先,古人咏梅佳作众多。以南北朝时陆凯的《赠范晔诗》为例。陆凯乃东吴名将陆逊之侄,与范晔是挚友,分隔千里只能靠书信往来。陆凯率兵南征过梅岭时正值岭梅怒放,他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好友,便折下一枝梅花夹于信中寄出。此后人们常效仿以梅花传信寄情,“一枝春”也成为梅花的雅称。 北宋诗人林逋爱梅如痴。他一生隐居,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其《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清幽飘逸的气质写绝,后世多以“疏影”和“暗香”来意指梅花。 梅花花期为早春2月至3月,在我国各地均有栽种,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 迎春,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枝条柔韧细长,身姿婆娑,花色金黄璀璨。虽然不如桃李盛开时繁茂,但在乍暖还寒、其他花还在沉睡之际,只有它最早苏醒,装点春天的景致,所以它被赋予了“迎春”的期盼,象征了光明和希望。 《广群芳谱))中描写迎春:“一名金腰带,人家园圃多种之。丛生,高数尺,有一丈者。方茎厚叶,如初生小椒叶而无齿,面青背淡,对节生小枝,一枝三叶。春前有花如瑞香,花黄色,不结实。叶苦、涩,平,无毒。虽草花,优选点缀春色,亦不可废。” “金腰带”在古代是高官的象征,所以迎春也预示着仕途光明、富贵亨通。迎春被叫“金腰带”的典故,源自西施和范蠡的民间传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攻克吴国后,西施功成身退,随范蠡泛舟于湖上。恰逢迎春花开之际,范蠡随手折下一束枝条,缠绕于西施腰间。西施不识此花,但是觉得金灿灿分外好看,很像官员金色的腰带,于是将腰间花枝唤为“金腰带”。范蠡正是借此“金腰带”赞赏西施为越国所做的贡献。 迎春花期为早春2月至4月,产于我国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多栽种于园林的湖边、溪畔和桥头等。 连翘,其名字早在《尔雅》中就有记载:“连,异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则是本名连,又名异翘,人因合称为连翘矣。” 花开时,连翘满枝金黄,摇曳生姿,其形状犹如金光闪耀的绶带,所以古人又称之为黄绶带。因连翘的果实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轻身健体,所以也叫黄寿丹,是黄色的长寿灵丹。 连翘与迎春都是在早春开黄色的花,十分相像,难以区分。两者优选的区别在于连翘花瓣是四片的,而迎春花瓣是五至六片的。连翘更为高大,枝条不易下垂;而迎春比较矮小,枝条易下垂。连翘的枝条是浅褐色木质感,而迎春的枝条是绿色油润的。 连翘花期为3月至4月,产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以及安徽西部等地,常用于园林庭院景观装饰。 桃花,在我国有三干多年的历史。桃花的名字源于其结的果实量大。《本草纲目》中记载:“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日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所以桃是从兆来的谐音。 关于桃花的文学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周南·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开时红艳繁盛,娇俏可人,所以古人多以桃花形容女子面容姣好。《桃天》就是以红灿灿的桃花形容新娘的美貌,娶到这样姑娘的家庭将和顺美满。 桃花是春天的象征,多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人们常说的“桃李满天下”,预示学生遍布天下。而桃花还能结果,桃子常作为仙品,如老寿星手捧的仙桃,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都是福寿的象征。 桃木还被视为辟邪之物。《花镜》中描写:“桃为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乃仙品也。”《山海经》中描写夸父追日:“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里“邓林”指的是就是桃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夸父追日,干渴而死,死后将神杖抛出便化成了一片桃林。民间还有传说上古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仙,居东海度朔山上,每日立大桃树下,监督百鬼。后世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挂在大门上镇宅辟邪,也就是最早的门神。因此才有后来王安石《元日》中所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花花期为3月至6月,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现各地广为种植。P3-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